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90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及生产方法,生产线包括备料架、第一机械手、液压装置、第二机械手、下料架、冲孔装置;液压装置设有压槽上料工位和压槽下料工位,冲孔装置设有冲孔上料工位和冲孔下料工位,第一机械手设有第一抓放工位和第二抓放工位,第一抓放工位设于备料架,第二抓放工位设于压槽上料工位;第二机械手设有第五抓放工位、第六抓放工位和第七抓放工位,第五抓放工位设于压槽下料工位,第六抓放工位设于下料架,第七抓放工位设于冲孔上料工位。上料时能把板件横向或前后方向放置,下料时横向或前后方向放置的板件都能输送至相应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生产端板和门板,通用性较高。生产方法使用上述生产线生产端板和门板。端板和门板。端板和门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制造门板和端板。门板呈矩形,制造时需要在一平整钢板上压出多个与其短边平行的槽;端板呈矩形,制造时需要在一平整钢板上压出多个与其长边平行的槽。虽然二者的主要生产工序都是压出槽、同样是使用液压机进行压槽,但是由于二者的其他生产工序有一些不同、例如门板还需要进行打孔工序,现有的生产方式是为每种板件配置一条生产线,生产线的通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包括备料架、第一机械手、液压装置、第二机械手、下料架、冲孔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设有压槽上料工位和压槽下料工位,所述冲孔装置设有冲孔上料工位和冲孔下料工位,所述第一机械手设于所述压槽上料工位的旁侧,所述第一机械手设有第一抓放工位和第二抓放工位,所述第一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备料架,所述第二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压槽上料工位;所述第二机械手设有第五抓放工位、第六抓放工位和第七抓放工位,所述第五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压槽下料工位,所述第六抓放工位设于所述下料架,所述第七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冲孔上料工位。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制造门板时,第一机械手抓取备料架上的板件后、把板件输送至压槽上料工位且沿横向放置,压槽完毕后,第二机械手把沿横向放置的板件输送至冲孔装置进行冲孔;制造端板时,第一机械手抓取备料架上的板件后、把板件输送至压槽上料工位且沿前后方向放置,压槽完毕后,第二机械手把沿前后方向放置的板件输送至下料架。通过在液压装置的两侧设置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为液压装置上下料,上料时能根据需要把板件沿横向或沿前后方向放置,下料时沿横向或沿前后方向放置的板件都能按需输送至相应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能生产端板和门板,通用性较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这样能平稳抓放板件。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机械手旁侧设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设有固定靠档,所述固定靠档左方设有活动靠档,所述活动靠档沿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台,所述固定靠档和所述活动靠档之间的区域称为定位区域;所述第一机械手设有第三抓放工位,所述第三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定位区域。第一机械手抓取板件后,可先放置在定位台,然后移动活动靠档,使活动靠档把板件向右推动至与固定靠档抵接,即完成板件左右位置的定位,然后再由第一机械手输送至下一个工序,使液压装置的压槽位置更精准。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台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靠档的第一气缸。
使活动靠档对板件有足够的推力同时又不会损坏第一气缸。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机械手旁侧设有第一修边装置,所述第一修边装置设有第一修边工位;所述第一机械手设有第四抓放工位,所述第四抓放工位设于所述第一修边工位。通过设置第一修边装置,经定位台完成左右位置定位的板件,可由第一机械手先输送至第一修边工位进行修边,相当于进行前后位置的定位,再输送至液压装置,使液压装置的压槽位置更精准。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抓放工位、所述第三抓放工位、所述第四抓放工位、所述第二抓放工位沿所述第一机械手的外周顺次设置。第一机械手绕一周即可实现整个液压装置的上料流程,第一机械手无需往返移动,缩短第一机械手的移动路径,提高生产效率。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还包括输送带,所述冲孔下料工位设于所述输送带的起始端,所述输送带的终末端设有定长剪板机。通过设置定长剪板机,可对冲孔后的门板的长度尺寸进行校准,使门板的长度尺寸更为精准。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机械手旁侧设有第二修边装置,所述第二修边装置设有第二修边工位;所述第二机械手设有第八抓放工位,所述第八抓放工位设于所述第二修边工位。通过设置第二修边装置,生产端板时,板材的两个长边分别称为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第一修边装置对第一长边进行修整,第二机械手可把压槽完毕后的板件输送至第二修边工位、使第二修边装置对第二长边进行修整,进而使第一长边和第二长边之间的距离、平行度等取值更精准。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五抓放工位、所述第八抓放工位、所述第七抓放工位、所述第六抓放工位沿所述第二机械手的外周顺次设置。第二机械手绕一周即可实现整个液压装置的下料流程,第二机械手无需往返移动,缩短第二机械手的移动路径,提高生产效率。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方法,使用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生产端板和门板,生产方法包括端板制造方法和门板制造方法,所述端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步骤a、第一机械手从备料架抓取板件;
[0016]步骤b、第一机械手把板件输送至定位台进行定基准;
[0017]步骤c、第一机械手把定基准后的板件输送至第一修边装置进行第一个长边的修边;
[0018]步骤d、第一机械手把修边后的板件输送至液压装置进行压槽;
[0019]步骤e、第二机械手把压槽后的板件输送至第二修边装置进行第二个长边的修边;
[0020]步骤f、第二机械手把第二个长边修边后的板件输送至下料架;
[0021]所述门板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g、第一机械手从备料架抓取板件;
[0023]步骤h、第一机械手把板件输送至定位台进行定基准;
[0024]步骤i、第一机械手把定基准后的板件输送至第一修边装置进行第一个长边的修边;
[0025]步骤j、第一机械手把修边后的板件输送至液压装置进行压槽;
[0026]步骤k、第二机械手把压槽后的板件输送至冲孔装置进行冲孔;
[0027]步骤l、把冲孔后的板件输送至定长剪板机进行定长修边;
[0028]步骤m、下料。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端板的生产和门板的生产可共用第一机械手、定位台、第一修边装置、液压装置、第二机械手等设备,设备的通用性较高,降低设备的购买、维护成本。
[0030]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中:
[0034]100

备料架;200

定位台;300

第一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备料架、第一机械手、液压装置、第二机械手、下料架、冲孔装置;所述液压装置设有压槽上料工位和压槽下料工位,所述冲孔装置设有冲孔上料工位和冲孔下料工位,所述第一机械手设于所述压槽上料工位的旁侧,所述第一机械手设有第一抓放工位和第二抓放工位,所述第一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备料架,所述第二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压槽上料工位;所述第二机械手设有第五抓放工位、第六抓放工位和第七抓放工位,所述第五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压槽下料工位,所述第六抓放工位设于所述下料架,所述第七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冲孔上料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为四轴机械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旁侧设有定位台,所述定位台设有固定靠档,所述固定靠档左方设有活动靠档,所述活动靠档沿横向滑动设置于所述定位台,所述固定靠档和所述活动靠档之间的区域称为定位区域;所述第一机械手设有第三抓放工位,所述第三抓放工位设于所述定位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台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靠档的第一气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手旁侧设有第一修边装置,所述第一修边装置设有第一修边工位;所述第一机械手设有第四抓放工位,所述第四抓放工位设于所述第一修边工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端板门板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放工位、所述第三抓放工位、所述第四抓放工位、所述第二抓放工位沿所述第一机械手的外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阿缔陈木胜李明富邓伟钊黄钜陈东明梁国祥王旭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创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