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熄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15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熄炉,所述干熄炉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存段、过渡段和冷却段,所述过渡段包括外环绕墙和内环绕墙,所述内环绕墙环绕所述过渡段的腔体设置,所述外环绕墙环绕所述内环绕墙设置,且所述内环绕墙与所述外环绕墙之间形成有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墙和多个垂直隔墙,外环绕墙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支撑墙将环形风道划分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隔墙,以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风道和多个第二子风道。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垂直隔墙能够使环形风道中各个位置的气流流速持平,使内环绕墙上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减少鼓肚、掉砖、垮塌等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熄炉


[0001]本技术涉及冶炼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干熄炉。

技术介绍

[0002]干熄焦工艺是一种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尚未冷却,表观呈红色的焦炭)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工艺方法。如图1所示,用于实现干熄焦工艺的干熄炉通常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预存段、过渡段和冷却段,过渡段包括外环绕墙10和内环绕墙20,在内环绕墙20与外环绕墙之间形成有环形风道,红焦由预存段向下先后流入过渡段和冷却段。在进行干熄焦工艺时,气体在冷却段与焦炭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热气由冷却段上升进入环形风道并通过环形风道导出至气体处理设备进行热量回收等工艺。
[0003]其中,内环绕墙20经常出现鼓肚、掉砖以及垮塌等现象,严重影响干熄炉炉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干熄炉,该干熄炉不容易出现鼓肚、掉砖、垮塌,炉体寿命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干熄炉,所述干熄炉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存段、过渡段和冷却段,所述预存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冷却段的腔体相通,所述过渡段包括外环绕墙和内环绕墙,所述内环绕墙环绕所述过渡段的腔体设置,所述外环绕墙环绕所述内环绕墙设置,且所述内环绕墙与所述外环绕墙之间形成有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与所述冷却段相通,所述环形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墙和多个垂直隔墙,所述外环绕墙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支撑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墙和所述出风口将所述环形风道划分为互相隔离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0006]所述垂直隔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连,所述垂直隔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垂直隔墙,以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垂直隔墙,以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均能够将所述环形风道与所述冷却段的腔体连通。
[0007]优选地,多个所述垂直隔墙中,与所述出风口周向距离远的垂直隔墙的高度高于与所述出风口周向距离近的垂直隔墙的高度。
[0008]优选地,所述干熄炉还包括水平隔墙,所述水平隔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接,所述水平隔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接,所述水平隔墙的一端与一面垂直隔墙朝向所述预存段的一端相连,所述水平隔墙的另一端向所述出风口的方向延伸。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墙与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冷却段包括冷却段炉壁和设置在所述冷却段炉壁顶端的匀流墙,所
述匀流墙环绕所述冷却段炉壁的顶端设置,所述匀流墙的一端与所述外环绕墙连接,所述匀流墙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环绕墙连接,以将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冷却段炉壁的顶端连接,匀流墙上设置有多个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将所述环形风道中垂直隔墙之间的空间与所述冷却段的腔体连通。
[0011]优选地,在所述环形风道中,每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对应一个所述出气孔,每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对应一个所述出气孔。
[0012]优选地,所述匀流墙与所述干熄炉的轴线之间存在小于90
°
的夹角。
[0013]优选地,所述环形风道内还设置有第二支撑墙,所述第二支撑墙与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墙与所述内环绕墙相连。
[0014]可选地,在沿从所述预存段至所述冷却段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支撑墙的宽度逐渐增大。
[0015]优选地,所述垂直隔墙沿所述过渡段腔体的径向延伸。
[0016]在本技术提供的干熄炉中,内环绕墙与外环绕墙之间设置有多个垂直隔墙,从而能够将环形风道与冷却段腔体相通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子风道,使得各个位置的气体由冷却段进入过渡段的环形风道时,各个子风道中流过的热气的风速持平,从而缩小整个环形风道中不同位置之间的风速差,使内环绕墙上的应力分布更均匀,从而避免了鼓肚、掉砖、垮塌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干熄炉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干熄炉的剖面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干熄炉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图3中的干熄炉的剖面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干熄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的干熄炉的剖面图;
[0024]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干熄炉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外环绕墙
ꢀꢀꢀꢀꢀꢀꢀ
20:内环绕墙
[0027]30:环形风道
ꢀꢀꢀꢀꢀꢀꢀ
31:第一支撑墙
[0028]32:第二支撑墙
ꢀꢀꢀꢀꢀ
33:垂直隔墙
[0029]34:出风口
ꢀꢀꢀꢀꢀꢀꢀꢀꢀ
35:水平隔墙
[0030]40:冷却段炉壁
ꢀꢀꢀꢀꢀ
50:匀流墙
[0031]51: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3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与研究后发现,干熄炉出现鼓肚、掉砖以及垮塌等现象的具体原因在于:用于冷却焦炭的气体在进入环形风道并通过环形风道导出的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气体流速差值过大,导致环形风道中的气压不均,使内环绕墙20局部应力过高,最终导致内环绕墙20出现变形、掉砖、垮塌等问题。
[003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干熄炉,如图2至7所示,该干熄炉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存段D1、过渡段D2和冷却段D3,预存段D1、过渡段D2和冷却段D3的腔体相通,过渡段D2包括外环绕墙10和内环绕墙20,内环绕墙20环绕过渡段D2的腔体设置,外环绕墙10环绕内环绕墙20设置,且内环绕墙20与外环绕墙10之间形成有环形风道30,环形风道30与冷却段D3相通,环形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墙31和多个垂直隔墙33,外环绕墙10上设置有出风口34,第一支撑墙31的一侧与内环绕墙20相连,第一支撑墙31的另一侧与外环绕墙10相连,第一支撑墙31和出风口34将所述环形风道划分为互相隔离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
[0035]垂直隔墙33的一侧与内环绕墙20相连,垂直隔墙33的另一侧与外环绕墙10相连,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隔墙33,以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隔墙33,以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均能够将环形风道30与冷却段D2的腔体连通。
[0036]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熄炉,所述干熄炉包括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预存段、过渡段和冷却段,所述预存段、所述过渡段和所述冷却段的腔体相通,所述过渡段包括外环绕墙和内环绕墙,所述内环绕墙环绕所述过渡段的腔体设置,所述外环绕墙环绕所述内环绕墙设置,且所述内环绕墙与所述外环绕墙之间形成有环形风道,所述环形风道与所述冷却段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风道内设置有第一支撑墙和多个垂直隔墙,所述外环绕墙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第一支撑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支撑墙和所述出风口将所述环形风道划分为互相隔离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垂直隔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连,所述垂直隔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连,所述第一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垂直隔墙,以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一子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垂直隔墙,以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成多个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均能够将所述环形风道与所述冷却段的腔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熄炉,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垂直隔墙中,与所述出风口周向距离远的垂直隔墙的高度高于与所述出风口周向距离近的垂直隔墙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熄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熄炉还包括水平隔墙,所述水平隔墙的一侧与所述内环绕墙相接,所述水平隔墙的另一侧与所述外环绕墙相接,所述水平隔墙的一端与一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楠楠贾楠姚梈王福生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华泰环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