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923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路障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包括地基层,地基层的上端开设有预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如果驾驶人因错误操作使汽车发生意外后撞击到升降柱上后,汽车的惯性会使汽车在撞向升降柱上后继续移动,当汽车一端与升降柱刮擦后,升降柱会带动预埋柱在预埋槽内部因汽车的摩擦进行转动,受力块也会进行转动,从而受力块在转动时会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这时缓冲弹簧在挤压后又会进行反弹,这样汽车撞击带来的惯性和冲撞力便会在预埋柱通过缓冲弹簧的旋转回弹下与汽车表层发生相反作用力,相比传统的路桩与汽车的直接作用力,该受力块和缓冲弹簧便可以减缓汽车的惯性,保护驾驶人的人身安全。身安全。身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路障设备
,尤其涉及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

技术介绍

[0002]升降路桩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重要机关大门及周边、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机场、学校、银行、大型会所、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即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现有的升降路桩,当汽车失控后撞击到路桩上时,现有的路桩表面是圆滑的,在汽车撞击到路桩后还会向前继续移动对驾驶人造成二次伤害,为此,我们提出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包括地基层,所述地基层的上端开设有预埋槽,预埋槽为矩形槽状,所述预埋槽的内部设有预埋柱,预埋柱为圆形柱状,且预埋柱的内部为空心,所述预埋柱的外侧壁面设置有活动轴承,所述活动轴承的外侧壁面与所述预埋槽的内部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预埋槽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的上端贯穿所述预埋柱的内部,所述预埋柱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受力块,受力块为矩形块状,所述受力块的前端设置有缓冲弹簧。
[0007]作为优选,所述预埋槽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为矩形块状,所述缓冲弹簧的右端与所述限位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预埋柱的内部设有升降柱。
[0008]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柱的外侧壁面设置有红外检测装置,所述升降柱的上端贯穿所述预埋柱的内部上端。
[0009]作为优选,所述升降柱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螺旋凸块,螺旋凸块为螺旋形块状,所述预埋柱的外侧壁面设有活动轴承二,所述预埋柱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弹簧,且弹簧总共有四组。
[0010]作为优选,四组所述弹簧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所述活动轴承二的内轴上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承二的外侧壁面与所述预埋槽的内部内侧壁面固定连接。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当该装置安装在停车区时,如果驾驶人因错误操作使汽车发生意外后撞击到升降柱上后,汽车的惯性会使汽车在撞向升降柱上后继续移动,当汽车一端与升降柱刮擦后,升降柱会带动预埋柱在预埋槽内部因汽车
的摩擦进行转动,当预埋柱转动时,受力块也会进行转动,从而受力块在转动时会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这时缓冲弹簧在挤压后又会进行反弹,这样汽车撞击带来的惯性和冲撞力便会在预埋柱通过缓冲弹簧的旋转回弹下与汽车表层发生相反作用力,相比传统的路桩与汽车的直接作用力,该受力块和缓冲弹簧便可以减缓汽车的惯性,从而保护驾驶人的人身安全。
[0014](2)、该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升降柱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螺旋凸块,且螺旋凸块呈螺旋形,当汽车发生意外撞击到升降柱时,升降柱上的多组螺旋凸块会首先与汽车表层接触摩擦,且螺旋凸块突出在升降柱的外侧壁面,当汽车撞击到升降柱上时,螺旋凸块在汽车的撞击下会凹陷进入汽车表层内部,当汽车因惯性移动时,螺旋凸块就会增大与汽车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的减缓汽车的撞速。
[0015](3)、该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当汽车撞击到升降柱上后,升降柱在预埋槽内部的预埋柱和螺旋凸块的作用下就会减缓汽车原来的惯性,且汽车与升降柱碰撞,升降柱也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这时升降柱便会通过预埋柱在活动轴承二的内部摇晃,且预埋柱外侧壁面连接有弹簧,当升降柱受到作用力后,预埋柱受到传递力后就会在活动轴承二内部挤压弹簧,且预埋柱可以通过弹簧在活动轴承二内部进行三百六十度转动,弹簧在受到作用力后就会通过自身弹性来缓冲预埋柱的作用力,这样弹簧就达到保护升降柱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缓冲弹簧局部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螺旋凸块局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弹簧局部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地基层;2、预埋槽;3、预埋柱;4、活动轴承;5、顶升装置;6、受力块;7、缓冲弹簧;8、限位块;9、升降柱;10、螺旋凸块;11、活动轴承二;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3]实施例: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如图1-图4所示,包括地基层1,所述地基层1的上端开设有预埋槽2,预埋槽2为矩形槽状,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设有预埋柱3,预埋柱3为圆形柱状,且预埋柱3的内部为空心,所述预埋柱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活动轴承4,活动轴承4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活动轴承4的外侧壁面与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顶升装置5,顶升装置5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顶升装置5的上端贯穿所述预埋柱3的内部,所述预埋柱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受力块6,受力块6为矩形块状,所述受力块6的前端设置有缓冲弹簧7,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限位块8,限位块8为矩形块状,所述缓冲弹簧7的右端与所述限位块8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预埋柱3的内部设有升降柱9,升降柱9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升降柱9的外侧壁面设置有红外检测装置,所述升降柱9的上端贯穿所述预埋柱3的内部上
端,所述升降柱9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螺旋凸块10,螺旋凸块10为螺旋形块状,所述预埋柱3的外侧壁面设有活动轴承二11,活动轴承二11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预埋柱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弹簧12,且弹簧12总共有四组,四组所述弹簧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与所述活动轴承二11的内轴上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轴承二11的外侧壁面与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内侧壁面固定连接。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该装置安装在停车区时,如果驾驶人因错误操作使汽车发生意外后撞击到升降柱9上后,汽车的惯性会使汽车在撞向升降柱9上后继续移动,当汽车一端与升降柱9刮擦后,升降柱9会带动预埋柱3在预埋槽2内部因汽车的摩擦进行转动,当预埋柱3转动时,受力块6也会进行转动,从而受力块6在转动时会对缓冲弹簧7进行挤压,这时缓冲弹簧7在挤压后又会进行反弹,这样汽车撞击带来的惯性和冲撞力便会在预埋柱3通过缓冲弹簧7的旋转回弹下与汽车表层发生相反作用力,相比传统的路桩与汽车的直接作用力,该受力块6和缓冲弹簧7便可以减缓汽车的惯性,保护驾驶人的人身安全。
[0025]升降柱9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螺旋凸块10,且螺旋凸块10呈螺旋形,当汽车发生意外撞击到升降柱9时,升降柱9上的多组螺旋凸块10会首先与汽车表层接触摩擦,且螺旋凸块10突出在升降柱9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包括地基层(1),所述地基层(1)的上端开设有预埋槽(2),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设有预埋柱(3),所述预埋柱(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活动轴承(4),所述活动轴承(4)的外侧壁面与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内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底端设置有顶升装置(5),所述顶升装置(5)的上端贯穿所述预埋柱(3)的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柱(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受力块(6),所述受力块(6)的前端设置有缓冲弹簧(7),所述预埋槽(2)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限位块(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控制器的物联网消防联动升降路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柱(3)的内部设有升降柱(9),所述升降柱(9)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螺旋凸块(10)。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艾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圣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