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瓜蒿草粑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6449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南瓜蒿草粑的制备方法,其利用糯米粉、南瓜泥、白蒿浆、植物油以及白砂糖作为原料制备,制备时先取新鲜嫩绿的白蒿经过护色液高温漂洗护色后加入海藻糖以及柠檬酸钠,蒸煮后冷却,并减压浓缩得到白蒿浆;然后将南瓜去皮切块,并入蒸笼蒸制,蒸制完成后加水,利用食品料理机中制成南瓜泥,然后将糯米粉、南瓜泥、白蒿浆、植物油、白砂糖加入不锈钢容器中搅拌均匀,和面并将和好的面团入舂反复捶打,然后蒸制后摊凉,将摊凉后的南瓜蒿草粑,进行二次蒸煮消毒后取出冷却即得成品南瓜蒿草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南瓜蒿草粑光泽度好、口感柔软,并具有更多营养保健功效,适合全家老少食用。家老少食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南瓜蒿草粑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南瓜蒿草粑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人们普遍关注营养健康的今天,人们对具有各种功能的营养食品的需要量越来越大。
[0003]蒿草粑又称蒿子粑粑,是以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入白蒿,揉成米团,制作成一定形状,经过蒸煮制成的一类糕点类食品,其颜色墨绿,兼具蒿草的特殊香味,其中,白蒿含有蒿属挥发性精油,主要成分有β~蒎烯、茵陈烃、叶酸等,具有抗菌、消炎、利尿、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此外,白蒿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20余种氨基酸。而制成的蒿草粑口感香糯,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我国很多地方均有食用蒿草粑的传统,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0004]然而这种传统食品并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市场上也不常见,其主要原因在于产品颜色不鲜艳、风味损失多、蒿草香气不够浓郁。同时传统的蒿草粑需要进行碱煮来获得软糯细腻的口感,但是碱煮过厚逇蒿草粑会导致蒿草风味和营养成分的损失,且草浆颜色氧化变暗严重,以此为原料生产的蒿草粑颜色和风味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南瓜蒿草粑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6]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缺陷。
[0007]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南瓜蒿草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糯米粉:90~110份;南瓜泥:30~40份;白蒿浆:20~30份;植物油:8~15份、白砂糖0~15份;制备时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制备:S1制备白蒿浆:取新鲜嫩绿的白蒿洗净,利用护色液进行高温漂洗护色,护色完成后,加入占白蒿原料重量10~20%的海藻糖以及0.5~1.2%的柠檬酸钠,拌匀后加入纱布包中,加水进行煎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煎煮时间为1.5~3h,煎煮完成后自然冷却,固液分离后将固液分离的液体,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5~1.15,即得白蒿浆;S2制备南瓜泥:将南瓜去皮、切成10~20cm大小的块,放入蒸笼中,大火烧开后转至中火蒸30~40min后自然晾凉,然后取食品料理机,将南瓜蓉加入料理机中,一并加入占南瓜泥重量20~30%的纯净水,利用食品料理机处理成南瓜泥;S3按原料质量比取糯米粉、南瓜泥、白蒿浆、植物油、白砂糖以及适量的水一并加入不锈钢容器中搅拌均匀,并进行和面,直至面团均匀、表面光滑、不沾容器时取出,入舂反复捶打,直至面团粘性增加,并明显感觉捶打吃力时停止,用片刀将面团分切出能小块后压平,放入木甑或蒸笼加温,大火将水烧开后,转小火蒸煮2~3h后,取出摊凉;
S4将摊凉后的南瓜蒿草粑,进行二次蒸煮消毒50~70min后取出冷却即得成品南瓜蒿草粑。
[0008]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植物油可用质量比占植物油质量120~130%的猪板油进行替换。
[0009]作为进一步限定,进行护色液高温漂洗护色时,以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异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者组合作为护色剂,在80~90℃的护色液中进行漂洗,漂洗45~90S后取出,即完成护色操作。
[0010]作为进一步限定,在所述步骤S3中进行面团第一次蒸制时,面团分切成小块后揉成小团,然后放在两篇栗树叶或者粽叶或者荷叶之间压扁后再进行蒸制,可获得具有独特香味的成品粑。
[0011]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3中进行和面时南瓜泥和植物油分2~3次均匀加入。
[0012]作为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3中用片刀对面团进行分切时,切出的小块的单块重量为80~160g,压平后的厚度为8~15mm。
[0013]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南瓜蒿草粑通过加入南瓜泥,使得蒿草粑整体颜色鲜艳,光泽度好,富有食欲,同时蒿草精油等风味物质损失少,氧化变色少、口感细腻、Q弹、柔软,适口性好,同时能有效改善传统蒿草粑单一以及偏涩的味感,降低其食用的副作用,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而且更加营养健康,适合全家老少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5]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中南瓜蒿草粑以下述质量份的原料进行制备:糯米粉:90份;南瓜泥:30份;白蒿浆:20份;植物油:8份制备时先制备白蒿浆以及南瓜泥:制备白蒿浆时取新鲜嫩绿的白蒿洗净,利用柠檬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的1:1混合物作为护色剂,加入水中制成护色液,在80℃的护色液中进行漂洗,漂洗90S后取出得到护色处理的白蒿,沥干后,将上述白蒿作为原料之一,一并加入占白蒿原料重量10%的海藻糖以及0.5%的柠檬酸钠,拌匀后加入纱布包中,加入占白蒿质量10倍的水进行煎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煎煮时间为90min,煎煮完成后自然冷却,固液分离后将液体部分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5,即得白蒿浆;而制备南瓜泥时,将南瓜去皮、切成10cm大小的块,放入蒸笼中,大火烧开后转至中火蒸30min后自然晾凉,然后取食品料理机,将南瓜蓉加入料理机中,一并加入占南瓜泥重量20%的纯净水,利用食品料理机处理成南瓜泥。
[0016]然后按原料质量比取糯米粉、南瓜泥、白蒿浆、植物油以及适量的水一并加入不锈钢容器中搅拌均匀,并进行和面,和面时,南瓜泥和植物油分2次均匀加入,和面至面团均匀、表面光滑、不沾容器时取出,入舂反复捶打,直至面团粘性增加,并明显感觉捶打吃力时停止,用片刀将面团分切,分切时,切出的小块的单块重量控制为80~90g,将小块揉圆后压平至厚度8~10mm,放入木甑或蒸笼加温,大火将水烧开后,转小火蒸煮2h后,取出摊凉,并在摊凉后进行二次蒸煮消毒50min后取出冷却即得成品南瓜蒿草粑。
[0017]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南瓜蒿草粑以下述质量份的原料进行制备:糯米粉:110份;南瓜泥:40份;白蒿浆:30份;植物油:15份;白砂糖15份。
[0018]制备时先制备白蒿浆以及南瓜泥:制备白蒿浆时取新鲜嫩绿的白蒿洗净,利用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钠、异抗坏血酸钠的1:1:1的混合物作为护色剂,加入水中制成护色液,在90℃的护色液中进行漂洗,漂洗45S后取出得到护色处理的白蒿,沥干后,将上述白蒿作为原料之一,一并加入占白蒿原料重量20%的海藻糖以及1.2%的柠檬酸钠,拌匀后加入纱布包中,加入占白蒿质量15倍的水进行煎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煎煮时间为160min,煎煮完成后自然冷却并进行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将液体部分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15,即得白蒿浆;而制备南瓜泥时,将南瓜去皮、切成20cm大小的块,放入蒸笼中,大火烧开后转至中火蒸40min后自然晾凉,然后取食品料理机,将南瓜蓉加入料理机中,一并加入占南瓜泥重量30%的纯净水,利用食品料理机处理成南瓜泥。
[0019]然后按原料质量比取糯米粉、南瓜泥、白蒿浆、植物油、白砂糖以及适量的水一并加入不锈钢容器中搅拌均匀,并进行和面,和面时,南瓜泥和植物油分3次均匀加入,和面至面团均匀、表面光滑、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南瓜蒿草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糯米粉:90~110份;南瓜泥:30~40份;白蒿浆:20~30份;植物油:8~15份、白砂糖0~15份;制备时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制备:S1制备白蒿浆:取新鲜嫩绿的白蒿洗净,利用护色液进行高温漂洗护色,护色完成后,加入占白蒿原料重量10~20%的海藻糖以及0.5~1.2%的柠檬酸钠,拌匀后加入纱布包中,加水进行煎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煮,煎煮时间为1.5~3h,煎煮完成后自然冷却,固液分离后将固液分离的液体,减压浓缩至密度为1.05~1.15,即得白蒿浆;S2制备南瓜泥:将南瓜去皮、切成10~20cm大小的块,放入蒸笼中,大火烧开后转至中火蒸30~40min后自然晾凉,然后取食品料理机,将南瓜蓉加入料理机中,一并加入占南瓜泥重量20~30%的纯净水,利用食品料理机处理成南瓜泥;S3按原料质量比取糯米粉、南瓜泥、白蒿浆、植物油、白砂糖以及适量的水一并加入不锈钢容器中搅拌均匀,并进行和面,直至面团均匀、表面光滑、不沾容器时取出,入舂反复捶打,直至面团粘性增加,并明显感觉捶打吃力时停止,用片刀将面团分切出能小块后压平,放入木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辉刘梅晏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化辉妹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