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754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抛光机,属于抛光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浮动装置、转轴、抛光轮和控制模块;浮动装置包括滑动轨道、滑块和力控驱动件,滑动轨道设置在底座上,滑块与力控驱动件驱动连接,滑块可在底座上沿滑动轨道长度方向滑动,滑块背离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一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一基座,基座外围环设有力传感器,转轴活动穿设于基座远离底座的一端,抛光轮套设在转轴的两端;控制模块一方面与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另一方面与力控驱动件电性连接,控制模块接收力传感器的实时作用力信息,并根据该实时作用力信息控制力控驱动件带动滑块运动相应距离。该智能抛光机可以实时监控抛光轮的实时压入力状态,然后进行补偿动作,使得抛光轮的压入力大小保持恒定。的压入力大小保持恒定。的压入力大小保持恒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抛光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抛光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抛光工艺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产品。这些应用对象普遍具有多变、复杂的打磨曲面。过去该抛光工艺通常由人工完成,人工进行抛光的时候,工人可以通过抛光轮的柔性和手感,依靠经验来控制产品抛光时各个复杂曲面的压入力,保持抛光效果的一致性。但是人工进行抛光,工作环境恶劣,对工人的经验要求高;此时需要较高的人工成本,且加工成品的一致性较难得到保障,加工效率较低。
[0003]随着自动化生产的推广,工业机器人在抛光中得到了应用。常见的将机器人应用在抛光工况中是模仿人工抛光的形式:机器人抓持需要进行抛光的工件,在抛光轮处进行抛光。
[0004]采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后,抛光时仅靠抛光轮的柔性不足以控制好压入力,还需要有代替工人“手感”的装置进行更准确的控制,尤其是抛光轮的磨料易磨损,磨损后抛光轮的直径有所改变,抛光的点位会发生改变。若仅依靠机器人自身的力控装置或者软浮动功能来进行抛光时压入力的控制,则对机器人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使得机器人的编程难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对抛光的作用力进行实时监控并进行补偿控制,以使抛光作用力达到恒定状态的智能抛光机。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智能抛光机,主要包括:底座、浮动装置、转轴、抛光轮和控制模块;
[0008]所述浮动装置包括滑动轨道、滑块和力控驱动件,所述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力控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滑块可在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滑动轨道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基座,所述基座外围环设有一力传感器,所述转轴活动穿设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抛光轮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两端;
[0009]所述控制模块一方面与所述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力控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力传感器的实时作用力信息,并根据该实时作用力信息控制所述力控驱动件带动所述滑块运动相应距离,使得所述抛光轮的压入力大小保持恒定。
[0010]上述的智能抛光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智能抛光机还包括笔刷装置,所述笔刷装置包括一齿轮副和笔刷,所述齿轮副一端装设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装设有所述笔刷。
[0011]上述的智能抛光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智能抛光机还包括抛光驱动件,所述抛光驱动件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抛光轮转动进行抛光。
[0012]上述的智能抛光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滑动轨道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装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底座形成所述滑块滑动的所述滑动轨道。
[0013]上述的智能抛光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实时作用力信息包括实时作用力的数值,所述控制模块将所述实时作用力的数值与预设作用力的数值进行比较得出补偿作用力数值,并将所述补偿作用力数值转化为所述滑块的位移量,并根据所述位移量驱动所述力控驱动件运动以推动所述滑块运动完成所述位移量。
[0014]上述的智能抛光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力控驱动件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力控驱动件的比例调节阀。
[0015]上述的智能抛光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齿轮副包括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靠近待抛光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笔刷轴心共线连接。
[0016]上述的智能抛光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智能抛光机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设置在所述浮动装置的外部,所述转轴两端伸出所述机架,所述抛光轮位于所述机架外部。
[0017]上述的智能抛光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基座设置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设置有一轴承,所述转轴活动穿设于所述轴承。
[0018]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抛光机,通过设置可在底座滑动的滑块,以及在滑块内设置有基座和力传感器,基座与抛光轮连接,力传感器环设在基座外围,可以检测得到抛光轮的实时作用力信息,并传递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进行计算转化得到控制信号,然后控制力控驱动件推动滑块运动相应距离,使得抛光轮的压入力大小保持恒定。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抛光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抛光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
[0025]1、底座;2、浮动装置;21、滑动轨道;211、限位块;22、滑块;23、力控驱动件;24、基座;25、力传感器;3、转轴;4、抛光轮;5、笔刷装置;51、齿轮副;511、第一齿轮;512、第二齿轮;52、笔刷;6、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本文中为组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
间接连接(联接)。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9]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抛光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抛光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浮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抛光机,该智能抛光机包括:底座1、浮动装置2、转轴3、抛光轮4和控制模块(图未示)。
[0030]浮动装置2包括滑动轨道21、滑块22和力控驱动件23。
[0031]滑动轨道21设置在底座1上。
[0032]具体地,滑动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浮动装置、转轴、抛光轮和控制模块;所述浮动装置包括滑动轨道、滑块和力控驱动件,所述滑动轨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力控驱动件驱动连接,所述滑块可在所述底座上沿所述滑动轨道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基座,所述基座外围环设有一力传感器,所述转轴活动穿设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所述抛光轮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两端;所述控制模块一方面与所述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另一方面与所述力控驱动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接收所述力传感器的实时作用力信息,并根据该实时作用力信息控制所述力控驱动件带动所述滑块运动相应距离,使得所述抛光轮的压入力大小保持恒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抛光机还包括笔刷装置,所述笔刷装置包括一齿轮副和笔刷,所述齿轮副一端装设在所述转轴上,另一端装设有所述笔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抛光机还包括抛光驱动件,所述抛光驱动件与所述转轴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抛光轮转动进行抛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轨道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斗杨轶群黄万勇吴钰屾伊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