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动校正装置、光学仪器以及晃动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03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晃动校正精度高的晃动校正装置、光学仪器以及晃动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将晃动校正装置(10)构成为包括:传感器(61x)、(61y),其对在晃动校正时在垂直于光轴的平面内可相对移动的第一部件(40)以及第二部件(30)的相对移动进行检测;可弯曲性部件(70),其具有配置在垂直于第一部件(40)的光轴的一个面上且对传感器(61x)、(61y)进行搭载的搭载部(70xc)、(70yc)以及从搭载部(70xc)、(70yc)弯曲的弯曲部(70xb)、(70yb)。在搭载部(70xc)、(70yc)中的传感器(61x)、(61y)的外侧设置切缺部(71x)、(71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晃动校正装置、光学仪器以及晃动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本申请披露并在此引用下列优先权申请:2006年9月27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06-262411号和日本国专利申请2006-262433号。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配置在照相机等光学仪器中的晃动校正装置。以往的晃动校正装置,具有保持晃动校正镜头并可以相对于固定部件进行相对移动的镜头框,在进行晃动校正时,可以使镜头框相对于固定部件进行相对移动。以往的晃动校正装置具有可弯曲性的布线基板,该布线基板用于向搭载在镜头框上的执行器和位置检测传感器等提供电源,但有时布线基板有可能阻碍镜头框和固定部件的相对移动,从而降低晃动校正的精度。另外,作为以往的晃动校正装置,众所周知,用于检测晃动校正镜头等的移动的传感器被安装于布线基板的弯曲部附近。(for example,refer to Japanese Unexamined Patent Application NO.H06-289465)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为,提供一种提高了晃动校正精度的晃动校正装置、光学仪器、以及提高了晃动精度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解决办法来解决上述课题。权利要求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其相互相对地配置,在进行晃动校正时,可相互相对地移动;以及布线部件,其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施加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的力。-->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施加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上的面相正交的方向的力。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弯曲地配置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权利要求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具有沿着上述第一部件而设置的第一面、和沿着上述第二部件而设置的第二面。权利要求5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的上述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面平行。权利要求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在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上。权利要求7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固定部,其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上;以及第一可动部,其可相对于上述第一部件进行相对移动,并从上述第一固定部开始沿着上述第一部件来设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面,具有:第二固定部,其固定于上述第二部件上;第二可动部,其可相对于上述第二部件进行相对移动,并从上述第二固定部开始沿着上述第二部件来设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具有一个以上的下述这样方式设置的弯曲部,即,从沿着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而配置的部分开始弯曲的方式。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为偶数个。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为多个,上述布线部件,具有相对部分,该相对部分:在一个上述弯曲部、和与上述一个弯曲部不同的其他的上述弯曲部之间,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相对地来配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具有:第一布线部,其沿着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上的面来配置;第二布线部,其与上述第一布线部隔开间隔,并沿着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上的面来配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布线部,沿着与上述第一布线部的配置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来配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布线部,沿着与上述第一布线部的配置方向相正交的方向来配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包括与上述第一布线部和上述第二布线部相结合的结合部,上述结合部,沿着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来配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布线部以及上述第二布线部的至少一方,包括:与上述第一部件相对的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部件相对的第二面、以及使连接于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的面弯曲而配置的一个以上的弯曲部。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其至少一部分为带状。-->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晃动校正镜头,该镜头配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上。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元件,该摄像元件配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上。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专利技术为一种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其相互相对地配置,在进行晃动校正时,可相互相对地移动;以及布线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并将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进行电连接;上述布线部件,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施加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的弹力。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2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包括:与上述第一部件相对的第一面、和与上述第二部件相对的第二面、以及使与上述第一面和第二面相连的面弯曲而配置的一个以上的弯曲部。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其相互相对地配置,在进行晃动校正时,可相互相对地移动;以及布线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上述布线部件,包括:与上述第一部件相对的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部件相对的第二面、以及使与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相连的面弯曲而配置的一个以上的弯曲部。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施加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的力。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面以及上述第二面的至少一面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上。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专利技术是在权利要求23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固定部,其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上;以及第一可动部,其可相对于上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其相互相对地配置,在进行晃动校正时,可相互相对地移动;以及布线部件,其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施加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的力。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9-27 2006-262411;JP 2006-9-27 2006-2624331.一种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其相互相对地配置,在进行晃动校正时,可相互相对地移动;以及布线部件,其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施加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的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施加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上的面相正交的方向的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弯曲地配置在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具有沿着上述第一部件而设置的第一面、和沿着上述第二部件而设置的第二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的上述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面平行。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在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的至少一面上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上。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面,具有:第一固定部,其固定于上述第一部件上;以及第一可动部,其可相对于上述第一部件进行相对移动,并从上述第一固定部开始沿着上述第一部件来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面,具有:第二固定部,其固定于上述第二部件上;第二可动部,其可相对于上述第二部件进行相对移动,并从上述第二固定部开始沿着上述第二部件来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具有一个以上的以下述这样方式设置的弯曲部,即,从沿着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中的至少一方而配置的部分开始弯曲的方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为偶数个。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为多个,上述布线部件,具有相对部分,该相对部分:在一个上述弯曲部、和与上述一个弯曲部不同的其他的上述弯曲部之间,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相对地来配置。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具有:第一布线部,其沿着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上的面来配置;第二布线部,其与上述第一布线部隔开间隔,并沿着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上的面来配置。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布线部,沿着与上述第一布线部的配置方向相交叉的方向来配置。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布线部,沿着与上述第一布线部的配置方向相正交的方向来配置。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包括与上述第一布线部和上述第二布线部相结合的结合部,上述结合部,沿着上述第一部件和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来配置。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布线部以及上述第二布线部的至少一方,包括:与上述第一部件相对的第一面、与上述第二部件相对的第二面、以及使连接于上述第一面和上述第二面的面弯曲而配置的一个以上的弯曲部。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其至少一部分为带状。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布线部件,为柔性印刷电路板。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晃动校正镜头,该镜头配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上。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晃动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元件,该摄像元件配置于上述第一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部件的至少一方上。21.一种晃动校正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坂清二宫本英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尼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