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60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包括加固机构、防护机构、连接机构、卡块、排气机构和散热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接机构配合防护机构的使用,从而方便连接机构在不需要拆卸摩托车上的零件的时候就可将防护机构安装于摩托车的排气管上;通过散热机构和连接机构的配合使用,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利用散热机构对排气管进行散热的同时,改成通过散热机构使连接机构更为紧固,减少摩托车在行驶的时候产生的震动对防护机构的影响,有利于防护机构更为牢固的固定于排气管上;通过排气机构的使用,从而有利于降低摩托车后的随行人员吸入的尾气的浓度,减少尾气对人体的损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护套,具体为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属于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
[0003]然而,在摩托车使用的过程中,摩托车的排气管前部与发动机连接,使排气管的温度很高,使用者一不小心就会被烫伤;摩托车在行驶的时候,摩托车的排气管会排出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铅及硫氧化合物的混合污染物,且摩托车的排气管的排气管倾斜设置,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跟随在摩托车后方的人员被排气管排出的尾气围绕,会使后方的跟随人员吸入腹中,大量的吸入摩托车排出的尾气,影响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通过连接机构配合防护机构的使用,从而方便连接机构在不需要拆卸摩托车上的零件的时候就可将防护机构安装于摩托车的排气管上;通过散热机构和连接机构的配合使用,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利用散热机构对排气管进行散热的同时,通过散热机构敲击第二气垫,从而使第一气垫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更为紧密的连接,减少摩托车在行驶的时候产生的震动对第一气垫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影响;通过排气机构的使用,从而有利于降低摩托车后的随行人员吸入的尾气的浓度,减少尾气对人体的损害。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包括加固机构、防护机构、连接机构、卡块、排气机构和散热机构,用于防止摩托车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的所述防护机构内套接有用于防止所述防护机构在摩托车排气管上滑动的所述加固机构,用于防止摩托车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的所述防护机构内安装有便于将所述防护机构安装于摩托车排气管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防止摩托车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的所述防护机构固定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护机构的所述卡块,用于防止摩托车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的所述防护机构转动连接有用于加快散热的所述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设于所述防护机构和所述加固机构之间。
[0006]具体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加固机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铰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所述卡块,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上安装有所述卡块,且所述第一壳体上的“L”形所述卡块和所述第二壳体上的“L”形所述卡块的开口方向相对。
[0007]具体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卡套、第二卡套和加固杆,所述第一卡套的外壁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所述加固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
固定于所述第一卡套的外壁,所述第二卡套套接于第二壳体,所述加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所述加固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卡套的外壁,所述第一卡套和所述第二卡套之间卡合连接。
[0008]具体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壳、螺栓、活塞、第一气垫、通气管、第一固定块、第二气垫和第二固定块,所述外壳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面,所述螺栓与所述外壳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活塞,所述活塞滑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通气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侧壁内,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且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面抵触于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顶面,所述第二气垫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底端,所述第二气垫卡合于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通气管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且所述通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垫,所述第一气垫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通气管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垫,所述通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垫、所述第二气垫和所述外壳的内部空腔。
[0009]具体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转轴和扇叶,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转轴上套接有所述扇叶,所述转轴和所述扇叶设于所述第一卡套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所述转轴和所述扇叶设于所述第二卡套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0010]具体的,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连接管、转动柱、套管、过滤网和扇叶,所述连接管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套,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管,所述套管套接于所述转动柱,所述套管的侧壁上固定有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扇叶,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扇叶均设有多个,且所述过滤网和所述扇叶交错固定于所述套管的侧壁。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通过连接机构配合防护机构的使用,从而方便连接机构在不需要拆卸摩托车上的零件的时候就可将防护机构安装于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在使用的时候,第一固定块的底面抵触第二固定块的顶面,第一固定块上的第二气垫卡入第二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螺栓,使螺栓带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使活塞将外壳中的气体挤压通过通气管进入第二气垫中,使第二气垫胀大,使第二气垫和第二固定块更为牢固的卡住,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进行固定,便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于摩托车的排气管上。
[0013](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通过散热机构和连接机构的配合使用,在摩托车行驶的过程中,利用散热机构对排气管进行散热的同时,通过散热机构敲击第二气垫,从而使第一气垫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更为紧密的连接,减少摩托车在行驶的时候产生的震动对第一气垫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影响;在摩托车行驶的时候,摩托车和空气相对运动,摩托车的周围会形成风,利用形成的风使扇叶在转轴上转动,从而使扇叶加快排气管周围的空气流通,有利于排气管更好的进行散热,且固定于第一壳体上的转轴上套接的扇叶在转动的时候敲击第一气垫,从而使第一气垫中的气体进入第二气垫中,使第二气垫和第二固定块更为紧密的卡合,防止在摩托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使第二气垫和第二固定块分离,有利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固定,防止该装置从排气管上脱落。
[0014](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通过排气机构的使用,从而有利于降低摩
托车后的随行人员吸入的尾气的浓度,减少尾气对人体的损害;排气管排出的气体从排气管中进入连接管中,使气体推动叶片带动套管在转动柱上转动,且利用过滤网对尾气中的一些固体颗粒进行过滤,并且通过叶片对尾气进行泻力减少了尾气的冲力,且连接管的排气口设于下方面对地面,使尾气排出后快速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中分散,从而降低摩托车后的随行人员吸入的尾气的浓度,减少尾气对人体的损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的连接机构和散热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的防护机构和排气机构的连接机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所示的排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加固机构,11、第一卡套,12、第二卡套,13、加固杆,2、防护机构,21、第一壳体,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排气管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固机构(1)、防护机构(2)、连接机构(3)、卡块(4)、排气机构(5)和散热机构(6),用于防止摩托车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的所述防护机构(2)内套接有用于防止所述防护机构(2)在摩托车排气管上滑动的所述加固机构(1),用于防止摩托车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的所述防护机构(2)内安装有便于将所述防护机构(2)安装于摩托车排气管的所述连接机构(3),用于防止摩托车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的所述防护机构(2)固定有用于固定所述防护机构(2)的所述卡块(4),用于防止摩托车温度过高烫伤使用者的所述防护机构(2)转动连接有用于加快散热的所述散热机构(6),所述散热机构(6)设于所述防护机构(2)和所述加固机构(1)之间,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所述加固机构(1),所述第一壳体(21)和所述第二壳体(22)之间铰接,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壁上安装有所述卡块(4),所述第二壳体(22)的外壁上安装有所述卡块(4),且所述第一壳体(21)上的“L”形所述卡块(4)和所述第二壳体(22)上的“L”形所述卡块(4)的开口方向相对,所述加固机构(1)包括第一卡套(11)、第二卡套(12)和加固杆(13),所述第一卡套(11)的外壁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21),所述加固杆(1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内壁,所述加固杆(13)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卡套(11)的外壁,所述第二卡套(12)套接于第二壳体(22),所述加固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22)的内壁,所述加固杆(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卡套(12)的外壁,所述第一卡套(11)和所述第二卡套(12)之间卡合连接,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外壳(31)、螺栓(32)、活塞(33)、第一气垫(34)、通气管(35)、第一固定块(36)、第二气垫(37)和第二固定块(38),所述外壳(3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顶面,所述螺栓(32)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