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318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基板、一三角棱镜及一会聚透镜,该基板包括一出光面和一底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该导光板还包括一三角棱镜和一会聚透镜,该三角棱镜包括位于光入射一侧的入射棱镜面,该三角棱镜与该基板一端一体成型,该会聚透镜突出设置于该入射棱镜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该导光板光耦合效率高,出光亮度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耗电少、辐射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电子词典等电子设备。近年来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的需求,对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该背光模组100包括一导光板10、一光源11、一光源罩12及一反射片13,该导光板10包括一入光面14、一出光面15及一底面16,该底面16是一反射面,该反射片13设置于该底面16一侧,该光源11设置于该导光板10的入光面14一侧的光源罩12内。该背光模组100存在以下缺陷,其一:由于导光板10是一薄板,相对于光源11的直径,导光板10狭窄的入光面14仅能使光源11朝向导光板10一侧直接发出的较少部分光线进入,而其它光线则至少需经光源罩12反射一次才可进入导光板10,造成导光板10耦合光源11发出光的效率较低;其二:该光源11发出的光线角度不同,超出一定角度入射导光板10的光线会直接自邻近入光面14的出光面15出射,形成亮点,从而导致该背光模组100的亮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导光板光耦合效率低而且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耦合效率高而且亮度均匀的导光板。为了克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光耦合效率低而且亮度不均匀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又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导光板的背光模组。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一基板、一三角棱镜及一会聚透镜,该基板包括一出光面和一底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该导光板还包括一三角棱镜和一会聚透镜,该三角棱镜包括位于光入射一侧的入射棱镜面,该三角棱镜与该基板一端一体成型,该会聚透镜突出设置于该入射棱镜面上。本专利技术解决另一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一导光板和一光源,该导光板包括一基板、一三角棱镜及一会聚透镜,该基板包括一出光面和一底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该导光板还包括一三角棱镜和一会聚透镜,该三角棱镜包括位于光入射一侧的入射棱镜面,该三角棱镜与该基板一端一体成型,该会聚透镜突出设置于该入射棱镜面上,该光源与该会聚透镜相对设置。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的会聚透镜耦合面积较大,所以其光耦合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将光源发出的光经该会聚透镜转换为准直光,该准直光再经该三角棱镜进入该基板,在该基板内传导,最终从出光面均匀射出,使该导光板的出光亮度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该导光板20包括一基板21、一三角棱镜22及一会聚透镜23,该基板21包括一出光面211和一底面212,该底面212与该出-->光面211相对设置,该导光板20还包括一三角棱镜22和一会聚透镜23,该三角棱镜22包括位于光入射一侧的入射棱镜面,该三角棱镜22与该基板21一端一体成型,该会聚透镜23为半圆柱形,该会聚透镜23突出设置于该入射棱镜面225上。该基板21、三角棱镜22及会聚透镜23是一体成型。该三角棱镜22第一侧边221的长度小于第二侧边222的长度,而且第一侧边221和第二侧边222所在的第一棱镜面223和第二棱镜面224均是反射面,第一侧边221与第二侧边222相交形成的顶角θ1是钝角。该基板21是一平板,该出光面211包括一光指向机构213,该光指向机构213是棱镜阵列,该底面212是一反射面。在两相反方向上,该入射棱镜面225的一部分与该出光面211的一部分相重叠。该会聚透镜23突出设置于该三角棱镜22的的入射棱镜面225的中心部上。该会聚透镜23的耦合面积较大,所以其光耦合效率高。该导光板20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该会聚透镜23转换为准直光,该准直光先后经该三角棱镜22的第一棱镜面223和第二棱镜面224的全反射或反射,倾斜进入该基板21,并且通过该底面212的全反射或反射在该基板21内传导,最终通过该出光面211的光指向机构213从该出光面211均匀射出,使该导光板20的出光亮度均匀化。请参阅图3,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导光板30同第一实施方式导光板20的区别在于:该会聚透镜33在该三角棱镜32的入射棱镜面325上,远离该基板31,从一棱线起向该基板31方向延伸突出设置。请参阅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导光板40同第一实施方式导光板20的区别在于:该会聚透镜43在该三角棱镜42的入射棱镜面425上,与该基板41的一端面相交,并且向远离该基板41的方向延伸突出设置。请参阅图5,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四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导光板50同第一实施方式导光板20的区别在于:该三角棱镜52第一侧边521的长度大于第二侧边522的长度,第一侧边521-->与第二侧边522相交形成的顶角θ2是锐角,该顶角θ2相对的棱镜面的一棱线与该基板51的出光面511的一端线相重叠,该三角棱镜52和该基板51位于重叠线的同侧,该顶角θ2相对的棱镜面与该出光面511的一部分相重叠,该会聚透镜53突出设置于第一侧边521所在的入射棱镜面上。该会聚透镜53的耦合面积较大,所以其光耦合效率高。该导光板50将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该会聚透镜53转换为准直光,该准直光经该三角棱镜52入射到该基板51内,并且通过该底面512的全反射或反射在该基板51内传导,最终通过该出光面511的光指向机构513使其从该出光面511均匀射出,使该导光板50的光耦合效率高,出光亮度均匀化。请参阅图6,是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第五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导光板60同第四实施方式导光板50的区别在于:该三角棱镜62第一侧边621的长度与第二侧边622的长度相等,第一侧边621与第二侧边622相交形成的顶角θ3是直角,该顶角θ3相对的棱镜面的一棱线与该底面612的一端线相重叠,该三角棱镜62和该基板61位于重叠线的同侧,并且该第二侧边622与该基板61的出光面611相交。请参阅图7,是本专利技术背光模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该背光模组700包括一导光板70和一光源701,该导光板70包括一基板71、一三角棱镜72及一会聚透镜73,该基板71包括一出光面711和一底面712,该底面712与该出光面711相对设置,该三角棱镜72包括位于光入射一侧的入射棱镜面725,该三角棱镜72与该基板71一端一体成型,该会聚透镜73突出设置于该入射棱镜面725上,该光源701与该会聚透镜73相对设置。该基板71、三角棱镜72及会聚透镜73是一体成型。该三角棱镜72第一侧边721的长度小于第二侧边722的长度,并且第一侧边721及第二侧边722所在的两棱镜面均是反射面,第一侧边721与第二侧边722相交形成的顶角θ4是钝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包括一出光面和一底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还包括一三角棱镜和一会聚透镜,该三角棱镜包括位于光入射一侧的入射棱镜面,该三角棱镜与该基板一端一体成型,该会聚透镜突出设置于该入射棱镜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光板,包括一基板,该基板包括一出光面和一底面,该底面与该出光面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板还包括一三角棱镜和一会聚透镜,该三角棱镜包括位于光入射一侧的入射棱镜面,该三角棱镜与该基板一端一体成型,该会聚透镜突出设置于该入射棱镜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基板、该三角棱镜及该会聚透镜是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三角棱镜与该入射棱镜面相接的棱镜面是反射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入射棱镜面与该出光面部分重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淙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