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87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一第一扩散板;一第二扩散板;以及多个冷阴极灯管组成的光源,所述光源位于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之间;还包括一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将所述光源的多个冷阴极灯管分为两组冷阴极灯管,所述两组冷阴极灯管分别位于反射片的两侧,组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实现了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两面的光源独立发光的效果,节省了功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 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大型商场、车站、机场、宾馆、博览会等等公共场所, 越来越多的采用了液晶显示装置,能够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和演示的 效果。为了使显示装置正反两个方向的观众都能接受到显示讯息,通 常会采用两台显示装置背对背的方式摆放,但是增加了占用的空间和 成本。除了采用单面液晶显示装置外,双面液晶显示装置也越来越广 泛的被釆用,充分利用了公共空间,起到更好的效果。中国专利CN15 38214A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面显示功能的显示器,该 显示器包括二互相相对的显示面板和一配置与二显示面板之间的直下 式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源,而光源是用以提供二显示面板 显示所需的光线,在相邻的两个光源之间配置一反射片。此技术方案 中的背光模组可实现为双面显示提供背光源的效果,但无法实现单面 独立显示的效果,当单面显示时,背光模组中的光源即冷阴极灯管需 全部处于发光工作状态,无法节省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 式背光模组,将光源分为两组,使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两面相对独立,同时,还可以使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两面对应的光源进行独立控制, 来达到节省功耗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 一第一扩散板; 一第二扩散板;以及多个冷阴极灯管组 成的光源,所述光源位于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之间;还包括一反 射片,所述反射片将所述光源的多个冷阴极灯管分为两组冷阴极灯管, 所述两组冷阴极灯管分别位于反射片的两侧,组成第 一光源和第二光 源,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对应所迷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所述第 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独立进行开关控制。所述反射片上有多个用于容纳冷阴极灯管的弯折,使所述反射片 的截面形状呈波浪形,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冷阴极灯管交错排 列。本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通过反射片 将冷阴极灯管分为两组,分别对应于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两个显示方 向,两组灯管互相之间为独立状态,单独控制,实现了双面液晶显示 装置的两面的光源独立发光的效果,节省了功耗,同时,反射片的折 弯形式也能够充分利用灯管两侧发出的光,提高光的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分解 示意图2是本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截面 示意图;图3是图2中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中间部分局 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分解 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光学膜片IIA、第二光学膜片IIB、第一扩散板12A、第二 扩散板12B、多个冷阴极灯管组成的光源13、反射片14、上框架15、 下框架16、前侧块17、后侧块18,其中,第一光学膜片IIA和第二光 学膜片IIB可为多层结构,第一光学膜片IIA、第一扩散板12A和第二 光学膜片IIB、第二扩散板12B起到扩散和增亮光源13发出的光的效 果。反射片14的作用是反射光源13发出的光,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前侧块和后侧块起到固定反射片、发光源的作用。上框架15、下框架 16、前侧块17、后侧块18起到固定反射片14、光源13的作用。图2是本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截面 示意图;图3图2中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中间部分 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反射片14的截面形状为波浪形,该波浪 形为反射片14上的多个弯折141构成,弯折141用于容纳冷阴极灯管。 反射片14的弯折141的形式可以是梯形弯折的形式,即如图中所示的 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弯折的形式或者圆弧弯折的形式等。反射片14将多个冷阴极灯管组成的光源13分为两组冷阴极灯管, 两组冷阴^J:丁管分别组成第一光源13A和第二光源13B,第一光源13A 和第二光源13B的冷阴极灯管交错排列,分别位于反射片14的两侧, 例如第一光源13A的冷阴极灯管全部位于反射片14的波浪形的波谷中,而第二光源13B的冷阴极灯管全部位于反射片14的波浪形的波峰 中;或者是第一光源13A的冷阴极灯管全部位于反射片14的波浪形的 波峰中,而第二光源13B的冷阴极灯管全部位于反射片14的波浪形的 波谷中。所有的冷阴极灯管的排列最好是直线型分布,便于降低双面 液晶显示装置的厚度。第一光源13A与第一光学膜片IIA、第一扩散板12A对应,第二 光源13B与第二光学膜片IIB、第二扩散板12B对应。第一光源13A 和第二光源13B分别对应于双面显示装置的两个显示方向。可以对两 个显示面分别提供背光源,两组光源13A、 13B互相之间为独立状态, 通过独立的开关控制,任意一面显示的开关不会影响另一面的显示。 当任意一面显示不需要时,可关闭对应一侧的光源,以节省功耗。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 技术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或替换,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 这些修改或替换应该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一第一扩散板;一第二扩散板;以及多个冷阴极灯管组成的光源,所述光源位于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将所述光源的多个冷阴极灯管分为两组冷阴极灯管,所述两组冷阴极灯管分别位于反射片的两侧,组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独立进行开关控制。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 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上有多个用于容纳冷阴极灯管的弯折, 使所述反射片的截面形状呈波浪形,所述第 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的冷阴极灯管交错排列。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所有冷阴极灯管的排列是直线型分布。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 .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的截面形状呈梯形、三角形或圆弧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该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一第一扩散板;一第二扩散板;以及多个冷阴极灯管组成的光源,所述光源位于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之间;还包括一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将所述光源的多个冷阴极灯管分为两组冷阴极灯管,所述两组冷阴极灯管分别位于反射片的两侧,组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通过本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实现了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两面的光源独立发光的效果,节省了功耗。文档编号G02F1/1335GK201133986SQ20072007722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5日专利技术者陈德凯 申请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一第一扩散板;一第二扩散板;以及多个冷阴极灯管组成的光源,所述光源位于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反射片,所述反射片将所述光源的多个冷阴极灯管分为两组冷阴极灯管,所述两组冷阴极灯管分别位于反射片的两侧,组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对应所述第一扩散板和第二扩散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