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003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该装置由木炭料仓、传输带、过渡料仓、螺旋给料机、活化炉、沉降室、二次燃烧室、余热锅炉、水蒸汽出口、脉冲布袋除尘器、水喷淋、风机、排气烟囱、活性炭出料口和冷却机组成,利用该装置在木炭连续活化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实现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该装置高效、节能、环保,系统的潜热及显热被充分利用,所生产的木质活性炭孔隙发达、吸附性能好,所产生的水蒸汽量大、温度高、洁净。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便于操作,能耗低,所得产品的品质高,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是一种集活化和热能利用为一体的连续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理法活化制备木质活性炭是指以木炭为原料、以水蒸汽、空气、二氧化碳等为活化剂,生产木质活性炭的过程。活化剂造孔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可燃气如氢气及一氧化碳,如果氢气及一氧化碳不进行充分燃烧,直接引入尾气处理系统会导致难以处理,达不到排放标准,同时也会引起环境污染,如果可燃尾气氢气及一氧化碳充分燃烧则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没有污染物,同时释放大量的热能,如果这些热能被充分利用,使其与冷水进行热交换,可以产生大量的水蒸汽,水蒸汽作为一种热源,在食品、制药、造纸、印染、供暖等行业需求量极大。因此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是物理活化法制备木质活性炭实现清洁生产的根本途径。但现有生产装置可燃尾气并不能被充分燃烧,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整个系统的潜热和显热也没有被充分利用,难以实现清洁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该装置由木炭料仓、传输带、第一过渡料仓、螺旋给料机、活化炉、活化气体管道、第一尾气管道、沉降室、第二尾气管道、二次燃烧室、第三尾气管道、余热锅炉、水蒸汽出口、第四尾气管道、脉冲布袋除尘器、第五尾气管道、水喷淋、第六尾气管道、风机、第七尾气管道、排气烟囱、第一活性炭出料口、冷却机、第二过渡料仓和第二活性炭出料口组成,利用该装置在木炭连续活化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实现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该装置高效、节能、环保,系统的潜热及显热被充分利用,所生产的木质活性炭孔隙发达、吸附性能好,所产生的水蒸汽量大、温度高、洁净。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所得产品的品质高。
[000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该装置是由木炭料仓(1)、传输带(2)、第一过渡料仓(3)、螺旋给料机(4)、活化炉(5)、活化气体管道(6)、第一尾气管道(7)、沉降室(8)、第二尾气管道(9)、二次燃烧室(10)、第三尾气管道(11)、余热锅炉(12)、水蒸汽出口(13)、第四尾气管道(14)、脉冲布袋除尘器(15)、第五尾气管道(16)、水喷淋(17)、第六尾气管道(18)、风机(19)、第七尾气管道(20)、排气烟囱(21)、第一活性炭出料口(22)、冷却机(23)、第二过渡料仓(24)和第二活性炭出料口(25)组成,在活化炉(5)的一端通过螺旋给料机(4)与第一过渡料仓(3)连接,第一过渡料仓(3)通过传输带(2)与木炭料仓(1)连接;活化炉(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尾气管道(7)与沉降室(8)一端连接,沉降室(8)另一端通过第二尾气管道(9)与二次燃烧室(10)一端连接,二次燃烧室(10)另一端通过第三尾气管道(11)与余热锅炉(12)一端连接,余热锅炉(12)另一端通过第四尾气管道(14)与脉冲布袋除尘器(15)一端连接,脉冲布袋除尘器(15)另一端通过第五尾气管道(16)与水喷淋(17)一端连接,水喷淋(17)另一端通过第六尾气管道(18)与风机(19)一端连接,风机(19)
另一端通过第七尾气管道(20)与排气烟囱(21)连接。
[0005]在余热锅炉(12)上设有水蒸汽出口(13)。
[0006]在冷却机(23)一端通过第一活性炭出料口(22)与活化炉(5)连接,冷却机(23)另一端与第二过渡料仓(24)连接,在第二过渡料仓(24)一侧设有第二活性炭出料口(25)。
[0007]在活化炉(5)上分别设有均等排列的活化气体管道(6)。
[000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该装置中木炭通过传输带送入活化炉,在水蒸汽、空气、二氧化碳活化气体的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活化,木炭转化为木质活性炭,活化过程产生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依次导入沉降室和二次燃烧室,在二次燃烧室内充分燃烧,产生高温热气,高温热气在水蒸汽发生系统中与冷水进行热交换,产生大量的水蒸汽,实现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
[000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其中所述木炭包括梨木炭、苹果木炭、枣木炭、桃木炭、杏木炭、核桃木炭、杨木炭、桦木炭或咖啡木炭,还包括巴旦木壳炭化料、核桃壳炭化料、杏壳炭化料、枣核炭化料或椰壳炭化料。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列:1-木炭料仓;2-传输带;3-第一过渡料仓;4-螺旋给料机;5-活化炉;6-活化气体管道;7-第一尾气管道;8-沉降室;9-第二尾气管道;10-二次燃烧室;11-第三尾气管道;12-余热锅炉;13-水蒸汽出口;14-第四尾气管道;15-脉冲布袋除尘器;16-第五尾气管道;17-水喷淋;18-第六尾气管道;19-风机;20-第七尾气管道;21-排气烟囱;22-第一活性炭出料口;23-冷却机;24-第二过渡料仓;25-第二活性炭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并给出实施例。
[0013]实施例1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该装置是由木炭料仓1、传输带2、第一过渡料仓3、螺旋给料机4、活化炉5、活化气体管道6、第一尾气管道7、沉降室8、第二尾气管道9、二次燃烧室10、第三尾气管道11、余热锅炉12、水蒸汽出口13、第四尾气管道14、脉冲布袋除尘器15、第五尾气管道16、水喷淋17、第六尾气管道18、风机19、第七尾气管道20、排气烟囱21、活性炭出料口22、冷却机23、第二过渡料仓24和活性炭出料口25组成,在活化炉5的一端通过螺旋给料机4与第一过渡料仓3连接,第一过渡料仓3通过传输带2与木炭料仓1连接;活化炉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尾气管道7与沉降室8一端连接,沉降室8另一端通过第二尾气管道9与二次燃烧室10一端连接,二次燃烧室10另一端通过第三尾气管道11与余热锅炉12一端连接,在余热锅炉12上设有水蒸汽出口13,余热锅炉12另一端通过第四尾气管道14与脉冲布袋除尘器15一端连接,脉冲布袋除尘器15另一端通过第五尾气管道16与水喷淋17一端连接,水喷淋17另一端通过第六尾气管道18与风机19一端连接,风机19另一端通过第七尾气管道20与排气烟囱21连接;在冷却机23一端通过第一活性炭出料口22与活化炉5连接,冷却机23另一端与第二过渡料仓24连接,在第二过渡料仓24一侧设有第二活性炭出料口25;在活化炉5上分别设有均等排列的活化气体管道6;
[0015]以咖啡木炭为原料:
[0016]在使用时,将咖啡木炭存储在木炭料仓1中,通过传输带2导入第一过渡料仓3中,经过螺旋给料机4导入活化炉5,咖啡木炭在活化炉5中随着炉体的转动不断向前移动,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与从活化气体管道6通入的活化气体充分反应,完成咖啡木炭的活化,咖啡木炭转变为咖啡木活性炭;活化尾气经过第一尾气管道7进入沉降室8,沉降后通过第二尾气管道9进入二次燃烧室10充分燃烧,燃烧后的高温尾气经过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活性炭和水蒸汽联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是由木炭料仓(1)、传输带(2)、第一过渡料仓(3)、螺旋给料机(4)、活化炉(5)、活化气体管道(6)、第一尾气管道(7)、沉降室(8)、第二尾气管道(9)、二次燃烧室(10)、第三尾气管道(11)、余热锅炉(12)、水蒸汽出口(13)、第四尾气管道(14)、脉冲布袋除尘器(15)、第五尾气管道(16)、水喷淋(17)、第六尾气管道(18)、风机(19)、第七尾气管道(20)、排气烟囱(21)、第一活性炭出料口(22)、冷却机(23)、第二过渡料仓(24)和第二活性炭出料口(25)组成,在活化炉(5)的一端通过螺旋给料机(4)与第一过渡料仓(3)连接,第一过渡料仓(3)通过传输带(2)与木炭料仓(1)连接;活化炉(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尾气管道(7)与沉降室(8)一端连接,沉降室(8)另一端通过第二尾气管道(9)与二次燃烧室(10)一端连接,二次燃烧室(10)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娇朱慧陈建国程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