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myrothecineH和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72428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的液体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myrothecine H和I,分别如式(I)和式(II)所示。myrothecine H和I为单端孢霉烯类新化合物,对肝癌细胞Hep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生物
,具体涉及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国际抗癌联盟发布的数据表明,2008年,全球有1270万人患癌,死亡人数高达760万。世界范围内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比艾滋病、疟疾和结核病加起来还要多。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预计到2030年,每年将出现2600万新增癌症病例,癌症死亡人数将达1700万。我国癌症发生率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260万,死亡180万。癌症已成为中国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第一死因,癌症带来的经济负担和对社会发展的不良影响也日益突显。在癌症的三大疗法中,药物治疗占有主要位置。
[0003]植物内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生活史的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在健康植物组织内,但不对植物组织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Tan RX and Zou WX,2001)。内生真菌物种丰富多样,它们处于植物内部的特殊环境中,能够产生各种结构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合物的结构类型远远超出其植物代谢产物的范围,容易从中发现新颖结构的化合物,并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内生真菌已成为发现新天然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在农业和医药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施琦渊等,2007)。
[0004]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为唇形科刺蕊草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全草药用,是临床上常用的芳香化湿中药。广藿香的梗、或叶供药用,主用于妊娠呕吐、胃气痛及预防流感,为芳香健胃、解热、镇吐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广藿香内生真菌发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作用的新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I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式(I)所示的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 myrothecine I,
[0007][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myrothecine I的制备方法,是从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制备得到的。
[0009]优选,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a.制备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的发酵培养物,分离菌丝体和发酵液,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浓缩后得浸膏;
[0011]b、浸膏经C
18
反相柱层析,用甲醇-水作为洗脱剂,从体积比60:40至100:0梯度洗脱,收集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洗脱下来的馏分Fr3,Fr3经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以氯仿
ꢀ-
甲醇体积比1:3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流份,然后用TLC薄层层析进行合并,收集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3-0.5的组分Fr3.3,组分Fr3.3再经硅胶柱层析,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做洗脱剂,从体积比5:1,2:1,1:1,1:2,1:3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流份,然后用TLC薄层层析进行合并,收集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4-0.5的组分Fr3.1.1,组分Fr3.1.1经进一步的半制备HPLC,获得化合物myrothecineH和myrothecine I。
[0012]优选,所述的组分Fr3.1.1经进一步的半制备HPLC,获得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 myrothecine I是使用YMCpack ODS-A/AQ柱,流动相为体积比50:50的乙腈/水,流速为3 mL/min,得到化合物myrothecine H,t
R 12.6min和myrothecine I,t
R 13.4min。
[0013]优选,所述的步骤a的制备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的发酵培养物,包括以下步骤:挑取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的菌丝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在28℃、120r/min条件下培养5天,制得种子液;然后将种子液按 10%的接种量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28℃、120r/min条件下培养7天,制得 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的发酵培养物;所述的马铃薯葡萄糖液体培养基,每升是通过以下方法配制的:用500mL的纯水煮200g的马铃薯,煮沸20min,过滤得马铃薯汁;再加入葡萄糖20g、KH2PO
4 3g、MgSO
4 1.5g、维生素B1 10mg,用水补足至1000mL。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所述的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或myrothecine I,或其药用盐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0015]优选,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抗肝癌、乳腺癌、神经胶质瘤或大细胞肺癌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其包含有效量的作为活性成分的所述的化合物 myrothecine H和/或myrothecine I,或其药用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0016]优选,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抗肝癌、乳腺癌、神经胶质瘤或大细胞肺癌的药物。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在制备化合物myrothecineH和myrothecine I中的应用。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发现,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I对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和大细胞肺癌细胞NCI-H460的IC
50
值范围为0.09~9.72μM,阳性对照物顺铂对上述四种肿瘤细胞株的IC
50
值分别为2.65、3.02、3.25和2.31μM。此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I具有比较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0019]本专利技术从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中制备分离得到化合物 myrothecine H和I,该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I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为研究与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候选化合物,为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天然活性物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0020]本专利技术的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还于2016年7月25日公开于非专利文献中(网页),其网址为:https://www.ncbi.nlm.nih.gov/nuccore/KU529828.1,该菌种申请人本人也持有,并保证自申请日起20年内向公众提供。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化合物1(my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式(I)所示的化合物myrothecine H或式(II)所示的化合物myrothecine I,2.一种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myrothecine I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从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的发酵培养物中分离制备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广藿香内生真菌Paramyrothecium roridum A697的发酵培养物,分离菌丝体和发酵液,发酵液用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浓缩后得浸膏;b.浸膏经C
18
反相柱层析,用甲醇-水作为洗脱剂,从体积比60:40至100:0梯度洗脱,收集甲醇-水体积比为70:30洗脱下来的馏分Fr3,Fr3经凝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以氯仿-甲醇体积比1:3作为洗脱剂洗脱,收集流份,然后用TLC薄层层析进行合并,收集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3-0.5的组分Fr3.3,组分Fr3.3再经硅胶柱层析,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做洗脱剂,从体积比5:1,2:1,1:1,1:2,1:3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流份,然后用TLC薄层层析进行合并,收集经TLC薄层层析以正己烷:乙酸乙酯=1:1v/v展开得Rf=0.4-0.5的组分Fr3.1.1,组分Fr3.1.1经进一步的半制备HPLC,获得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myrothecine 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Fr3.1.1经进一步的半制备HPLC,获得化合物myrothecine H和myrothecine I是使用YMCpack ODS-A/AQ柱,流动相为体积比50:50的乙腈/水,流速为3mL/min,得到化合物myrothec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洪新陈玉婵章卫民李赛妮钟晋谦刘昭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