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21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包括气流座,顶气管,所述气流座为锥形腔结构,所述顶气管贯穿在气流座的左侧,所述排料口开设在气流座的右侧,所述气流座的左右两端头底侧均焊接有一片弧形的端板,所述气流座其中包括焊接于内侧的弧形气流板,分布于气流板上的气流孔,所述的左右两端板的底侧共同焊接有一片底护板,底护板与顶部所述的气流板形成弧形夹腔,将药片内的大气味气体可更加全面的向外排出,受挡流罩阻挡后再次下落,并且挡流罩顶部设置有二级夹流腔,可把扬起的部分药片吹到二级夹流腔中,这部分药片在夹流腔中停留一段时间后顺着内夹腔的弧形板再次下落后又会被翻转一次,可达到更好地吹气排硫的目的。的目的。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


[0001]本技术属于气流分布板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

技术介绍

[0002]流化床是指将大量固体颗粒悬浮于运动的流体之中,从而使颗粒具有流体的某些表观特征。令悬浮起来的颗粒中的有害气体向外排出,这种流固接触状态称为固体流态化,即流化床,流化床的核心部件为汽流分布板或分布座。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20301531.6公开了一种制药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包括中部的透气栅板和周边的透气板体,所述的透气板体为上粗下细的倒锥台形状,所述的透气板体上分布有透气孔。
[0004]上述专利气流分布板虽然采用锥形结构,虽然可令其上面的透气孔具有向心性,在吹气的时候能够吹动下落的药物向中部汇集,但是并不能再次将片剂类药物向上吹起,进入流化板的气体仅能将药片顶部区域的大气味气体向外吹出,而投入锥形腔中的药片底部的硫化性气体难以向外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以解决现有类似于上述结构的流化板由于为侧部向内供气,会令药片集中在某一区域上,并不能将片剂类药物向上吹起,因此进入流化板的气体仅能将药片顶部区域的大气味气体向外吹出,而投入锥形腔中的药片底部的硫化性气体难以向外排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包括气流座,顶气管,挡流罩,柔性波纹管、排料口,所述气流座为锥形腔结构,所述顶气管贯穿在气流座的左侧,所述排料口开设在气流座的右侧,所述气流座的左右两端头底侧均焊接有一片弧形的端板,所述气流座其中包括焊接于内侧的弧形气流板,分布于气流板上的气流孔,所述的左右两端板的底侧共同焊接有一片底护板,底护板与顶部所述的气流板形成弧形夹腔,左侧的端板向内贯穿有两根底气管,所述底气管上均还垂直贯穿有一排喷嘴,所述喷嘴正位于气流板的底侧,即喷嘴随底气管位于底护板和气流板之间所构成的夹腔中,所述挡流罩为前后两处,两处所述的挡流罩均滑动配合于气流座的顶侧,所述柔性波纹管是由两根管段对接而成的人字形管件,所述柔性波纹管的两管段分别贯穿在两处所述的挡流罩中,且在述柔性波纹管的内端头均设置有防止片剂向上排出的过滤网。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气流座顶面的左右两端头均还设置有前后两段U形的卡道。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挡流罩包括顶部的弧形板,焊接于弧形板左右两端头的弧形座,接于弧形座外端头底侧的滑移板,设置于弧形板底侧的内弧板,以及用于使挡流罩滑动配合
于卡道上的边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弧板位于弧形板的底侧,两者构成窄短间隙式的弧形夹腔。
[0011]进一步的:所述滑移板随弧形座贴合于卡道所在位置段的顶面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气管与右侧的排料口形成左右位置互应。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结构的气流分布板不但是锥形座结构,而且底部设置有向上的喷气机构,顶部设置有可关闭式的弧形挡流罩,将片剂类药片投入到此锥形座后,底部注入的气体可将锥形座上的药片向上吹起,令它们的底部区域也可以吹气处理,将药片内的大气味气体可更加全面的向外排出,受挡流罩阻挡后再次下落,达到循环排流的目的,并且挡流罩顶部设置有二级夹流腔,可把扬起的部分药片吹到二级夹流腔中,这部分药片在夹流腔中停留一段时间后顺着内夹腔的弧形板再次下落后又会被翻转一次,可达到更好地吹气排硫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由图1引出的旋转视角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由图3引出的旋转视角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断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1]1、端板;2、底护板;3、底气管;301、喷嘴;4、气流座;401、气流板;402、卡道;403、气流孔;5、顶气管;6、挡流罩;601、弧形板;602、弧形座;603、滑移板; 604、内弧板;605、边板;7、柔性波纹管;8、排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实施例:
[0026]如附图1至附图5示:本技术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包括气流座4,顶气管5,挡流罩6,排料口8,气流座4为锥形腔结构,顶气管5贯穿在气流座 4的左
侧,用于接通外部供气气体,使得外部气体注入本所流座的底侧,排料口8开设在气流座4的右侧,顶气管5与右侧的排料口8形成左右位置互,通过顶气管5注入的气体可将气流座4内的药片经排料口8向外吹出,吹出过程中药片会出现翻滚或翻转,因此就更加彻底的将药片中夹杂的高浓度气体向同步排出。
[0027]如图3、图5所示,气流座4的左右两端头底侧均焊接有一片弧形的端板1,气流座4 其中包括焊接于内侧的弧形气流板401,气流板401用于放置物料药片,同时也作为药片翻滚或扬起的载体,分布于气流板401上的气流孔403用于向上吹气,可将落放在气流板 401弧形面区域上的药片或翻滚或扬起,同时可将它们之间所夹杂的高浓度气体向上扬出,左右两端板1的底侧共同焊接有一片底护板2,底护板2与顶部所述的气流板401形成弧形夹腔,左侧的端板1向内贯穿有两根底气管3,底气管3上均还垂直贯穿有一排喷嘴301,喷嘴301正位于气流板401的底侧,即喷嘴301随底气管3位于底护板2和气流板401之间所构成的夹腔中,外部现有技术的气源管道连接在两根底气管3上后,可将外部压力气体注入这两根底气管3上,令气体由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剂生产用流化床的锥形气流分布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座(4),顶气管(5),挡流罩(6),柔性波纹管(7),排料口(8),所述气流座(4)为锥形腔结构,所述顶气管(5)贯穿在气流座(4)的左侧,所述排料口(8)开设在气流座(4)的右侧,所述气流座(4)的左右两端头底侧均焊接有一片弧形的端板(1),所述气流座(4)其中包括焊接于内侧的弧形气流板(401),分布于气流板(401)上的气流孔(403),所述的左右两端板(1)的底侧共同焊接有一片底护板(2),底护板(2)与顶部所述的气流板(401)形成弧形夹腔,左侧的端板(1)向内贯穿有两根底气管(3),所述底气管(3)上均还垂直贯穿有一排喷嘴(301),所述喷嘴(301)正位于气流板(401)的底侧,即喷嘴(301)随底气管(3)位于底护板(2)和气流板(401)之间所构成的夹腔中,所述挡流罩(6)为前后两处,两处所述的挡流罩(6)均滑动配合于气流座(4)的顶侧,所述柔性波纹管(7)是由两根管段对接而成的人字形管件,所述柔性波纹管(7)的两管段分别贯穿在两处所述的挡流罩(6)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红林明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东瑞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