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160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下沉槽,下沉槽内通过轴承前后对称且转动安装有两根双向螺纹杆,两根双向螺纹杆之间对称穿设有两块活动板,安装台上方对称设有两块夹板,安装台上方设有蓄水箱,蓄水箱顶部密封嵌设有导热板,蓄水箱与安装台之间设有U形板,U形板内由前到后等距设有多根滑杆,每根滑杆上均滑动套设有两个滑套,每个滑套上均铰接安装有支杆,支杆远离滑套的一端均铰接安装于蓄水箱底部,该装置能够有效对电池箱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从而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对其内部的电池造成损伤,同时还设有散热功能,保证电池箱内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防止电池过热损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是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技术相对简单成熟,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开发的热点,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和铅酸电池,铅酸电池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但其比能量低,所占的质量和体积太大,一次充电行驶里程较短,使用寿命短因此并没有被广泛的采用。而镍镉电池,镍氢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循环使用寿命较长,能量密度高,因此被更多的新能源汽车采用。
[0003]现有技术中,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一般是设置在车身内部电池箱内,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震动和颠簸容易对电池箱内的电池造成损伤,严重的时候,甚至会产生电池接触不良而导致车辆无法形式,并且在电池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将其及时疏散开来以防止热量积累而引起电池过热损坏,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有下沉槽,下沉槽内通过轴承前后对称且转动安装有两根双向螺纹杆,两根双向螺纹杆之间对称穿设有两块活动板,安装台上方对称设有两块夹板,两块夹板与与其相近的活动板之间均均匀设有多根减震杆以及通过胶水粘结填充有橡胶减震颗粒,安装台上方设有蓄水箱,蓄水箱顶部密封嵌设有用于将电池箱底部托住的导热板,蓄水箱与安装台之间设有U形板,U形板内由前到后等距设有多根滑杆,每根滑杆上均滑动套设有两个滑套,每个滑套上均铰接安装有支杆,支杆远离滑套的一端均铰接安装于蓄水箱底部,每根滑杆除两个滑套所在的杆段外均套设有挤压弹簧。
[0006]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蓄水箱侧下方设有分流水管,分流水管两端封闭其管壁上由前到后等距连接有多根导水管,每根导水管上均固定套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套且其远离分流水管的一端均延伸至蓄水箱内,蓄水箱侧壁上设有出水管,出水管远离蓄水箱的一端延伸至分流水管内,出水管上连接有循环泵。
[0007]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安装台上对称设有两根用以将该装置整体固定吊装在车架上的吊杆,两根吊杆上端均固定设有安装垫块,安装垫块上对称旋有多根用于与车架紧
固连接的安装螺栓,安装垫块由下夹板、上夹板和固定夹设于下夹板和上夹板之间的减震泡沫层共同构成。
[000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安装台上滑动设有两个条状滑块,两个条状滑块上均由前到后等距铰接有多根支撑杆,支撑杆远离条状滑块的一端均铰接安装于与其相近的活动板上,每个条状滑块上均由前到后等距旋有多个用于将其定位的紧固旋钮。
[000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减震杆包括插杆和插筒,插杆滑动插设于插筒中,插杆位于插筒内的一端与插筒内腔底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两块夹板远离活动板的端面上均固定贴设有用于防止将电池箱外壁夹伤夹损的防护软垫。
[00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两根所述双向螺纹杆其中一根一端延伸至安装台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上设有便于将其进行转动的摇把以及螺纹插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住的丝杆,丝杆靠近安装台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吸附在安装台外壁上的吸盘,丝杆远离吸盘的一端固定设有用于将其进行转动的转杆,两根双向螺纹杆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相连接。
[00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安装台上上下滑动插设有两根外螺纹升降杆,两根外螺纹升降杆上端均固定连接于U形板底部,两根外螺纹升降杆位于安装台下方的杆段上螺纹套设有与其适配的内螺纹旋套,两个内螺纹旋套上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安装台底部。
[00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装置结构布局简单合理,安装方便,能够有效对电池箱起到减震缓冲作用从而避免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颠簸对其内部的电池造成损伤,同时还设有散热功能,保证电池箱内温度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防止电池过热损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流水管和多根导水管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6]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17]图5为图1中C处放大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减震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注释:1-安装台、2-转盘、3-摇把、4-吊杆、5-安装螺栓、6-下夹板、7-减震泡沫层、8-上夹板、9-紧固旋钮、10-条状滑块、11-支撑杆、12-活动板、13-导热板、14-蓄水箱、15-U形板、16-下沉槽、17-双向螺纹杆、18-内螺纹旋套、19-外螺纹升降杆、20-皮带传动机构、21-分流水管、22-导水管、23-散热套、24-减震杆、25-橡胶减震颗粒、26-夹板、27-防护软垫、28-出水管、29-循环泵、30-滑杆、31-挤压弹簧、32-滑套、33-支杆、34-转杆、35-丝杆、36-吸盘、37-插杆、38-插筒、39-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台1,所述安装台1上设有下沉槽16,下沉槽16内通过轴承前后对称且转动安装有两根双向螺纹杆17,双向螺纹杆17为以其中点划分两杆段上螺纹方向相反的杆件,两根双向螺纹杆17之间对称穿设有两块活动板12,两块活动板12与两根双向螺纹杆17之间均为适配的螺纹连接关系,安装台1上方对称设有两块用于将电池箱夹紧固定住的夹板26,两块夹板26与与其相近的活动板12之间均均匀设有多根减震杆24以及通过胶水粘结填充有橡胶减震颗粒25,所述减震杆24包括插杆37和插筒38,插杆37滑动插设于插筒38中,插杆37位于插筒38内的一端与插筒38内腔底部之间设有减震弹簧39,两根双向螺纹杆17其中一根一端延伸至安装台1外侧并固定连接有转盘2,转盘2上设有便于将其进行转动的摇把3以及螺纹插设有用于将其固定住的丝杆35,丝杆35靠近安装台1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吸附在安装台1外壁上的吸盘36,丝杆35远离吸盘36的一端固定设有用于将其进行转动的转杆34,两根双向螺纹杆17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机构20相连接,通过转动转盘2带动两根双向螺纹杆17同步转动进而使得两块活动板12带动两块夹板26将电池箱夹紧固定,车辆行驶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包括安装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上设有下沉槽(16),下沉槽(16)内通过轴承前后对称且转动安装有两根双向螺纹杆(17),两根双向螺纹杆(17)之间对称穿设有两块活动板(12),安装台(1)上方对称设有两块夹板(26),两块夹板(26)与与其相近的活动板(12)之间均均匀设有多根减震杆(24)以及通过胶水粘结填充有橡胶减震颗粒(25);安装台(1)上方设有蓄水箱(14),蓄水箱(14)顶部密封嵌设有用于将电池箱底部托住的导热板(13),蓄水箱(14)与安装台(1)之间设有U形板(15),U形板(15)内由前到后等距设有多根滑杆(30),每根滑杆(30)上均滑动套设有两个滑套(32),每个滑套(32)上均铰接安装有支杆(33),支杆(33)远离滑套(32)的一端均铰接安装于蓄水箱(14)底部,每根滑杆(30)除两个滑套(32)所在的杆段外均套设有挤压弹簧(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14)侧下方设有分流水管(21),分流水管(21)两端封闭其管壁上由前到后等距连接有多根导水管(22),每根导水管(22)上均固定套设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套(23)且其远离分流水管(21)的一端均延伸至蓄水箱(14)内,蓄水箱(14)侧壁上设有出水管(28),出水管(28)远离蓄水箱(14)的一端延伸至分流水管(21)内,出水管(28)上连接有循环泵(2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上对称设有两根用以将该装置整体固定吊装在车架上的吊杆(4),两根吊杆(4)上端均固定设有安装垫块,安装垫块上对称旋有多根用于与车架紧固连接的安装螺栓(5),安装垫块由下夹板(6)、上夹板(8)和固定夹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惠晴覃远福曹剑杨粤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瑞尔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