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862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第三切换开关、第四切换开关、第五切换开关、第六切换开关、第七切换开关、第八切换开关、第九切换开关、第十切换开关、第十一切换开关、导线;第一切换开关、第二切换开关、第三切换开关、第四切换开关、第五切换开关、第六切换开关、第七切换开关、第八切换开关、第九切换开关、第十切换开关、第十一切换开关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面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装设若干个切换开关,可实现在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端自由切换各相别和各个绕组,可大大提高试验效率,节约人力和时间。力和时间。力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CT)保护交接试验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一次接线和二次接线(需要在端子排各相各个绕组之间频繁更换接线,需要在各相CT之间更换接线),且试验接线频繁插拔会导致接线端头松动接触不良,从而影响试验结果,整个试验过程效率低下,浪费人力及时间。目前电流互感器保护交接试验接线示意,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该试验线箱提高试验效率,节约人力和时间。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切换开关K1、第二切换开关K2、第三切换开关K3、第四切换开关K4、第五切换开关K5、第六切换开关K6、第七切换开关K7、第八切换开关K8、第九切换开关K9、第十切换开关K10、第十一切换开关K11、导线;第一切换开关K1、第二切换开关K2、第三切换开关K3、第四切换开关K4、第五切换开关K5、第六切换开关K6、第七切换开关K7、第八切换开关K8、第九切换开关K9、第十切换开关K10、第十一切换开关K11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面板上;
[0005]第一切换开关K1的输入端由导线与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P1输出端相连,第一切换开关K1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A相P1输入端相连,第一切换开关K1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B相P1输入端相连,第一切换开关K1的第三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C相P1输入端相连,第一切换开关K1的第四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零序P1输入端相连;
[0006]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P2输出端分别由导线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A相P2输入端、B相P2输入端、C相P2输入端、零序P2输入端相连;
[0007]第二切换开关K2的输入端由2根导线分别与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S1输出端、M1输出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A相S1输出端由导线与第四切换开关K4的输入端相连;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1S1输入端相连,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2S1输入端相连,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3S1输入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B相S1输出端由导线与第五切换开关K5的输入端相连,第五切换开关K5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1S1输入端相连,第五切换开关K5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2S1输入端相连,第五切换开关K5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3S1输入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C相S1输出端由导线与第六切换开关K6的输入端相连,第六切换开关K6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1S1输入端相连,第六切换开关K6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2S1输入端相连,第六切换开关K6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3S1输入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零序S1输出端由导线与第七
切换开关K7的输入端相连,第七切换开关K7的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零序S1输入端相连;
[0008]第三切换开关K3的输入端由2根导线分别与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S2输出端、M2输出端相连,第三切换开关K3的A相S2输出端由导线与第八切换开关K8的输入端相连,第八切换开关K8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1S2输入端相连,第八切换开关K8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1S3输入端相连,第八切换开关K8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2S2输入端相连,第八切换开关K8的第四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2S3输入端相连,第八切换开关K8的第五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3S2输入端相连,第八切换开关K8的第六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3S3输入端相连;
[0009]第三切换开关K3的B相S2输出端由导线与第九切换开关K9的输入端相连,第九切换开关K9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1S2输入端相连,第九切换开关K9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1S3输入端相连,第九切换开关K9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2S2输入端相连,第九切换开关K9的第四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2S3输入端相连,第九切换开关K9的第五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3S2输入端相连,第九切换开关K9的第六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3S3输入端相连;
[0010]第三切换开关K3的C相S2输出端由导线与第十切换开关K10的输入端相连,第十切换开关K10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1S2输入端相连,第十切换开关K10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1S3输入端相连,第十切换开关K10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2S2输入端相连,第十切换开关K10的第四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2S3输入端相连,第十切换开关K10的第五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3S2输入端相连,第十切换开关K10的第六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3S3输入端相连;
[0011]第三切换开关K3的零序S2输出端由导线与第十一切换开关K11输入端相连,第十一切换开关K11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零序S2输入端相连。
[0012]所述第一切换开关K1、第二切换开关K2和第三切换开关K3位于第一排,第一切换开关K1、第二切换开关K2、第三切换开关K3从左至右布置;第四切换开关K4、第五切换开关K5、第六切换开关K6和第七切换开关K7位于第二排,第四切换开关K4、第五切换开关K5、第六切换开关K6、第七切换开关K7从左至右布置;第八切换开关K8、第九切换开关K9、第十切换开关K10和第十一切换开关K11位于第三排,第八切换开关K8、第九切换开关K9、第十切换开关K10、第十一切换开关K11从左至右布置;第一排、第二排、第三排前后布置,第二排位于第一排与第三排之间。
[0013]所述第四切换开关K4、第五切换开关K5、第六切换开关K6、第七切换开关K7、第八切换开关K8、第九切换开关K9、第十切换开关K10、第十一切换开关K11上均设有空档位接点。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装设若干个切换开关,可实现在互感器综合测试仪(或称:互感器测试仪)端自由切换各相别和各个绕组,无需在电流互感器本体处及端子排绕组接线处频繁更换接线,可大大提高试验效率,节约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有电流互感器保护交接试验接线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切换开关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
[0019]如图2、图3所示,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包括箱体(封闭的盒子)、第一切换开关K1、第二切换开关K2、第三切换开关K3、第四切换开关K4、第五切换开关K5、第六切换开关K6、第七切换开关K7、第八切换开关K8、第九切换开关K9、第十切换开关K10、第十一切换开关K11、导线;第一切换开关K1、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流互感器试验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第一切换开关(K1)、第二切换开关(K2)、第三切换开关(K3)、第四切换开关(K4)、第五切换开关(K5)、第六切换开关(K6)、第七切换开关(K7)、第八切换开关(K8)、第九切换开关(K9)、第十切换开关(K10)、第十一切换开关(K11)、导线;第一切换开关(K1)、第二切换开关(K2)、第三切换开关(K3)、第四切换开关(K4)、第五切换开关(K5)、第六切换开关(K6)、第七切换开关(K7)、第八切换开关(K8)、第九切换开关(K9)、第十切换开关(K10)、第十一切换开关(K11)分别固定安装在箱体的面板上;第一切换开关(K1)的输入端由导线与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P1)输出端相连,第一切换开关(K1)的第一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A相P1输入端相连,第一切换开关(K1)的第二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B相P1输入端相连,第一切换开关(K1)的第三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C相P1输入端相连,第一切换开关(K1)的第四输出端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零序P1输入端相连;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P2输出端分别由导线与电流互感器本体的A相P2输入端、B相P2输入端、C相P2输入端、零序P2输入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输入端由2根导线分别与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S1输出端、M1输出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A相S1输出端由导线与第四切换开关(K4)的输入端相连;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1S1输入端相连,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2S1输入端相连,第四切换开关(K4)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3S1输入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B相S1输出端由导线与第五切换开关(K5)的输入端相连,第五切换开关(K5)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1S1输入端相连,第五切换开关(K5)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2S1输入端相连,第五切换开关(K5)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B相3S1输入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C相S1输出端由导线与第六切换开关(K6)的输入端相连,第六切换开关(K6)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1S1输入端相连,第六切换开关(K6)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2S1输入端相连,第六切换开关(K6)的第三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C相3S1输入端相连;第二切换开关(K2)的零序S1输出端由导线与第七切换开关(K7)的输入端相连,第七切换开关(K7)的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零序S1输入端相连;第三切换开关(K3)的输入端由2根导线分别与互感器综合测试仪的S2输出端、M2输出端相连,第三切换开关(K3)的A相S2输出端由导线与第八切换开关(K8)的输入端相连,第八切换开关(K8)的第一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的A相1S2输入端相连,第八切换开关(K8)的第二输出端由导线与端子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济归周岚张帅周岳胡峰方玮麟吴明华杨凌曦简爱李廿唐吴威周耀文龚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