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96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包括固定座、与固定座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的提升装置,还包括U型机械手、主控制模块、弧形的反光板、调节装置;U型机械手设置在提升装置的一侧面,且U型机械手可在提升装置上进行左右滑动,能调节U型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U型机械手的水平位置,使U型机械手往提升装置的中间位置滑动;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主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提升装置带动所述的U型机械手上下滑动,能调节U型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U型机械手用于穿设在垃圾桶的卡槽中,主控制模块设置在提升装置上,反光板设置在固定座与升降装置之间,且反光板位于固定座的中间位置上。上。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我国物联网,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智能移动设备爆发式的发展。如无人驾驶物流车,用于餐厅内的智能送餐人,智能垃圾桶等等。这些智能移动设备实现了人们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
[0003]以上这些设备均有底盘机器人,设置在地盘机器人上用于装载货物的储物箱,由底盘机器人运载,底盘机器人根据指令将储物箱运送到指定地点,实现将货物运输到指定地点,或到指定地点接收用户投放货物运输到其他地方。
[0004]这些智能移动设备如需要对底盘机器人或储物箱进行维修和更换时,需要将储物箱进行提升与底盘机器人分离,从而方便维修或更换。但是目前并没有适用于这些智能移动设备的提升设备,主要依靠人工将储物箱从底盘机器人上搬下来,这种传统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下,同时存在安全隐患,如砸伤工作人员等,还存在砸坏相应的设备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提升装置无法适用于智能移动设备,无法将底盘机器人和储物箱进行安全的分离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其无需人力辅助,能自动将储物箱提升,从而分离储物箱与底盘机器人,方便维修和更换。
[0006]为实现上述本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包括固定座、与固定座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的提升装置,还包括U型机械手、控制装置、弧形的反光板、调节装置;
[0007]所述的U型机械手设置在提升装置的一侧面,且U型机械手可在提升装置上进行左右滑动,从而能调节U型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0008]所述的调节装置用于调节U型机械手的水平位置,使U型机械手往提升装置的中间位置滑动;
[0009]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主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0010]所述的提升装置在所述的主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带动所述的U型机械手上下滑动,能调节U型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0011]所述的U型机械手用于穿设在储物箱的卡槽中,所述的反光板设置在固定座与升降装置之间,且所述的反光板位于固定座的中间位置上,并正对前方。
[001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具体实际应用中,智能移动终端能够根据无线通信模块发射的信号,获取无线通信模块的位置信息,进而得到该提升机构的位置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U型机械手的结构相应的设置智能移动设备的结构,使得U型机械手能够抓取所述的储物箱,具体的可在储物箱的两侧设置相应的卡槽。由于现有的智能移动设
备均采用激光定位方式,因此设置反光板,智能移动设备发射的激光在反光板上进行反射,将反光板设置成弧形结构,使得智能移动设备尽可能多的获取反射的激光,并根据发射回来的激光获取提升机构与智能移动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但这种激光定位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U型机械手无法直接准确的对准智能移动设备的卡槽,U型机械手调节与卡槽相同高度时,智能移动设备可能以偏左、或偏右的水平方向上的误差进入U型机械手。因此设置U型机械手可以左右滑动,若智能移动设备偏离一定水平距离进入U型机械手,在受到力的作用,U型机械手被动左右滑动,使得U型机械手能对准卡槽,顺利的穿设在卡槽中。由于每次智能移动设备都是以不同的偏差水平接入U型机械手,所以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偏差,当智能移动设备离开U型机械手时,U型机械手在调节装置的作用,尽量滑动到所述的提升装置的中间位置,以适应下次智能移动设备进入U型机械手。当所述的U型机械手穿设在储物箱的卡槽中,主控制模块控制提升装置进行向上移动,带动所述的U型机械手进行向上移动,实现U型机械手将垃圾桶与底盘机器人分离,方便工作人员的储物箱或底盘机器人进行修改和更换。本技术通过U型机械手穿设在储物箱的卡槽中,进行抓取,在提升过程中,储物箱不易倾倒,有效避免储物箱倾倒导致作业失败。该提升过程不需要人力参与,减少劳动力,保障了作业的安全性。
[0013]优选地,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至少2个压缩弹簧,所述的U型机械手的左右两侧均与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悬空,且所述的压缩弹簧位于U型机械手与第一支撑架之间,当所述的U型机械手压缩到压缩弹簧时,所述压缩弹簧产生恢复原状的弹力,使得U型机械手往提升装置的中间位置滑动。
[0014]优选地,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数量为2个的第一电磁铁、数量为2个的第二电磁铁,在U型机械手的左右两侧各设1个第一电磁铁,在提升装置的左右两侧各设1个所述的第二电磁铁;当通电时,位于相同一侧的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产生相同的磁极,在磁力的作用下,所述的U型机械手向提升装置的中间位置滑动;所述的主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的通断电。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U型机械手的两侧均设有弧形导向结构,使得所述的U型机械手呈喇叭形状。
[0016]再进一步地,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的充电模块设置在U型机械手上,所述的充电模块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的充电模块上设有用于与垃圾桶上的充电接口连接的触头、控制触头是否接通电源的第一微动开关。
[0017]再进一步地,还包括数量为2个的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均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且所述的提升装置设置在2个所述的限位装置之间,位于第一支撑架下方的限位装置限位第一支撑架向下移动的最低位置,位于第一支撑架上方的限位装置第一限制支撑架向上移动的最高位置。
[0018]再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卡尺、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的第二微动开关设置在提升装置上,所述的限位卡尺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的第二微动开关与所述的限位卡尺相互配合作用,所述的第二微动开关与主控制模块连接,当第二微动开关碰触到限位卡尺时,主控制模块检测到第二微动开关的动作信号,控制提升装置停止向上,或向下移动。
[0019]再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座的底部设有至少4个支撑脚,设置至少2个所述的支撑
脚的高度可调。
[0020]再进一步地,所述的提升装置包括承载台、驱动承载台进行上下滑动的电动伸缩杆;所述的承载台可滑动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的U型机械手与承载台可左右滑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与承载台连接,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的电动伸缩杆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主控制模块控制电动伸缩杆驱动承载台在第一支撑架上进行上下滑动,进而带动U型机械手上下滑动,所述的承载台位于2个限位装置之间。
[0021]再进一步地,所述的承载台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用于连接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连接件;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均横向设置,且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两侧均设有第一滑动组件,所述的第一横梁、第二横梁通过第一滑动组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上设有第二滑动组件,所述的连接件通过第二滑动组件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实现连接件在第一横梁、第二横梁上进行左右滑动,所述的U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包括固定座、与固定座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连接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机械手、控制装置、弧形的反光板、调节装置;所述的U型机械手设置在提升装置的一侧面,且U型机械手可在提升装置上进行左右滑动,从而能调节U型机械手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的调节装置用于调节U型机械手的水平位置,使U型机械手往提升装置的中间位置滑动;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主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的主控制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提升装置在所述的主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带动所述的U型机械手上下滑动,能调节U型机械手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的U型机械手用于穿设在储物箱的卡槽中,所述的反光板设置在固定座与升降装置之间,且所述的反光板位于固定座的中间位置上,并正对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至少2个压缩弹簧,所述的U型机械手的左右两侧均与压缩弹簧的一端连接,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悬空,且所述的压缩弹簧位于U型机械手与第一支撑架之间,当所述的U型机械手压缩到压缩弹簧时,所述压缩弹簧产生恢复原状的弹力,使得U型机械手往提升装置的中间位置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数量为2个的第一电磁铁、数量为2个的第二电磁铁,在U型机械手的左右两侧各设1个第一电磁铁,在提升装置的左右两侧各设1个所述的第二电磁铁;当通电时,位于相同一侧的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产生相同的磁极,在磁力的作用下,所述的U型机械手向提升装置的中间位置滑动;所述的主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的通断电。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任一项所述的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机械手的两侧均设有弧形导向结构,使得所述的U型机械手呈喇叭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动调节的提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模块,所述的充电模块设置在U型机械手上,所述的充电模块与主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的充电模块上设有用于与垃圾桶上的充电接口连接的触头、控制触头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冠华杜建王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合创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