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马铃薯米粉韧性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242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马铃薯米粉韧性的加工工艺,涉及粮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加工方法如下:1)配制鸡卵白蛋白溶液,加入桑葚酒渣花色苷后得到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2)配制浓壳聚糖盐酸盐溶液以及磺丁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马铃薯米粉韧性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粮食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马铃薯米粉韧性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米粉,汉代特色小吃,是我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干米粉等,米粉质地柔韧,细腻,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000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马铃薯已经成为我国第四大主食,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具有营养价值高、适应力强、产量大等特点,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其蛋白质组成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很高,被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
[0004]为保证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农业、改善居民饮食结构和营养健康,发展马铃薯主粮化产品变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最大限度的一高百姓生活中的马铃薯使用占比,将马铃薯加入米粉中不仅可以丰富米粉口感和提高米粉的营养价值,还能为推进主食产业化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目前市面上的马铃薯米粉,吃起到劲道差、口感不好,韧性差,影响了人们的食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马铃薯米粉韧性的加工工艺。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马铃薯米粉韧性的加工工艺,具体加工方法如下:1)使用pH为7.5-8.0磷酸缓冲液配制浓度为1.5-2.0
×
10-4
mol/L的鸡卵白蛋白(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98%)溶液,置于75-85℃水浴中加热15-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适量的桑葚酒渣花色苷,充分溶解后调节pH值为4.2-4.5,室温条件下搅拌2-3h,然后将溶液转移至超滤离心管(截留分子量为10kDa)中,离心处理15-20min,得到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2)配制浓度为1-2mg/mL的壳聚糖盐酸盐(脱乙酰度80-90%,氯化物含量10-20%,购自浙江金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溶液,备用,称取适量的磺丁基-β-环糊精(取代度5-8,含量≥98%,购自昆山瑞斯克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液,得到磺丁基-β-环糊精溶液,备用,将适量的磺丁基-β-环糊精溶液逐滴缓慢加入到壳聚糖盐酸盐溶液中,制得壳聚糖纳米粒悬浮液;3)称取适量的明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溶胀1-2h,然后在65-70℃下搅拌3-4h,得到明胶溶液,随后加入适量的甘油,搅拌均匀后再将壳聚糖纳米粒悬浮液加入到明胶-甘油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2h,得到米粉处理液;
4)称取适量大米,清洗后和蒸馏水加入到磨浆机研磨米浆,过滤除杂,加入适量的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混匀后得到米浆备用,准确称量相当于大米重量30-35%的马铃薯全粉加入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米浆,混合均匀,得到米浆混合物;5)将米浆混合物置于蒸煮箱内进行蒸煮,待蒸煮结束后将米粉冷却至8-10℃,再经不锈钢滚油滚筒输送至滚切刀进行切割成条,不锈钢滚油滚筒将占米粉总重量的1-2%的米粉处理液散布在米粉中,再经包装封口即可。
[0007]进一步,所述桑葚酒渣花色苷是从桑葚酒渣中提取得到的,纯度为83-85%;所述反应体系中,鸡卵白蛋白与桑葚酒渣花色苷的摩尔比为1:2-4;所述调节pH使用浓度1-1.5mol/L的醋酸溶液;所述搅拌转速为100-130r/min;所述离心转速4500-5000r/min。
[0008]进一步,所述磺丁基-β-环糊精溶液的浓度为2.3-2.7mg/mL;所述磺丁基-β-环糊精溶液与壳聚糖盐酸盐溶液的体积比为1:3-4。
[0009]进一步,所述明胶溶液的质量浓度为8-10%;所述甘油的添加量为明胶溶液体积的15-20%;所述壳聚糖纳米粒悬浮液与明胶-甘油溶液的质量比为0.8-1.2:1;所述搅拌转速为120-180r/min。
[0010]进一步,所述蒸馏水占大米总重量的15-18%,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占大米总重量的5-8%,研磨后的米浆的粗细度为80-100目,浓度为15-18波美度;所述蒸馏水占马铃薯全粉重量的比例为50-55%,混合后的米浆混合物浓度为12.5-14.5波美度。
[0011]进一步,所述蒸煮温度为95-100℃,时间为80-90s,米粉厚度为2-3mm。
[0012]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中,以桑葚酒酿造过程中的废弃物桑葚酒渣作为原料,提取得到桑葚酒渣花色苷,然后与鸡卵白蛋白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相互作用形成纳米颗粒,将形成的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引入到米粉中,可以附着在米粉的颗粒表面,有助于后续添加的米粉处理液在米粉颗粒之间形成牢固的连接层;通过将配置的米粉处理液散布在米粉中,该米粉处理液是由壳聚糖盐酸盐和磺丁基-β-环糊精制备的壳聚糖纳米粒与明胶混合制备而成的,可以在米粉颗粒之间形成具有优良韧性的连接薄膜层,有效的提高了米粉的韧性,从而实现米粉劲道的提升以后口感的优化,有助于增强人们的食欲。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实施例1一种提高马铃薯米粉韧性的加工工艺,具体加工方法如下:1)使用pH为7.5磷酸缓冲液配制浓度为1.5
×
10-4
mol/L的鸡卵白蛋白(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纯度为98%)溶液,置于75℃水浴中加热15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适量的桑葚酒渣花色苷,充分溶解后调节pH值为4.2,室温条件下搅拌2h,然后将溶液转移至超滤离心管(截留分子量为10kDa)中,离心处理15min,得到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2)配制浓度为1mg/mL的壳聚糖盐酸盐(脱乙酰度80-90%,氯化物含量10-20%,购自浙江金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溶液,备用,称取适量的磺丁基-β-环糊精(取代度5-8,含量≥98%,购自昆山瑞斯克化工原料有限公司)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液,得到磺丁基-β-环糊精溶液,备用,将适量的磺丁基-β-环糊精溶液逐滴缓慢加入到壳聚糖盐酸盐溶液中,
制得壳聚糖纳米粒悬浮液;3)称取适量的明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溶胀1h,然后在65℃下搅拌3h,得到明胶溶液,随后加入适量的甘油,搅拌均匀后再将壳聚糖纳米粒悬浮液加入到明胶-甘油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h,得到米粉处理液;4)称取适量大米,清洗后和蒸馏水加入到磨浆机研磨米浆,过滤除杂,加入适量的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混匀后得到米浆备用,准确称量相当于大米重量30%的马铃薯全粉加入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米浆,混合均匀,得到米浆混合物;5)将米浆混合物置于蒸煮箱内进行蒸煮,待蒸煮结束后将米粉冷却至8℃,再经不锈钢滚油滚筒输送至滚切刀进行切割成条,不锈钢滚油滚筒将占米粉总重量的1%的米粉处理液散布在米粉中,再经包装封口即可。
[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马铃薯米粉韧性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方法如下:1)使用pH为7.5-8.0磷酸缓冲液配制浓度为1.5-2.0
×
10-4
mol/L的鸡卵白蛋白溶液,置于75-85℃水浴中加热15-20min,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适量的桑葚酒渣花色苷,充分溶解后调节pH值为4.2-4.5,室温条件下搅拌2-3h,然后将溶液转移至超滤离心管中,离心处理15-20min,得到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2)配制浓度为1-2mg/mL的壳聚糖盐酸盐溶液,备用,称取适量的磺丁基-β-环糊精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至完全溶液,得到磺丁基-β-环糊精溶液,备用,将适量的磺丁基-β-环糊精溶液逐滴缓慢加入到壳聚糖盐酸盐溶液中,制得壳聚糖纳米粒悬浮液;3)称取适量的明胶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在室温下溶胀1-2h,然后在65-70℃下搅拌3-4h,得到明胶溶液,随后加入适量的甘油,搅拌均匀后再将壳聚糖纳米粒悬浮液加入到明胶-甘油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2h,得到米粉处理液;4)称取适量大米,清洗后和蒸馏水加入到磨浆机研磨米浆,过滤除杂,加入适量的鸡卵白蛋白复合纳米颗粒,混匀后得到米浆备用,准确称量相当于大米重量30-35%的马铃薯全粉加入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入米浆,混合均匀,得到米浆混合物;5)将米浆混合物置于蒸煮箱内进行蒸煮,待蒸煮结束后将米粉冷却至8-10℃,再经不锈钢滚油滚筒输送至滚切刀进行切割成条,不锈钢滚油滚筒将占米粉总重量的1-2%的米粉处理液散布在米粉中,再经包装封口即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仁飞黄其芹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万谷粮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