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794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包括:工作架,工作架上沿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加工等待区、加工区与出料区,工作架上还设置有工件推送机构,工件推送机构具有可在加工等待区与出料区之间来回运动的推板;倒角机,其位于加工区旁侧;上料装置,其位于加工等待区旁侧;输送线,其包括沿直线方向排列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三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始端位于出料区的旁侧;折弯装置,其包括折弯机与机械臂,折弯机与机械臂均位于第三输送装置输送末端的旁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条可连续对工件进行倒角、折弯的生产线,减少了工件的转移步骤,提高了整个加工生产效率,并且在生产节奏的控制上更加灵活。生产节奏的控制上更加灵活。生产节奏的控制上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材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在生产角柱时,通常要经过倒角与折弯等步骤,如需要进行倒角时,则需要先将工件上料至倒角机处,倒角机是管道或平板在焊接前端面进行倒角坡口的专用工具,倒角机其原理是电机通过减速机带动整体滚洗刀盘,通过刀盘滚动进行铣切倒角作业,对板材完成倒角后下料收集,然后再将工件转移至折弯机处,由折弯机对工件进行折弯,折弯机具有可在三维方向上移动的刀具,利用刀具对工件进行折弯,得出成品,整个过程需要将工件不断转移,以利用不同的设备进行不同的加工工序,并且在转移过程中还需要等待工人将工件从上一个设备移送到下一个设备内,整个生产加工过程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包括:工作架,所述工作架上沿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加工等待区、加工区与出料区,所述工作架上还设置有工件推送机构,所述工件推送机构具有可在所述加工等待区与所述出料区之间来回运动的推板;倒角机,其位于所述加工区旁侧;上料装置,其位于所述加工等待区旁侧;输送线,其包括沿直线方向排列的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三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始端位于所述出料区的旁侧;折弯装置,其包括折弯机与机械臂,所述折弯机与所述机械臂均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输送末端的旁侧。
[000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工作架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工件的加工等待区、用于放置正在加工工件的加工区、用于放置加工完成工件的出料区,工件先由上料装置上料至加工等待区,工件推送机构内的推板可将工件从加工等待区推送至加工区,然后由加工区旁侧的倒角机对位于加工区上的工件进行倒角,倒角完成后,由工件推送机构将加工区上的工件推送至出料区,再从出料区推送至输送线内,输送线分为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三输送装置三个部分,从出料区推出的产品推落到第一输送装置上,当需要直接对工件进行折弯时,可直接启动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三输送装置,使产品依次经过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三输送装置,最后由机械臂将工件移送至折弯机上,也可以将出料区推出的产品进行储料,以方便对工件进一步分配,此时只启动第一输送装置,关闭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三输送装置,工件输从第一输送装置输送至第二输送装置后,在第二输送装置上对工件进行下料,避免折弯机处工件堆积过多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条可连续对工件进行倒角、折弯的生产线,减少了工件的转移步骤,提高了
整个加工生产效率,并且在生产节奏的控制上更加灵活。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区上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第一支撑框体,所述加工区上正对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框体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框体,所述加工等待区上正对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框体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框体,所述第二支撑框体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具有开口向上的收集腔体。框体的结构设计可为工件在加工时产生的废料、碎屑等提供掉落的空间,可直接掉落到收集箱的下方,在收集腔体内收集,不会在工作台面上堆积,不需要再另外设置清洁机构,降低整体设备成本。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撑框体的旁侧设置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工作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气缸上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挡板上下运动。即利用第一升降气缸提供上下运动的驱动力,使得挡板可伸出或缩入于第二支撑框体的顶面,实现对工件的阻挡或避让。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推送机构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不少于两个。多个工件推送机构可同时动作,减少推板复位的时间,提高对工件移送的效率。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推送机构包括第一平移气缸与平移座,所述第一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工作架上,所述平移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平移气缸上,所述第一平移气缸可带动所述平移座在所述第一支撑框体与所述第三支撑框体之间来回移动,所述推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平移座上,所述推板的旋转轴线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推板的后侧面具有引导段,所述引导段由下至上倾斜向前。当推板需要推动工件时,推板向前移动,并且推板的前侧面与工件接触,推板位于平移座上不能旋转,当推板复位时,推板向后移动,并且引导段与工件接触,推板随着引导段的引导而使整体发生转动,避免与工件之间产生干涉而导致不能继续向后运动。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移送架、第二平移气缸、第一平移板、第二升降气缸、上料板、第一气动吸盘,所述移送架设置于所述工作架上,所述第二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移送架上,所述第一平移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移气缸上,所述第二平移气缸可带动所述第一平移板沿水平方向直线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一平移板上,所述上料板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上,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上料板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气动吸盘设置于所述上料板,所述第一气动吸盘通过管路连接有第一真空泵。上料板可在第二平移气缸、第二升降气缸的带动下进行平移、升降运动,再利用第一气动吸盘吸附工件,从而将工件上料至加工等待区处。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为第一滚筒输送机,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为第二滚筒输送机,所述第三输送装置为第三滚筒输送机。即利用第一滚筒输送机、第二滚筒输送机、第三滚筒输送机对工件进行输送。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旁侧设置有运料车与中转移送装置,所述中转移送装置包括中转架、第三平移气缸、第二平移板、第三升降气缸、移送板、第二气动吸盘,所述中转架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上,所述第三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中转架上,所述第二平移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平移气缸上,所述第三平移气缸可带动所述第二平移板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运料车之间水平运动,所述第三升降气缸设置于所述第二平移板上,所述移送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升降气缸上,所述第三升降气缸可带动所述移送板沿上下方向运动,所述第二气动吸盘设置于所述移送板,所述第二气动吸盘通过管路
连接有第二真空泵。移送板可在第三平移气缸、第三升降气缸的带动下分别作平移、升降运动,移送板上的第二气动吸盘吸起工件,可将工件从第二输送装置上移送至运料车处,从而实现自动对第二输送装置上的工件进行转移,运料车则可方便地对转移出的工件进行移送。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弯机在所述机械臂的旁侧设置有两台。机械臂可将工件交替地转移至两个折弯机处进行加工折弯,提高加工效率。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台所述折弯机之间设置有下料滚筒输送机。折弯完成后的工件可由机械臂移送至下料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架(100),所述工作架(100)上沿直线方向依次设置有加工等待区、加工区与出料区,所述工作架(100)上还设置有工件推送机构(140),所述工件推送机构(140)具有可在所述加工等待区与所述出料区之间来回运动的推板(141);倒角机(200),其位于所述加工区旁侧;上料装置,其位于所述加工等待区旁侧;输送线,其包括沿直线方向排列的第一输送装置(310)、第二输送装置(320)与第三输送装置(330),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10)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320)的输送方向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330)的输送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输送装置(310)的输送始端位于所述出料区的旁侧;折弯装置,其包括折弯机(410)与机械臂(420),所述折弯机(410)与所述机械臂(420)均位于所述第三输送装置(330)输送末端的旁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区上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有多个第一支撑框体(110),所述加工区上正对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框体(110)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框体(120),所述加工等待区上正对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框体(120)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框体(130),所述第二支撑框体(120)的下方设置有收集箱(160),所述收集箱(160)具有开口向上的收集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框体(120)的旁侧设置有第一升降气缸(150),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50)设置于所述工作架(100)上,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50)上设置有挡板(151),所述第一升降气缸(150)可带动所述挡板(151)上下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推送机构(140)沿前后方向排列设置有不少于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柱折弯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推送机构(140)包括第一平移气缸与平移座,所述第一平移气缸设置于所述工作架(100)上,所述平移座设置于所述第一平移气缸上,所述第一平移气缸可带动所述平移座在所述第一支撑框体(110)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阿缔陈木胜李明富邓伟钊黄钜陈东明梁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