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所使用的线材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654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所使用的线材固定装置。背光模块主要包含框架以及光源模块。光源模块设置于框架的侧边或底部。线材固定装置主要包含本体及回绕柱。本体上设有第一导线槽,其中第一导线槽具有入线端及出线端。回绕柱自本体延伸而出,并位于第一导线槽的一侧。回绕柱另与本体形成线材夹持部。线材夹持部设置对应于第一导线槽的出线端,以承接自出线端穿出的光源模块线材。此外,线材夹持部与第一导槽的出线端位于回绕柱的相异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所使用的线材固定装置;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供液晶显示装置使用的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所使用的线材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广泛使用于液晶显示装置、计算机键盘、行动电话按键、广告广告牌及其它需要光源的装置上,以提供此类装置所需的平面光源。特别是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的市场需求大幅成长,为配合液晶显示装置在功能上及外观上的要求,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背光模块设计也日趋多元化。一般而言,背光模块内的光源模块主要可分为发光二极管光源及荧光灯管光源两类。图1a所示即为一般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时的侧入式背光模块示意图。如图1a所示,发光二极管光源20设置于背光模块边框10的侧边下方,其下并设有反射板30与背板50。发光二极管光源20通常设有可挠性电路板21作为信号及电能连接传递的路径。可挠性电路板21则自边框10及背板50间伸出背光模块外,较无定位及整理上的问题。然而对于荧光灯管光源而言,一般无法使用可挠性电路板作为信号及电源的连接路径,因而较常使用电源线材作为信号及电源的传递接口。此外,部分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由于尺寸及设计上的需要,也必需使用线材代替可挠性电路板作为信号及电源的传递途径。由于线材容易产生形变,造成背光模块及面板整体组装时的困扰,因此往往需将线材加以固定。图1b所示为传统固定线材的方式。如图1b所示,一般在底座70上以卡合或黏合方式外加具有卡槽81的线材固定元件80,以将线材23定位于卡槽81之中。此一方式虽可有效固定线材,但需增加新增元件的成本及组装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所使用的线材固定装置,供固定背光模块内含的各式线材。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所使用的线材固定装置,可节省使用的元件数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所使用的线材固定装置,可节省组装的程序及工时。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主要包含框架以及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具有传递信号及电源的线材。光源模块较佳是设置于框架的侧边或底部,并部分为框架所遮蔽。框架的线材固定装置主要包含本体及回绕柱。本体上设有第一导线槽,其中第一导线槽具有入线端及出线端。此外,本体包含上表面及侧壁。第一导线槽较佳设置于侧壁上,并横切于侧壁。回绕柱自本体延伸而出,并位于第一导线槽的一侧。回绕柱并与本体形成线材夹持部。线材夹持部较佳为回绕柱与本体的上表面的端缘间形成的缝隙。线材夹持部设置对应于第一导线槽的出线端,以承接自出线端穿出的光源模块线材。此外,线材夹持部与第一导槽的出线端位于回绕柱的相异侧。光源模块的线材自第一导线槽的入线端弯折进入第一导线槽。接着线材自第一导线槽的出线端绕回绕柱进行弯折。再度弯折后的线材随即卡入回绕柱与本体上表面端缘所形成的线材夹持部。自线材夹持部向外延伸的线材则沿回绕柱的弯折部伸出框架之外,并于进一步的组装时与信号源或电源连接。由于线材夹持部较佳是较线材的直径为窄,因此得以夹持线材并避免其轻易脱出线材夹持部外。此外,由于线材在与线材夹持部卡合前已经过数度的弯折与回绕等方向上的改变,此类结构上改变也可在不增加制造时间及流程的前提下增加线材的定位能力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a为传统背光模块的示意图;图1b为传统背光模块固定光源模块线材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实施例元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框架的线材固定装置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框架的线材固定装置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5为回绕柱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为回绕柱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为回绕柱上弯折部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背光模块的实施例组合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0框架110本体111第一支架112第二支架130回绕柱133弯折部200光源模块210线材310第一导线槽311入线端313出线端320第二导线槽410上表面430侧壁500线材夹持部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其框架结构所使用的线材固定装置,供固定背光模块内含的各式线材。以较佳实施例而言,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供液晶显示装置使用;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含有本专利技术线材固定装置的背光模块也可供计算机键盘、行动电话按键、广告牌及其它需要平面光源的装置使用。进一步而言,本专利技术还包含使用此线材固定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背光模块主要包含框架100以及光源模块200。光源模块200具有传递信号及电能的线材210,线材210较佳是自光源模块200的端缘延伸-->而出。光源模块200较佳是设置于框架100的侧边或底部,并且部分为框架100所遮蔽。此外,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光源模块200较佳是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的光源;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光源模块200也可采用阴极射线管等灯管或其它光源。如图3所示,框架100的线材固定装置主要包含本体110及回绕柱130。本体110上设有第一导线槽310,其中第一导线槽310具有入线端311及出线端313。第一导线槽310的入线端311供光源模块200的线材210穿入第一导线槽310;而出线端313则供线材210穿出第一导线槽310之用。如图3所示,本体110包含上表面410及侧壁430。第一导线槽310较佳是设置于侧壁430上,并横切于侧壁430,且第一导线槽310的出线端313形成于框架100的上表面410;换言之,第一导线槽310可连通于框架100的上表面410。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导线槽310为一开放式导槽;也即第一导线槽310是自侧壁430上向内凹陷的导槽。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第一导线槽310也可为封闭式的导槽,也即第一导线槽310除入线端311及出线端313外,其余部分封闭于本体110内。在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体110包含第一支架111及第二支架112,且第二支架112连接第一支架111,并与第一支架111交错。光源模块200较佳是沿第二支架112设置,且其部分为第二支架112所遮蔽。如图3所示,第一导线槽310较佳是设置于第一支架111的侧壁430上,且其出线端313形成于第一支架的上表面410上;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导线槽310也可设置于第二支架112上。回绕柱130自本体110延伸而出,并位于第一导线槽310的一侧。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回绕柱130自本体110的第一支架111延伸而出,并与第一导线槽310均设置于第一支架111上与第二支架112相连接的位置。然而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导线槽310与回绕柱130则分设于第二支架112与第一支架111上。此外,为配合不同的线路布设需要,第一导线槽310及回绕柱130也可设置于第一支架111或第二支架112的中段部分。在图2及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回绕柱130并与本体110形成线材夹持部500。如图2及图3所示,线材夹持部500较佳为回绕柱130与本体110的上表面410的端缘间形成的缝隙,且较光源模块200的线材210直径及第一导线-->槽310的宽度为窄;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线材夹持部500也可为回绕柱130与本体110的侧壁430或其它部分间形成的缝隙,且其宽度可不小于第一导线槽310的宽度。线材夹持部500设置对应于第一导线槽3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材固定装置,供一背光模块使用,其特征在于,该线材固定装置包含:一本体,其上设有一第一导线槽,该第一导线槽具有一入线端及一出线端;以及一回绕柱,自该本体延伸而出,并位于该第一导线槽的一侧,其中该回绕柱与该本体形成一线材夹 持部;其中该线材夹持部设置对应于该出线端,且该线材夹持部与该出线端位于该回绕柱的相异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固定装置,供一背光模块使用,其特征在于,该线材固定装置包含:一本体,其上设有一第一导线槽,该第一导线槽具有一入线端及一出线端;以及一回绕柱,自该本体延伸而出,并位于该第一导线槽的一侧,其中该回绕柱与该本体形成一线材夹持部;其中该线材夹持部设置对应于该出线端,且该线材夹持部与该出线端位于该回绕柱的相异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含一上表面及一侧壁,该第一导线槽设置于该侧壁上并横切该侧壁,该第一导线槽的该出线端形成于该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进一步设有一第二导线槽,连通该第一导线槽及该线材夹持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线槽的延伸方向与该回绕柱自该本体延伸而出的方向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线槽设置于该本体的该上表面,并垂直于该第一导线槽。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回绕柱连接该侧壁的底端,并沿该侧壁朝该上表面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回绕柱与该本体的该上表面的端缘形成该线材夹持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回绕柱包含一弯折部,该弯折部形成于该回绕柱的顶端,并与该本体形成该线材夹持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材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弯折部沿平行该上表面的方向延伸。10、一种背光模块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本体,具有一第一支架,该第一支架上设有一第一导线槽,该第一导线槽具有一入线端及一出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吉成罗启忠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