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可伸缩拒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39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可伸缩拒马,包括外框架、内框架、驱动机构;内框架为框架结构,内框架的一端位于外框架内,另一端位于外框架的外侧;在内框架与外框架之间设有导向构件,内框架固设于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使内框架在外框架内做相对的直线运动,导向构件包括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以及第三滚轮组,第一滚轮组固设于外框架的底部框架上靠近内框架伸出外框架的一端,第一滚轮组的轮面与内框架的底部框架表面接触;第二滚轮组固设于内框架的底部框架远离外框架的出口的一侧,第二滚轮组的轮面与外框架的底部框架表面接触;第三滚轮组固设于内框架的顶部框架上远离外框架的出口一侧,第三滚轮组的轮面与外框架的顶部框架内侧表面接触。内侧表面接触。内侧表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可伸缩拒马


[0001]本技术属于拒马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可伸缩拒马。

技术介绍

[0002]拒马是一种移动式的阻拦障碍物,多用在防御一方,作为构筑阵地时的辅助设施,因古代用其防御骑兵而得名,有矩形、菱形和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现代拒马常用于封锁道路或重要地区,如机关大院等门口设置阻拦障碍,以便警卫员在拒马前后警戒,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严格管制。此类拒马在设置布防或撤防时一般采用人工操作,当有管制范围外的车辆、人员需要出入放行时,十分不便。
[0003]申请号为CN201520168498.2,专利名称为电动可伸缩拒马的一种电动可伸缩拒马;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防、撤防便捷的电动可伸缩拒马;它包括外框架、内框架、电机;所述的外框架为框架结构,且内部中空;所述的内框架为框架结构,在内框架的底部的两端设有滚轮,内框架的一端位于外框架内,另一端位于外框架的外侧,在外框架的内部设有导向轮或导轨,使内框架可以沿导向轮或滑轨在外框架内滑行,在内框架的侧边上设有挡块,挡块与外框架的侧边配合;所述的电机设置在内框架的一端,电机的输出轴与滚轮连接;由于其内框架的两端设置滚轮,通过滚轮对内框架进行支撑,然后通过电机带动内框架往复移动,这种结构的拒马虽然具备了电动伸缩的功能,但是由于内框架的移动离不开滚轮的支撑,滚轮对于路面的平整度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那么对于一些泥土路、砂石路、小型的河道等路面不平整或者不适于滚轮工作的地形,乃至一些需要悬空工作的场所那么这种拒马的使用将大大受到限制或者无法使用。
专利技术内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可伸缩拒马,其意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传统拒马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结合图1-4,一种电动可伸缩拒马,包括外框架、内框架、驱动机构;所述的外框架为框架结构,且内部中空,在外框架的底座设有支座;所述的内框架为框架结构,内框架的一端位于外框架内,另一端位于外框架的外侧;在内框架与外框架之间设有导向构件,所述内框架固设于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使内框架在外框架内做相对的直线运动,所述导向构件包括第一滚轮组、第二滚轮组以及第三滚轮组,所述第一滚轮组固设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框架上靠近内框架伸出外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滚轮组的轮面与所述内框架的底部框架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滚轮组固设于所述内框架的底部框架远离所述外框架的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滚轮组的轮面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框架表面接触;所述第三滚轮组固设于所述内框架的顶部框架上远离所述外框架的出口一侧,所述第三滚轮组的轮面与所述外框架的顶部框架内侧表面接触。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以及传
动组件,所述电机固设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固设于所述内框架的底部。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组件为齿轮齿条结构,所述传动组件的齿轮固设于电机的主轴,齿条沿所述内框架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内框架的底部,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框架和内框架均为三棱柱结构,所述第一滚轮组包括对称设置在外框架的底部框架两棱边上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内框架的底部框架两棱边上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三滚轮组包括固设与所述内框架上远离底部框架的一条棱边上的第三滚轮。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滚轮的延长线延伸后相交于所述内框架的中心,两所述第二滚轮以及第三滚轮的延长线延伸后相交于所述内框架的中心。
[0011]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内框架通过内部的第一、第二、第三滚轮组件进行支撑导向,无需外部的滚轮进行支撑,所以对于路面的平整度高低对本申请拒马的使用没有任何影响,那么对于一些泥土路、砂石路、小型的河道等路面不平整或者不适于滚轮工作的地形本申请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乃至一些需要悬空工作的场所也可以正常使用,故而其使用范围更加广泛,通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内框架伸出状态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内框架收回状态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内框架伸出状态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内框架收回状态整体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已给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1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19]一种电动可伸缩拒马,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2、驱动机构3;所述的外框架1为框架结构,且内部中空,在外框架1的底座设有支座13;所述的内框架 2为框架结构,内框架2的一端位于外框架1内,另一端位于外框架1的外侧;在内框架2与外框架1之间设有导向构件4,所述内框架2固设于所述驱动机构 3的输出端,使内框架2在外框架1内做相对的直线运
动,本实施方式优选所述外框架1和内框架2均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导向构件4包括第一滚轮组41、第二滚轮组42以及第三滚轮组43,所述第一滚轮组41固设于所述外框架1的底部框架11上靠近内框架2伸出外框架1的一端,所述第一滚轮组41的轮面与所述内框架2的底部框架21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滚轮组42固设于所述内框架2 的底部框架21远离所述外框架1的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滚轮组42的轮面与所述外框架1的底部框架11表面接触;所述第三滚轮组43固设于所述内框架2 的顶部框架22上远离所述外框架1的出口一侧,所述第三滚轮组43的轮面与所述外框架1的顶部框架13内侧表面接触。具体的,所述第一滚轮组件41包括对称设置在外框架1的底部框架两棱边上的第一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组件42 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内框架2的底部框架两棱边上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三滚轮组件43包括固设与所述内框架2上远离底部框架的一条棱边上的第三滚轮。两个所述第一滚轮411的延长线延伸后相交于所述内框架2的中心,两所述第二滚轮421以及第三滚轮431的延长线延伸后相交于所述内框架2的中心。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一、第二、第三滚轮组件对内框架进行支撑导向,无需外部的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可伸缩拒马,包括外框架(1)、内框架(2)、驱动机构(3);所述的外框架(1)为框架结构,且内部中空,在外框架(1)的底座设有支座(13);所述的内框架(2)为框架结构,内框架(2)的一端位于外框架(1)内,另一端位于外框架(1)的外侧;在内框架(2)与外框架(1)之间设有导向构件(4),所述内框架(2)固设于所述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使内框架(2)在外框架(1)内做相对的直线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构件(4)包括第一滚轮组(41)、第二滚轮组(42)以及第三滚轮组(43),所述第一滚轮组(41)固设于所述外框架(1)的底部框架上靠近内框架(2)伸出外框架(1)的一端,所述第一滚轮组(41)的轮面与所述内框架(2)的底部框架(21)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滚轮组(42)固设于所述内框架(2)的底部框架(21)远离所述外框架(1)的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二滚轮组(42)的轮面与所述外框架(1)的底部框架表面接触;所述第三滚轮组(43)固设于所述内框架(2)的顶部框架(22)上远离所述外框架(1)的出口一侧,所述第三滚轮组(43)的轮面与所述外框架(1)的顶部框架内侧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亮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大恒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