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72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包括圆托盘、圆凸面、通孔、细螺杆、轴承、装配孔、内螺纹短管、限位环块、同心圆槽和螺旋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传感器芯体相应端位于同心圆槽内或接触在圆凸面上,同时上下分布的一个圆托盘上的圆凸面与另一个同向圆槽之间形成一个放置传感器芯体的防滑空间结构,传感器芯体不易滑倒,且将同心圆槽经通孔与外部连通,有利于硅油进入排出空气,能够形成多层传感器芯体放置防滑空间,便于一次性将多个传感器芯体置于硅油杯或桶中进行充油,提高了传感器注油数量,同时能够将相连的圆托盘沿着细螺杆向上或向下移动,达到调节相间两个圆托板之间间距的效果,适用于放置部分不同规格的传感器芯体。传感器芯体。传感器芯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油防滑的装置,具体是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属于传感器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带隔离膜的压力、差压传感器一般充硅油作为传压介质。充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传感器性能,特别是温度性能。现有技术是在传感器的充油腔壁上留一个充油孔,把传感器放入盛有硅油的杯(或桶)中,再把油杯(或桶)放入真空室内抽真空,由于内外压差原因,传感器腔内的气体从充油孔中冒出,硅油则流入腔内,经过一定时间的抽空,腔内的气泡冒完,则认为已将腔内硅油充满,再将传感器上的充油孔密封。
[0003]传感器在注油过程中置于托盘上或硅油杯或桶中,加注数量有限,效率不高。同时传感器处于自由状态,容易滑倒。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包括圆托盘、叠放连接结构和放置防滑结构,所述圆托盘一侧圆面边缘对称开设有两个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装配有轴承;
[0006]所述叠放连接结构包括细螺杆、内螺纹短管和限位环块,所述细螺杆与对应位置处的内螺纹短管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短管一端装配在轴承的内环内,所述限位环块与细螺杆底端相互螺纹连接;
[0007]所述放置防滑结构包括圆凸面、同心圆槽和螺旋槽,所述圆凸面成型在圆托盘一侧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同心圆槽开设在圆托盘另一侧中间位置,所述螺旋槽开设在同心圆槽槽底圆面上。
[0008]优选的,所述细螺杆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细螺杆分别穿过同一个圆托盘上的两个装配孔。
[0009]优选的,所述圆托盘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圆托盘通过对应两个一组的两个内螺纹短管连接在两个细螺杆上相互上下叠放。
[0010]优选的,所述圆凸面顶部表面环形等距开设有六个通孔,且六个所述通孔内侧孔口内壁与螺旋槽对应部位连通。
[0011]优选的,所述同心圆槽与相邻一个圆托盘一侧的圆凸面形成一个防滑放置空间,且位于同一个圆托盘上的同心圆槽和圆凸面在同一个中轴线上。
[0012]优选的,所述内螺纹短管另一端超出圆托盘另一侧侧面,且内螺纹短管另一端环形面开设有防滑纹。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设计合理,通过在传统圆托盘两侧分别设置同向圆槽和圆凸面,能够将传感器芯体相应端位于同心圆槽内或接触在圆凸面上,同时上下分布的一个圆托盘上的圆凸面与另一个同向圆槽之间形成一个放置传感器芯体的防滑空间结构,传感器芯体不易滑倒,且将同心圆槽经通孔与外部连通,有利于硅油进入排出空气。
[0015]2、该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设计合理,有利于形成多层传感器芯体放置防滑空间,便于一次性将多个传感器芯体置于硅油杯或桶中进行充油,提高了传感器注油数量,同时两手同时协调转动同一个高度同一组的两个内螺纹短管,能够将相连的圆托盘沿着细螺杆向上或向下移动,达到调节相间两个圆托板之间间距的效果,适用于放置部分不同规格的传感器芯体。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圆托盘结构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圆托盘结构的剖视图。
[0020]图中:1、圆托盘,2、圆凸面,3、通孔,4、细螺杆,5、轴承,6、装配孔,7、内螺纹短管,8、限位环块,9、同心圆槽,10、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包括圆托盘1、叠放连接结构和放置防滑结构,所述圆托盘1一侧圆面边缘对称开设有两个装配孔6,所述装配孔6内装配有轴承5;
[0025]所述叠放连接结构包括细螺杆4、内螺纹短管7和限位环块8,所述细螺杆4与对应位置处的内螺纹短管7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短管7一端装配在轴承5的内环内,所述限位环
块8与细螺杆4底端相互螺纹连接;
[0026]所述放置防滑结构包括圆凸面2、同心圆槽9和螺旋槽10,所述圆凸面2成型在圆托盘1一侧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同心圆槽9开设在圆托盘1另一侧中间位置,所述螺旋槽10开设在同心圆槽9槽底圆面上。
[0027]所述细螺杆4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细螺杆4分别穿过同一个圆托盘1上的两个装配孔6;
[0028]所述圆托盘1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圆托盘1通过对应两个一组的两个内螺纹短管7连接在两个细螺杆4上相互上下叠放;
[0029]所述圆凸面2顶部表面环形等距开设有六个通孔3,且六个所述通孔3内侧孔口内壁与螺旋槽10对应部位连通,达到通孔3与同心圆槽9相互连通的效果;
[0030]所述同心圆槽9与相邻一个圆托盘1一侧的圆凸面2形成一个防滑放置空间,且位于同一个圆托盘1上的同心圆槽9和圆凸面2在同一个中轴线上,通过设置位于同一个中轴线上的同心圆槽9和圆凸面2,能够保证传感器芯体放置端正;
[0031]所述内螺纹短管7另一端超出圆托盘1另一侧侧面,且内螺纹短管7另一端环形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将内螺纹短管7另一端超出圆托盘1表面,可便于操作人员手动施力转动。
[0032]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传统圆托盘1两侧分别设置同向圆槽和圆凸面2,能够将传感器芯体相应端位于同心圆槽9内或接触在圆凸面2上,同时上下分布的一个圆托盘1上的圆凸面2与另一个同向圆槽之间形成一个放置传感器芯体的防滑空间结构,传感器芯体不易滑倒,且将同心圆槽9经通孔3与外部连通,有利于硅油进入排出空气;
[0033]通过两个细螺杆4经多组内螺纹短管7与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托盘(1)、叠放连接结构和放置防滑结构,所述圆托盘(1)一侧圆面边缘对称开设有两个装配孔(6),所述装配孔(6)内装配有轴承(5);所述叠放连接结构包括细螺杆(4)、内螺纹短管(7)和限位环块(8),所述细螺杆(4)与对应位置处的内螺纹短管(7)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短管(7)一端装配在轴承(5)的内环内,所述限位环块(8)与细螺杆(4)底端相互螺纹连接;所述放置防滑结构包括圆凸面(2)、同心圆槽(9)和螺旋槽(10),所述圆凸面(2)成型在圆托盘(1)一侧表面中间位置,所述同心圆槽(9)开设在圆托盘(1)另一侧中间位置,所述螺旋槽(10)开设在同心圆槽(9)槽底圆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感器芯体充油防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螺杆(4)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细螺杆(4)分别穿过同一个圆托盘(1)上的两个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晓懿
申请(专利权)人:普镭传感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