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瀧澤圭二专利>正文

液晶装置用基板、液晶装置、和具有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26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装置用基板,其特征在于,具备: 基板;配置在上述基板上,并具有开口部分的反射层;配置在上述反射层上的着色层;和配置在上述着色层上并具有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的实质上光可以透过的保护层, 上述保护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上述薄层厚部分配置在和上述反射层的上述开口部分重叠的区域, 上述保护层在表面上具有由上述保护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上述薄层厚部分形成的凹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液晶装置用基板,液晶装置及电子设备,特别在是涉及适合于在反射半透射型的液晶装置中使用的情况下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6是模式地示出了现有的反射半透射型的液晶显示板100的概略结构的概略剖面图。该液晶显示板100具备用密封材料103把基板101和基板102粘合在一起,把液晶104封入到基板101和基板102间的结构。在基板101的内面上,形成在每个象素上都具备开口部分111a的反射层111,在该反射层111上形成具备着色层112r、112g、112b及表面保护层112p的滤色片112。在滤色片112的表面保护层112p的表面上形成透明电极113。另一方面,在基板102的内面上形成透明电极121,构成使得与相向基板101上的上述透明电极113进行交叉。还有,在基板101上的透明电极113上以及基板102上的透明电极121上,按照需要适当地形成取向膜或硬质透明膜等。另外,在上述基板102的外面上依次配置相位差板(1/4波长板)105及偏振光板106,基板101的外面依次配置相位差板(1/4波长板)107及偏振光板108。在把上述那样构成的液晶显示板100设置在移动电话、便携型信息终端等电子设备上的场合下,以在其背后配置背光源109的状态下安装。在该液晶显示板100中,因在白天或者室内等明亮的地方,外界光线沿着反射路径R,通过液晶104后,在反射层111上被反射,再次通过液晶104后发出,故可观看反射型显示。另一方面,在夜间或野外等暗的地方通过使背光源109发光,在该背光源109的照明光中那些透过了开口部分111a的光沿着透过路径T,通过液晶显示板100发出,故可观看透过型显示。因此,使反射型显示和透射型显示同时明亮的构成极其困难,当减小反射层的开口面积使反射型显示变亮时,为保证透射型显示的亮度,就必须提高背光源的照明光量,其结果是,对便携型电子设备中所说的液晶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或者消耗电能少的重要的目标的实现上会造成妨碍。此外,如上所述,在反射型显示的情况下,由于一般地说显示亮度上动辄不足,故需要把滤色片112的光透过率设定得高一些以确保显示亮度,但是,这样一来,在以仅仅透过滤色片一次的透射光为基础的透射型显示中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色度。本技术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课题是提供使反射型显示的亮度和透射型显示的亮度可以高层次并存的液晶装置的结构。此外,提供可同时确保反射型显示的亮度和透射型显示的色度的结构。为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的液晶装置用基板的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和配置在上述基板上,有开口部分的反射层,配置在上述反射层上的着色层,和配置在上述着色层上有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实质上光可以透过的保护层,上述保护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上述薄层厚部分配置在与上述反射层的上述开口部分重叠的区域上,上述保护层在表面上有由上述保护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上述薄层厚部分形成的凹部。这里,更具体地说,最好具备在上述保护层上面配置的取向膜,在上述的取向膜表面有凹部。倘采用本技术,由于在液晶装置用基板的着色层上的保护层上形成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而在表面上形成了凹部,借助于该表面凹部,在形成了反射半透射型液晶装置的情况下,反射层的开口部分上的液晶厚度成为比其他部分厚。因此,实现透射型显示的开口部分上边的区域的液晶厚度成为也比实现反射型显示的反射面上面的区域的液晶厚度厚,作用于构成透射型显示的透射光的液晶的光程差值(液晶层透过时的光学的作用值),由于变得和作用于实现反射型显示的反射光的液晶的光程差值(往返液晶层时的合计的光学的作用值)接近,故在透射型显示中,透射光的利用效率比现有的提高了。得益于透射光的利用效率提高,用来得到透射型显示的照明光量可以降低,此外,还可以减少反射层的开口面积并使反射型显示变得更加明亮。这里,优选上述基板表面有凹部,在该凹部上配置上述反射层的上述开口部分。由于可以采用使反射层的开口部分位于基板表面的凹部上而在反射层上边形成的着色层上,形成与凹部对应的厚层厚部分,故能够提高透射型显示的色度。此外,在该场合下,上述着色层优选在表面上有与上述基板的上述凹部对应的凹部。由于与基板表面的凹部对应地在着色层的表面上边也形成了凹部,可以容易地把由上述保护层的开口部分或者薄层厚部分形成的表面凹部进而形成得更深,故对透射型显示作出贡献区域的液晶厚度就可以形成得更厚,可以进一步提高透射型显示的透射光的利用效率。此外,理想的是在上述基板上配置具备有开口部分或者薄层厚部分的基底层,在该基底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者上述薄层厚部分上配置上述反射层的上述开口部分,在该反射层上配置上述着色层,与上述基底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者上述薄层厚部分对应,上述着色层在表面上有凹部。这样的话,由于得益于具备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的基底层存在,表面凹部还可以形成得更深,故可以进一步提高透射型显示的透射光的利用效率。其次,本技术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液晶层,着色层,具有开口部分和反射通过上述液晶层以及上述着色层的光的反射部分的反射层和覆盖上述着色层,实质上光能够透过的保护层,上述保护层在和上述反射层的上述开口部分重叠区域上有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上述液晶层配置在由上述保护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者上述薄层厚部分构成的凹部上。倘采用本技术,由于可以采用把液晶层配置在由保护层的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构成的凹部内,把设置有反射层的开口部分的区域的液晶层的厚度做得厚些,所以能够提高透射型显示的亮度。从而,可以降低为得到透射型显示的照明光量,此外,还可以减小反射层的开口面积使反射型显示更加明亮。此外,本技术的另一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基板,配置在上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配置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一个基板上的有开口部分和反射通过上述液晶层的光的反射部分的反射层,配置在上述反射层上边的着色层,和覆盖上述着色层,在与上述反射层的上述开口部分重叠的区域有开口部分或者薄层厚部分的光实质上能够通过的保护层,上述液晶层配置在由上述保护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者上述薄层厚部分构成的凹部上。倘采用本技术,由于也可以通过在由保护层的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构成的凹部配置液晶层,把设置有反射层的开口部分的区域的液晶层的厚度可以形成得厚些,所以能够提高透射型显示的亮度。从而,可以降低目的为得到透射型显示的照明光量,此外,还可以减小反射层的开口面积使反射型显示更加明亮也成为可能。再有,本技术的另外又一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基板,在上述一对基板间配置的液晶层,在上述一对基板中一方基板上配置的具有开口部分和反射通过上述液晶层的光的反射部分的反射层,在上述一对基板中的另一方基板上配置的着色层和覆盖上述着色层的在与上述反射层重叠的区域具有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的光实质上可以通过的保护层,上述液晶层配置在由上述保护层的上述开口部分或上述薄层厚部分构成的凹部。倘采用本技术,由于也可采用由保护层的开口部分或薄层厚部分构成的凹部上配置液晶层,把设置有反射层的开口部分的领域的液晶层的厚度可以构成得厚些,所以能够提高透射型显示的亮度。从而,降低为得到透射型显示的照明光量成为可能,此外,减小反射层的开口面积使反射型显示更加明亮也成为可能。本技术中,设和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瀧澤圭二露木正
申请(专利权)人:瀧澤圭二露木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