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309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装置,该水处理方法至少包含:脱氮工序,其中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脱氮菌对被处理水进行脱氮处理,可维持高的脱氮菌的脱氮活性,且提高处理速度。一种水处理方法,其至少包括:脱氮工序,其中,将被处理水通入生物处理槽(10),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异养型脱氮菌进行脱氮处理,使被处理水中存在0.01~1.0mgMo/gN的钼,在上述生物处理槽中添加载体,使相对于所述载体的氮负荷为1.6kgN/(m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装置,其中,至少包含脱氮工序,其中,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脱氮菌对被处理水进行脱氮处理。

技术介绍

[0002]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脱氮菌对被处理水中的硝酸态氮和亚硝酸态氮中的至少1种进行脱氮处理,从而能够将硝酸态氮和亚硝酸态氮中的至少1种分解为氮气而进行处理。作为上述脱氮方法,根据脱氮菌的保持方式分为浮游法、USB法(Upflow Sludge Blanket:上向流污泥床)、载体法。应予说明,以下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脱氮菌”是指在供氢体的存在下进行脱氮的异养型脱氮菌。
[0003]上述所示的脱氮法中,广泛采用从沉淀池送回污泥的浮游法,但由于以氮负荷为1kg/(m3·
d)以下的低负荷运行,因此处理所需的反应槽容积大。
[0004]与此相对,USB法是通过利用脱氮菌的凝集能力而成的自造粒,在反应槽内形成沉降性良好的颗粒,通过以上向流通入被处理水而进行脱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沉降性良好的颗粒,能够多地保持反应槽内的脱氮菌,因此与浮游法相比能够进行高负荷处理。
[0005]另外,如果是使用微生物保持载体以高浓度将脱氮菌保持于载体的载体法(固定床或流化床),则与浮游法相比,能够以更高负载运转,且可以不送回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的污泥,因此维持管理变得容易。特别是在使用流动载体的方法中,可以不进行反向清洗,因此能够稳定运转。
[0006]在任一方法中,为了保持高的脱氮菌的活性,存在pH、氧化还原电位(ORP)等各种控制因子,还可举出根据其中之一调整脱氮菌的营养环境。例如,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对营养盐、矿物质、重金属等少的被处理水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大量添加铁(Fe)、铜(Cu)、钼(Mo)、镁(Mg)、钾(K)、钙(Ca)等营养素作为脱氮处理所需的无机物。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对于用于包埋固定化载体的脱氮菌的培养,添加铁(Fe)、铜(Cu)、钼(Mo)作为营养素来实施。
[0007]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2中,仅记载了通常脱氮菌的增殖所需的营养素,并没有示出特定的营养素维持高的脱氮菌的脱氮活性,没有明确特定的营养素的需求量、负荷条件。特别是,在流动载体上维持脱氮菌而形成生物膜的情况下,需要装置的启动的同时使生物在载体上增殖,寻求维持高脱氮活性的方法。
[0008]另外,作为这些营养素的供给,添加金属盐,但在添加量过量的情况下,也存在需要运行成本的增加、残留金属的处理的情况。
[0009]应予说明,作为生物处理中的常见营养素,除必需营养素氮(N)、磷(P)以外,还可举出硫(S)、钾(K)、钠(Na)、钙(Ca)、镁(Mg)、铁(Fe)、锰(Mn)、钴(Co)、镍(Ni)、铜(Cu)、锌(Zn)、钼(Mo)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335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06616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
[0011]非专利文献1:Microbiology nitrate respiration-Genes,enzymes,and environmental distribution,Journal of Biotechnology,155(2011),pp.104-117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装置,其中,上述水处理方法至少包括:脱氮工序,其中,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脱氮菌对被处理水进行脱氮处理,能够维持高的脱氮菌的脱氮活性,且提高处理速度。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处理方法,其至少包括:脱氮工序,其中,将被处理水通入生物处理槽,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异养型脱氮菌进行脱氮处理,使上述被处理水中存在0.01~1.0mgMo/gN的钼,在上述生物处理槽中添加载体,使相对于上述载体的氮负荷为1.6kgN/(m
3-载体
·
d)以上。
[0014]在上述水处理方法中,优选根据上述生物处理槽中的氮负荷改变上述被处理水中的钼含量。
[0015]另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水处理装置,其至少具备:脱氮单元,其中,将被处理水通入生物处理槽,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异养型脱氮菌进行脱氮处理,使上述被处理水中存在0.01~1.0mgMo/gN的钼,在上述生物处理槽中添加载体,使相对于上述载体的氮负荷为1.6kgN/(m
3-载体
·
d)以上。
[0016]在上述水处理装置中,优选根据上述生物处理槽中的氮负荷改变上述被处理水中的钼含量。专利技术效果
[0017]通过本专利技术,在至少包括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脱氮菌对被处理水进行脱氮处理的脱氮工序的水处理方法中,能够维持高的脱氮菌的脱氮活性,且提高处理速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水处理装置的示例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水处理装置的其他示例的概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水处理装置的其他示例的概略结构图。图4是表示比较例1和实施例1中的填充率20%的结果的图表。图5是表示比较例1和实施例1中的填充率40%的结果的图表。图6是表示比较例1和实施例1中的填充率60%的结果的图表。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结果的图表。图8是表示实施例3的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实施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
[0020]在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水处理装置的示例的概略示于图1,对其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图2、3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水处理装置的其他示例,且表示利用载体的水处理装置的示例。
[0021]水处理装置1至少具备:脱氮单元,其中,将被处理水通入生物处理槽(脱氮槽)10,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脱氮菌进行脱氮处理,使被处理水中存在0.01~1.0mgMo/gN的钼。
[0022]在水处理装置1中,生物处理槽10的被处理水入口连接有被处理水配管18,处理水出口连接有处理水配管20。在生物处理槽10中,作为搅拌单元,例如设置具有马达等旋转驱动单元和搅拌叶片等的搅拌装置12。被处理水配管18连接有钼化合物供给配管14,生物处理槽10连接有供氢体供给配管16。
[0023]对本实施方式的水处理方法和水处理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0024]被处理水通过被处理水配管18向生物处理槽10送液。在此,被处理水配管18中,通过钼化合物供给配管14对被处理水供给钼化合物,使被处理水中存在0.01~1.0mgMo/gN的钼(钼化合物供给工序)。生物处理槽10中,通过供氢体供给配管16供给供氢体,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脱氮菌,将硝酸态氮或亚硝酸态氮还原为氮气,进行脱氮处理(脱氮工序)。脱氮液作为处理水通过处理水配管20而排出。
[0025]脱氮工序是在厌氧性条件和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脱氮菌将硝酸态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脱氮工序,其中,将被处理水通入生物处理槽,在供氢体的存在下通过异养型脱氮菌进行脱氮处理,使所述被处理水中存在0.01~1.0mgMo/gN的钼,在所述生物处理槽中添加载体,相对于所述载体的氮负荷为1.6kgN/(m
3-载体
·
d)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生物处理槽中的氮负荷改变所述被处理水中的钼含量。3.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油井启徳山本太一三宅将贵长谷部吉昭
申请(专利权)人:奥加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