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3087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下部的驱动轮和安装于所述底盘上部的盖板,所述翻盖结构包括伸缩支撑杆和铰接板,所述底盘和盖板的头端通过所述铰接板铰接在一起,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底端转动安装于底盘的正面前端,伸缩支撑杆的顶端转动安装于盖板的背面后端,通过铰接板和伸缩支撑杆将机器人底盘和盖板支撑起来,使机器人具备翻盖功能,方便机器人内部硬件的更换维护,以便机器人升级更新,并且铰接板和伸缩支撑杆均安装在内部,及采用隐藏式设计,提高机器人的美观度。观度。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器代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催生了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服务的新商业模式。巡检作业是一个泛在的应用场景,例如变电站、石油石化厂区、部队营房、数据中心等,巡检作业是保障场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面临作业强度高、人力需求大、巡检结果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巡检机器人协助完成巡检作业,有利于提高巡检结果可靠性,降低场站运维成本,推动场站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
[0003]其中巡检机器人可执行例巡、特巡、手动操作、一键返航任务,完成自动导航行走、可见光拍照、红外拍照、声纹采集、视频录制作业,结合公司的业务系统和智能识别系统,可实现表计读数、液位测算、红外测温、设备声纹分析、可见光异物识别、三项温差分析、智能报警、对讲喊话等功能。针对无人化作业需求,开发了低电量自动充电、系统模块自检、挂牌区域避障、脱机运行等功能。自带照明系统,夜间可工作。良好的防护等级,对风霜雨雪天气有一定抵御能力。具备爬坡、涉水、越障、过沟和避碰功能,保障稳定可靠的全天候无人作业。
[0004]但是一般的巡检机器人的壳体是通过螺丝组装在一起的,不方便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机器人的可维护性,以及业务功能的可扩展性,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以机器人的翻盖结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下部的驱动轮和安装于所述底盘上部的盖板,所述翻盖结构包括伸缩支撑杆和铰接板,所述底盘和盖板的头端通过所述铰接板铰接在一起,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底端转动安装于底盘的正面前端,伸缩支撑杆的顶端转动安装于盖板的背面后端。
[0007]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铰接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以及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在一起的第三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盖板的背面固接,所述第一面板通过合页铰链与底盘的头端侧壁铰接。
[0008]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的头端侧壁安装两个所述合页铰链与铰接板的第一面板铰接。
[0009]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正面设置伸缩支撑杆安装座,所述盖板背面设置伸缩支撑杆安装板,所述伸缩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均设置与其垂直的连接轴,两个所述连接轴分别与伸缩支撑杆安装座和伸缩支撑杆安装板转动连接在一起。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支撑杆设置两个,
并且均采用气弹簧。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底盘和盖板之间的锁具。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具包括锁芯和与所述锁芯匹配的锁体,所述锁芯设置于盖板上,所述锁体设置于底盘上。
[0013]该技术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的有益效果:通过铰接板和伸缩支撑杆将机器人底盘和盖板支撑起来,使机器人具备翻盖功能,方便机器人内部硬件的更换维护,以便机器人升级更新,并且铰接板和伸缩支撑杆均安装在内部,及采用隐藏式设计,提高机器人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盖板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盖板半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盖板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盖板与底盘头端侧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A-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伸缩支撑杆,101、连接轴,2、铰接板,201、第一面板,202、第二面板,203、第三面板,3、合页铰链,4、伸缩支撑杆安装座,5、伸缩支撑杆安装板,6、盖板,7、底盘,8、驱动轮,9、充电头,10、电池,11、锁具,1101、锁芯,1102、锁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对本技术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
[0021]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主要由伸缩支撑杆1和铰接板2组成,其中机器人主要由底盘7以及设置于底盘7下部的驱动轮8和设置于底盘7上部的盖板6组成,并且底盘7和盖板6上均安装各种元器件,用以机器人实现各种功能,机器人在日常工作时,即在不对机器人的内部元器件进行维护时,盖板6与底盘7呈闭合状态,用以保护内部元器件,防止损坏,而所述翻盖结构安装于底盘7和盖板6之间,用以方便打开盖板6,对内部元器件进行维护,完成对机器人的升级更新。如说明书附图1-3所示,为中机器人盖板6闭合、半打开、全打开三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在一实施例中,机器人的尾端设置电池10和充电头9,机器人的头端则通过铰接板2将底盘7和盖板6铰接在一起,具体的,铰接板2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201和第二面板202以及将第一面板201和第二面板202连接在一起的第三面板203,其中第二面板202与盖板6的背面固接,第一面板201通过合页铰链3与底盘7的头端侧壁铰接。优选的,合页铰链3安装于底盘7头端侧壁的内侧,使得合页铰链3和铰接板2隐藏起来,不影响机器人的美观。在该实施例中,底盘7的头端侧壁的内测两端分别安装一个合页铰链3,用以与铰接板2铰接在一起,通过两个合页铰链3可以更加均匀的分配铰接板2支撑盖板6的压力,如说明书附图4-5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具体安装合页铰链3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并
不对此进行限制和固定。
[0023]其中底盘7正面中部靠前的位置设置伸缩支撑杆安装座4,盖板6背面中部靠后的位置设置伸缩支撑杆安装板5,伸缩支撑杆1的顶端与伸缩支撑杆安装板5转动连接在一起,伸缩支撑杆1的底端与伸缩支撑杆安装座4转动连接在一起。具体的,伸缩支撑杆1的两端均设置与自身垂直的过渡连接轴101,并且两个连接轴101朝向相反,伸缩支撑杆1底端的连接轴101通过轴承安装在伸缩支撑杆安装座4上,伸缩支撑杆安装板5开设通孔,伸缩支撑杆1顶端的连接轴101穿设于该通孔内。在该实施例中,伸缩支撑杆1设置两个,且采用气弹簧,相对应的设置两个伸缩支撑杆安装座4和两个伸缩支撑杆安装板5,并均设置在底盘7和盖板6的两侧,用以更好的支撑盖板6。在其他实施例中,具体安装伸缩支撑杆1、伸缩支撑杆安装座4和伸缩支撑杆安装板5的个数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和固定。
[0024]则机器人在对其内部的元器件进行维护时,控制气弹簧伸长,由于机器人底盘7和盖板6的头端是通过铰接板2铰接在一起的,所以在气弹簧伸长的过程中,盖板6被逐步顶起,直至完全打开,提供足够的空间对元器件进行维护;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所述机器人包括底盘以及安装于所述底盘下部的驱动轮和安装于所述底盘上部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结构包括伸缩支撑杆和铰接板,所述底盘和盖板的头端通过所述铰接板铰接在一起,所述伸缩支撑杆的底端转动安装于底盘的正面前端,伸缩支撑杆的顶端转动安装于盖板的背面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以及将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连接在一起的第三面板,所述第二面板与盖板的背面固接,所述第一面板通过合页铰链与底盘的头端侧壁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机器人翻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的头端侧壁安装两个所述合页铰链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淮卿方思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乘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