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铆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09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铆拉杆,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拉帽部、凹陷部和钉芯部,拉帽部与钉芯部通过凹陷部固定连接,拉帽部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帽部,位于下方的第二帽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帽部和第二帽部之间的环形部;环形部的直径为所述拉帽部的最大外径;第二帽部在中部设置为切削部,切削部的截面为梯形;在切削部中,任意位于同一直径的相对两端点,沿着切削部向下延伸并在所述自铆拉杆的中轴形成的夹角θ为直角。这种自铆拉杆,切削部在任意位于同一直径的相对两端点,沿着切削部向下延伸并在自铆拉杆的中轴形成的夹角θ为直角,自铆时拉帽部和钉芯部可顺利涨开并铆合入凹陷部,且翻孔不会高出表面,铆合结构稳定且准确。铆合结构稳定且准确。铆合结构稳定且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铆拉杆


[0001]本技术涉及钣金工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铆拉杆。

技术介绍

[0002]在通信产品和新能源电子产品的箱体零件中,目前在推行一种不需焊接的自铆结构,即两个钣金件通过冲压即可固定连接在一起,无需其他额外连接件,这样可以减轻产品的重量和保证产品的尺寸要求。
[0003]在现有的自铆工装中,在自铆过程中容易受到自铆模具的结构限制,其加工得到的产品结构只能小件工装,且高度不能过高,而且在自铆加工定位时容易偏位。
[0004]因此,如何对现有的自铆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可高效且准确地完成自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铆拉杆,通过对拉帽部、凹陷部和钉芯部的结构优化,使得切削部在任意位于同一直径的相对两端点,沿着切削部向下延伸并在所述自铆拉杆的中轴形成的夹角θ为直角,这样在自铆时,拉帽部和钉芯部可顺利涨开并铆合入凹陷部,且翻孔不会高出表面,铆合结构稳定且准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铆拉杆,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拉帽部(1)、凹陷部(2)和钉芯部(3),所述拉帽部(1)与钉芯部(3)通过凹陷部(2)固定连接,所述拉帽部(1)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帽部(11),位于下方的第二帽部(1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帽部(11)和第二帽部(12)之间的环形部(13);所述环形部(13)的直径为所述拉帽部(1)的最大外径;所述第二帽部(12)在中部设置为切削部(120),所述切削部(120)的截面为梯形;在所述切削部(120)中,任意位于同一直径的相对两端点,沿着所述切削部(120)向下延伸并在所述自铆拉杆的中轴形成的夹角θ为直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铆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部(13)的直径为4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铆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帽部(11)的第一上端面(111)为所述拉帽部(1)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广超
申请(专利权)人:万盛兴精密技术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