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胶框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889 阅读:4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涉及对液晶显示器胶框结构方面的改进。包括固定面板的胶框本体,所述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部位粘贴有缓冲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面板周边切割不平整处与胶框内壁直接接触,一方面,面板在胶框内活动空间减小,另一方面,最大限度防止异物的刮出。面板的边缘不易将胶框内壁刮伤产生碎屑,造成显示不良的几率大大减小。(*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涉及对液晶显示器胶框结构方面的改进。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部分结构的剖视图。液晶显示模组包括铁框1′、面板2′、胶框3′等部分。面板2′外侧是胶框3′,为塑胶材质。铁框1′罩合于胶框3′与面板2′上。由于面板2′为一个大玻璃基板裁切成数个小基板,所以在裁切时小玻璃基板边缘较为锋利,容易刮擦胶框3′,掉落粉屑,粉屑侵入模组造成显示不良。目前液晶显示模组对刮落胶框屑的对策主要是减少面板的移动,采用加帖缓冲部件来达到压紧的目的。两种主要方式如下:第一种方式,如图2所示,是在铁框1′上与面板2′接触的部位加贴缓冲部件4′,此种方式的缺点是,会对面板2′造成压迫,造成边缘压迫性漏光;第二种方式,如图3所示,是在面板2′下面胶框3′上加贴或浇注缓冲部件4′,此种方式如采用浇注方式则成本较高,且浇注材料如受热容易变形,会引起面板污染及拆卸困难;如采用加贴的方式,同样存在边缘漏光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胶框的结构改良,减小面板与胶框之间的摩擦,防止异物产生入侵模组造成显示不良。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液晶显示器胶框的改进结构,包括固定面板的胶框本体,所述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部位粘贴有缓冲部件。-->所述缓冲部件设置在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四个周边。所述缓冲部件设置在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四角。所述缓冲部件以不连续的方式设置在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部位。所述缓冲部件是橡胶或硅胶。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部位粘贴有缓冲部件,可以防止面板裁切位置切割不平整处与胶框内壁直接接触,一方面,面板在胶框内活动空间减小,另一方面,最大限度防止异物的刮出。面板的边缘不易将胶框内壁刮伤产生碎屑,减少了由于摩擦在模组内部产生的异物,造成显示不良的几率大大减小。【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一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器部分结构剖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采用一种措施的液晶显示器部分结构剖视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采用另一种措施的液晶显示器部分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所示,图4是本技术部分结构剖视图,液晶显示模组包括铁框1、面板2、胶框3等部分。本技术是在胶框3上与面板2裁切位置21接触的部位粘贴有橡胶条4作为缓冲部件,可以防止面板裁切位置21切割不平整处与胶框3内壁直接接触,一方面,面板2在胶框3内活动空间减小,另一方面,最大限度防止异物的刮出。面板2的边缘不易将胶框3内壁刮伤产生碎屑,减少了由于摩擦在模组内部产生的异物,造成显示不良的几率大大减小。本技术在减少面板2刮落异物的同时,能够减少现有技术中的压紧材料对面板2的压力,减少压迫性漏光。由于考虑到成本问题,在不影响缓冲效果的前提下,胶框3上与面板2-->裁切位置21接触的部位粘贴的橡胶条4可视情况相应减少。可以以四角设置橡胶条4替代四边设置,也可以以不连续的方式设置橡胶条4。本实施例中的橡胶条4也可以由硅胶条代替。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所做的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晶显示器胶框的改进结构,包括固定面板的胶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部位粘贴有缓冲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液晶显示器胶框的改进结构,包括固定面板的胶框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部位粘贴有缓冲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胶框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设置在胶框上与面板裁切位置接触的四个周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胶框的改进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