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相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035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相换热系统,包括:洗涤塔,第一换热器,蒸汽换热器,第二换热器;运行时,先将氢气和常温的四氯化硅混合后与洗涤塔顶气进行换热,再将混合后的氢气和四氯化硅气化并与反应器的出口气体进行换热。该系统利用氢气和四氯化硅混合后在洗涤塔顶气作为热源的情况下可以部分气化的原理,且混合能够产生相变汽化焓,相同的温度上升区间可以吸收大得多的热量;常温的四氯化硅为液态,而液体的传热系数远高于气体,且混合相传热系数大于单一液相传热系数;并能够利用氢气来推动四氯化硅的流速,加强了扰动提高了热对流的作用。较现有技术中分别对氢气和四氯化硅进行加热再混合的方式,提高了换热效果和能源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相换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相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多晶硅的生产工艺中,从反应器出来的气体需要进行液相洗涤,以除去少量的硅粉和金属杂质,反应器出口气体温度约为550℃。就大量的低温热源而言,单纯使用冷却水和制冷剂进行冷却分离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同时如何对洗涤后的气体进行再利用亦成为困难。
[0003]对反应器出口气体进行降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工艺换热,即与界区内的物料进行热交换;另一种是工质换热,即利用溴化锂机组或有机介质循环压缩,以达到将该部分热能转变为0-10℃的冷源使用。其中,工质换热存在利用率低、冷却水消耗大、投资大的问题,且投资收益回报周期长。
[0004]就现有技术而言,最先进的界区内工艺换热系统工作如下:反应器的出口气体先与分别流经蒸汽换热器的四氯化硅和氢气的混合气体进行换热,而后进入洗涤塔,然后洗涤塔顶气和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再和氢气进行换热,此时温度下降至120-130℃,气体重量下降至70-90t/h,最后用循环水冷却至40℃。但是,氢气的换热系数较低,上述换热系统会消耗较大的投资和能量,冷却效率较低。请参见图2。
[0005]因此,如何提高反应器出口气体的冷却效率,是现阶段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相换热系统,该多相换热系统能够提高反应器出口气体的冷却效率,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0007]一种多相换热系统,包括:<br/>[0008]洗涤塔,所述洗涤塔用于去除反应器的出口气体中的杂质,并得到洗涤塔顶气;
[0009]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洗涤塔相连通,用于使混合后的常温的氢气和常温的四氯化硅与所述洗涤塔顶气进行换热;
[0010]蒸汽换热器,所述蒸汽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用于加热所述第一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氢气和所述四氯化硅,以使所述氢气和所述四氯化硅气化;
[0011]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蒸汽换热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用于使气化后的所述氢气和所述四氯化硅与所述出口气体进行换热,以使所述出口气体完成第一次降温;
[0012]且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洗涤塔相连通,用于对完成第一次降温的所述出口气体进行洗涤,并得到所述洗涤塔顶气;所述洗涤塔顶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混合后的常温的氢气和常温的四氯化硅完成第二次降温。
[0013]优选的,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还包括:
[0014]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器,所述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用于
对完成第二次降温后的所述出口气体进行第三次降温;
[0015]循环水换热器,所述循环水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器相连通,用于将完成第三次降温后的所述出口气体降温至40℃。
[0016]优选的,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还包括:
[0017]循环氢气换热器,所述循环氢气换热器与所述循环水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通,并通过压缩机将常温的所述氢气与源自所述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器的常温的所述四氯化硅混合后输送至所述第一换热器。
[0018]优选的,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还包括氟利昂换热器,所述氟利昂换热器与所述循环氢气换热器相连通,用于对所述循环氢气换热器中的氢气介质进行循环降温。
[0019]优选的,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所述循环水换热器、所述循环氢气换热器和所述氟利昂换热器分别与所述洗涤塔相连通,以将四氯化硅和氯氢硅的混合液输送至所述洗涤塔。
[0020]优选的,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还包括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通,用于对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完成换热后的所述氢气和所述四氯化硅的混合气体进行加热,并将所述混合气体输送至所述反应器。
[0021]优选的,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所述蒸汽换热器为首尾相接的两个,分别为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的第一蒸汽换热器和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相连通的第二蒸汽换热器;
[0022]所述第一蒸汽换热器用于将常温的所述氢气和常温液态的所述四氯化硅加热为气态;
[0023]所述第二蒸汽换热器用于将气态的所述氢气和气态的所述四氯化硅加热为过热态。
[0024]优选的,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完成第一次降温后的所述出口气体的温度在250-280℃之间;
[0025]完成第二次降温后的所述出口气体的温度在120-130℃之间,重量在70-90t/h。
[0026]优选的,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完成第三次降温后的所述出口气体的温度在100-110℃之间,重量在50-70t/h。
[0027]本技术提出的多相换热系统,包括:洗涤塔,第一换热器,蒸汽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洗涤塔用于去除反应器的出口气体中的杂质,得到洗涤塔顶气;第一换热器与洗涤塔相连通,用于使混合后的常温的氢气和常温的四氯化硅与洗涤塔顶气进行换热;蒸汽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用于加热第一换热器流出的氢气和四氯化硅,以使氢气和四氯化硅气化;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蒸汽换热器相连通,另一端与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用于实现气化后的氢气和四氯化硅与出口气体的换热,以使出口气体完成第一次降温;且第二换热器与洗涤塔相连通,用于对完成第一次降温的出口气体进行洗涤,得到洗涤塔顶气;洗涤塔顶气在第一换热器与混合后的常温的氢气和常温的四氯化硅完成第二次降温。上述多相换热系统运行时,先将氢气和常温的四氯化硅混合后与洗涤塔顶气进行换热,再将混合后的氢气和四氯化硅气化并与反应器的出口气体进行换热。该系统利用氢气和四氯化硅混合后在洗涤塔顶气作为热源的情况下可以部分气化的原理,且混合能够产生相变汽化焓,相同的温度上升区间可以吸收大得多的热量;常温的四氯化硅为液态,而液体的传热系数远高于气体,且混合相的传热系数大于单一的液相传热系数;并能够利用氢气来推动四氯化硅
的流速,加强了扰动提高了热对流的作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分别对氢气和四氯化硅进行加热再混合的方式而言,大大提高了换热效果和能源利用率。因此,本技术提出的多相换热系统,能够提高反应器出口气体的冷却效率,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多相流系统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换热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多相换热系统,该多相换热系统能够提高反应器出口气体的冷却效率,解决了现阶段该领域的难题。
[0032]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洗涤塔,所述洗涤塔用于去除反应器的出口气体中的杂质,并得到洗涤塔顶气;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洗涤塔相连通,用于使混合后的常温的氢气和常温的四氯化硅与所述洗涤塔顶气进行换热;蒸汽换热器,所述蒸汽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用于加热所述第一换热器流出的所述氢气和所述四氯化硅,以使所述氢气和所述四氯化硅气化;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蒸汽换热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反应器的出口相连通,用于使气化后的所述氢气和所述四氯化硅与所述出口气体进行换热,以使所述出口气体完成第一次降温;且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洗涤塔相连通,用于对完成第一次降温的所述出口气体进行洗涤,并得到所述洗涤塔顶气;所述洗涤塔顶气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混合后的常温的氢气和常温的四氯化硅完成第二次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器,所述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相连通,用于对完成第二次降温后的所述出口气体进行第三次降温;循环水换热器,所述循环水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器相连通,用于将完成第三次降温后的所述出口气体降温至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相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氢气换热器,所述循环氢气换热器与所述循环水换热器的出口相连通,并通过压缩机将常温的所述氢气与源自所述常温四氯化硅换热器的常温的所述四氯化硅混合后输送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冉祎周昶利范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