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盘成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39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盘成圈机,包括底部框、上部框、走线机构、排线机构和抱线机构,所述上部框安装在底部框的上部,所述走线机构安装在底部框的一侧,排线机构安装在底部框的顶部,且抱线机构安装在底部框的另一侧。通过设置两个内柱,使得电缆成圈的效率得到提高,一个线圈成型后,在移动的过程中,另一个内柱可以继续对电缆进行正常的缠绕成圈,可以实现不间断的工作。同时需要取走另一端的线圈时,首先转动盘在驱动马达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承重板转动,进而使得安装板移动的方向受到改变,方便两个夹板对另一端线圈进行夹取。方便两个夹板对另一端线圈进行夹取。方便两个夹板对另一端线圈进行夹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盘成圈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圈机,具体涉及一种双盘成圈机,属于电缆加工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电缆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将电缆盘成圈,使得电缆占用的空间减小,且能方便搬运取放。电缆成圈时,需要利用成圈机对电缆进行缠绕。
[0003]但是现有的成圈机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成圈机结构简单,成圈的效率低,不能根据不同的线圈位置和线圈尺寸进行快速的调节。线圈在成圈过程中容易出现间断,造成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盘成圈机,可以解决现有的成圈机结构简单,成圈的效率低,不能根据不同的线圈位置和线圈尺寸进行快速的调节。线圈在成圈过程中容易出现间断,造成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双盘成圈机,包括底部框、上部框、走线机构、排线机构和抱线机构,所述上部框安装在底部框的上部,所述走线机构安装在底部框的一侧,排线机构安装在底部框的顶部,且抱线机构安装在底部框的另一侧。
[0007]所述抱线机构包含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盘,转动盘的顶部安装有承重板,承重板的顶部远离底部框的一端滑动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朝向底部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部靠近定位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压辊,定位板的顶部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油缸,第三油缸的伸缩端连接有推板,推板可移动到压辊的下方。
[0008]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另一端两侧均安装有可转动的受力臂,两个受力臂靠近底部框一端相对立的侧面均连接有弧形的夹板;受力臂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安装板转动连接,两个受力臂中部相对立的一侧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相对立的一端均转动安装在支架的内部,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油缸的伸缩端连接,第二油缸安装在安装板的上部。
[0009]优选的,所述排线机构包含有承载板,承载板的底部通过若干个竖杆与底部框的顶部连接,承载板的两端均贯穿设置有穿孔,且底部框的顶部两端在穿孔的正下方均转动安装有托盘垫。
[0010]优选的,双盘成圈机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含有外筒,外筒的内部安装有内柱,内柱的顶部与外筒之间有液压柱,外筒的上方外部套装有一圈齿轮,内柱设置在穿孔的正上方,上部框在外筒的正上方安装有第一油缸,第一油缸底部的伸缩端贯穿上部框的顶壁连接有限位柱,限位柱的底部与外筒的顶部转动连接,外筒的边缘沿圆周方向连接压盘,压盘的直径大于穿孔的直径。
[0011]优选的,所述走线机构包含有横板,横板靠近底部框的一端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导向轮,另一端上下两侧均转动安装有压杆,导向轮和压杆能使得电缆移动更加顺畅。
[001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端部两侧均通过铰链与定位板转动连接,安装板的另一端顶部在两个夹板之间安装有垫板。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板远离底部框的一端顶部安装有伸缩柱,液压柱的伸缩端与端部板连接,端部板的底部与承重板固定连接,伸缩柱能带动定位板进行移动。
[0014]优选的,所述承重板的顶部两侧均沿长度方向安装有滑轨,定位板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滑轨的上部,定位板移动时,底部的滑块沿着滑轨移动,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定位板移动更加稳定。
[0015]优选的,该成圈机使用的具体步骤包括:
[0016]步骤一:第一油缸向下伸长,带动外筒向下移动,直至与承载板抵接;内柱在液压柱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内柱的底部从穿孔中穿过并与托盘垫抵接;待成圈的电缆从两个压杆和两个导向轮之间穿过,并缠绕在内柱的外部;外部的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和齿轮带动外筒转动,进而带动内柱转动;电缆被缠绕在内柱的外部形成线圈;电缆缠绕成圈后,内柱向上收缩,从线圈的内部脱离,进入到外筒的内部;线圈放置在托盘垫的上部,等待取走;
[0017]步骤二:线圈需要取走时,抱线机构对线圈进行移动;抱线机构工作时,电动伸缩柱伸长,推动定位板和安装板向底部框的上部移动,直至线圈处在两个夹板之间;第二油缸收缩,带动两个支杆转动,进而拉动两侧的受力臂向中部靠拢,两个夹板对线圈进行夹动,两个夹板将线圈固定;线圈被两个夹板夹住后,第三油缸的伸缩端带动推板向压辊移动,直至推板进入到压辊的下方,受到压辊的挤压,进而使得安装板向下被按压绕着铰链转动;夹板那一端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线圈向上移动脱离托盘垫;电动伸缩柱收缩,带动夹板远离底部框,线圈从底部框的上部脱离后,推板从压辊的下方脱离,线圈的高度降低,两个夹板转动并相互远离,使得线圈落在垫板的上部;
[0018]步骤三:一个线圈成型后,在移动的过程中,另一个内柱向下移动,对电缆进行缠绕,实现不间断的工作;需要取走另一端的线圈时,首先转动盘在驱动马达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承重板转动,进而安装板移动的方向受到改变,两个夹板对另一端线圈进行夹取。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通过设置排线机构,使得工作中第一油缸向下伸长,带动外筒向下移动,直至与承载板抵接。内柱在液压柱的带动下向下移动,内柱的底部从穿孔中穿过并与托盘垫抵接。待成圈的电缆从两个压杆和两个导向轮之间穿过,并缠绕在内柱的外部。外部的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和齿轮带动外筒转动,进而带动内柱转动。电缆被快速的缠绕在内柱的外部形成线圈。线圈的上部受到承载板的限制,使得线圈的高度能受到限制,能符合使用的需求。电缆缠绕成圈后,内柱向上收缩,从线圈的内部脱离,进入到外筒的内部。线圈放置在托盘垫的上部,等待取走。
[0021]2、通过设置抱线机构,使得线圈需要取走时,抱线机构能对线圈进行移动。抱线机构工作时,电动伸缩柱伸长,推动定位板和安装板向底部框的上部移动,直至线圈处在两个夹板之间。第二油缸收缩,带动两个支杆转动,进而拉动两侧的受力臂向中部靠拢,使得两个夹板对线圈进行夹动,使得两个夹板能将线圈固定。线圈被两个夹板夹住后,第三油缸的伸缩端带动推板向压辊移动,直至推板进入到压辊的下方,受到压辊的挤压,进而使得安装板向下被按压绕着铰链转动。夹板那一端向上移动,进而使得线圈向上移动脱离托盘垫。电动伸缩柱收缩,带动夹板远离底部框,线圈从底部框的上部脱离后,推板从压辊的下方脱
离,线圈的高度降低,两个夹板转动并相互远离,使得线圈落在垫板的上部,方便后续起重机械对线圈进行取放。夹板转动能使适应不同尺寸的线圈。
[0022]3、通过设置两个内柱,使得电缆成圈的效率得到提高,一个线圈成型后,在移动的过程中,另一个内柱可以继续对电缆进行正常的缠绕成圈,可以实现不间断的工作。同时需要取走另一端的线圈时,首先转动盘在驱动马达的带动下转动,进而带动承重板转动,进而使得安装板移动的方向受到改变,方便两个夹板对另一端线圈进行夹取。
附图说明
[002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图1的等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盘成圈机,包括底部框(1)、上部框(4)、走线机构(5)、排线机构和抱线机构(7),所述上部框(4)安装在底部框(1)的上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机构(5)安装在底部框(1)的一侧,排线机构安装在底部框(1)的顶部,且抱线机构(7)安装在底部框(1)的另一侧;所述抱线机构(7)包含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盘(12),转动盘(12)的顶部安装有承重板(11),承重板(11)的顶部远离底部框(1)的一端滑动安装有定位板,定位板朝向底部框(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安装板(9),安装板(9)的顶部靠近定位板的一端转动安装有压辊(19),定位板的顶部靠近安装板(9)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油缸(21),第三油缸(21)的伸缩端连接有推板(20),推板(20)可移动到压辊(19)的下方;所述安装板(9)的顶部另一端两侧均安装有可转动的受力臂(16),两个受力臂(16)靠近底部框(1)一端相对立的侧面均连接有弧形的夹板(15);受力臂(16)的另一端通过转轴(18)与安装板(9)转动连接,两个受力臂(16)中部相对立的一侧均通过销轴(14)转动连接有支杆,两个支杆相对立的一端均转动安装在支架的内部,支架的一端与第二油缸(17)的伸缩端连接,第二油缸(17)安装在安装板(9)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盘成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机构包含有承载板(2),承载板(2)的底部通过若干个竖杆与底部框(1)的顶部连接,承载板(2)的两端均贯穿设置有穿孔(31),且底部框(1)的顶部两端在穿孔(31)的正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章银储彬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神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