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寅专利>正文

一种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方法及电能表箱技术

技术编号:272145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方法及电能表箱,所述智能监控单元包括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电源模块、第一外壳、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中,并与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至少一个用于监测和控制开关装置的第一监控接口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一种模式的通信模块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接收或发送模拟量和/或数字量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用户用电过程中的电力信息和/或非电力信息进行监控以保证用电安全,实现配电电网与终端用户的信息交互。电电网与终端用户的信息交互。电电网与终端用户的信息交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方法及电能表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和家居信息监控
,尤其涉及一种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方法及电能表箱。

技术介绍

[0002]鼓励和促进用户参与电力和家居的运行和管理,是智能电网及家居一大重要特征。在过去,用户对于电网来说,只能按时交电费,或者查看自家的机械式的铝盘电表上走了几度电。对供电公司而言,掌握用户的需求,也就是更好地衡量了供求关系。通过统计用户的用电信息,可以从数据分析中理解一个区域的用电规律,进而相应的制定各区域内,经济节能的发电和输配电的方案。现在普通家居条件下,用户缺乏整体的物联网升级改造方案,智能家电、安防、环境监测和辅助设施等方案都是分别提供,限制了用户整体物联网智能升级。对于用户家居物联网提供整体升级方案,能够使用户获得更安全的家居环境。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配电电网到终端用户整个输配电过程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未能实现双向流动;2.传统的配电系统无负荷辨识功能。无法为电力企业、电力用户、相关电器制造商和社会带来多效益;3.传统的配电系统无故障电弧的预警及识别功能,无法提供更多的故障电弧引起的火灾预防,以及增值服务;4.传统的配电电网到终端用户配电系统不能保护用户,未有电力火灾预警与报警功能;5.现有安防系统监测手段单一,无法避免火灾的误报漏报等故障;6.配电系统未具有家居安防类、家居环境类、家居智能电器、智能辅助设备的监控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对用户用电过程中的电力信息和家居状态进行监控以保证用电安全,实现配电电网与终端用户的信息交互。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能表箱。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上方面公开了一种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包括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信息处理模块、电源模块、第一外壳和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
[0006]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中,并与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与至少一个用于监测和控制开关装置的第一监控接口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一种模式的通信模块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所述信息处理模块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接收或发送模拟量和/或数字量信息。
[0007]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与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耦合通信连接;
[0008]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与开关装置进行信息的双向传递,和/或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方式与开关装置进行信息的双向传递,所述通信模块进一步与上级数据控制设备采用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方式进行双向通信。
[0009]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来源于电表箱和/或家居室内的非电量信息并将所述非电量信息传递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和/或上级数据控制设备。
[0010]优选的,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至少具有一种通信方式,所述通信方式包括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其中,无线通信方式包括4G/5G、WIFI、BLE、Zigbee、NB-IoT和LoRa通信方式,有线通信方式包括HPLC、RS485、LAN、CAN、DeviceNet和Profibus通信方式。
[0011]优选的,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包括模拟量端口、数字量端口、通信端口和控制端口的至少之一,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随机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有特征库和/或综合保护判断门限。
[0012]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中的控制接口连接的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置于第一外壳内,用于输出驱动信号至开关装置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执行相应操作。
[0013]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的终端安全模块,所述终端安全模块置于第一外壳内,用于对所述信息处理模块接收或发送的数据执行加密、解密、签名、验证、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和通信线路保护操作中的至少之一。
[0014]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设置在第一外壳上,包括模拟量接口、第一通信接口、数字量接口和控制接口中的至少一种。
[0015]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的连接方式为导电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包括用于固定开关装置的第一固定结构。
[0017]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外壳、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中的人机交互模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外壳上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连接的人机交互接口;
[0018]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通过人机交互接口接收信息处理模块传输的信息并显示,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数据并传输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
[0020]所述第二外壳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或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相同结构特征的固定装置上。
[0021]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上;
[0022]电源接口分别连接电源进线和所述电源模块,用于通过电源进线为电源模块提供输入电压。
[0023]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来源于电表箱和/或家居室内的非电量信息并将所述非电量信息传递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和/或上级数据控制设备;
[0024]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设置在第一外壳或第二外壳的表面。
[0025]优选的,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设置在第一外壳中或第二外壳中。
[0026]优选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包括模拟量接口;
[0027]第一外壳的表面设有条码和/或二维码,用户终端扫描条码和/或二维码能够得到所述模拟量接口的地址码并与用户信息对应设置;或者
[0028]用户终端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后根据预存号段选择并与用户信息对应设置;或者
[0029]用户终端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后编制地址码并与用户信息对应设置。
[0030]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多信息带通信智能监控方法,包括:
[0031]将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接收到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处理模块;
[0032]通过信息处理模块根据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传输的信息计算生成第一监测结果;
[0033]通过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将所述第一监测结果上报给上级数据控制设备并接收上级数据控制设备的第一信息和/或指令;
[0034]通过信息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或指令生成第一操作及设置信息;
[0035]将第一操作及设置信息通过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下发给第一通信接口对应连接的开关装置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执行相应操作和/或设置开关装置的预设参数。
[0036]优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2)、信息处理模块(3)、电源模块(4)、第一外壳(5)和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7);其中,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置于所述第一外壳(5)中,并与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2)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与至少一个用于监测和控制开关装置的第一监控接口(7)连接;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通过所述至少一种模式的通信模块(2)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7)接收或发送模拟量和/或数字量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2)与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7)耦合通信连接;所述通信模块(2)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7)与开关装置(200)进行信息的双向传递,和/或所述通信模块(2)通过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方式与开关装置(200)进行信息的双向传递,所述通信模块(2)进一步与上级数据控制设备(100)采用有线或无线的连接方式进行双向通信。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2)连接的第二通信接口(8),所述通信模块(2)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接口(8)接收来源于电表箱和/或家居室内的非电量信息并将所述非电量信息传递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和/或上级数据控制设备(1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通信模式的通信模块(2)至少具有一种通信方式,所述通信方式包括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其中,无线通信方式包括4G/5G、WIFI、BLE、Zigbee、NB-IoT和LoRa通信方式,有线通信方式包括HPLC、RS485、LAN、CAN、DeviceNet和Profibus通信方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包括模拟量端口、数字量端口、通信端口和控制端口的至少之一,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还包括随机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存储有特征库和/或综合保护判断门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7)中的控制接口(74)连接的驱动模块(10),所述驱动模块置于第一外壳(5)内,用于输出驱动信号至开关装置(200)以控制所述开关装置(200)执行相应操作。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连接的终端安全模块(11),所述终端安全模块(11)置于第一外壳(5)内,用于对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接收或发送的数据执行加密、解密、签名、验证、身份认证、访问权限控制和通信线路保护操作中的至少之一。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7)设置在第一外壳(5)上,包括模拟量接口(71)、第一通信接口(72)、数字量接口(73)和控制接口(74)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接口(7)的连接方式为导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
(5)包括用于固定开关装置(200)的第一固定结构(51)。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外壳(9)、设于所述第二外壳(9)中的人机交互模块(91)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外壳(9)上与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连接的人机交互接口(92);所述人机交互模块(91)用于通过人机交互接口(92)接收信息处理模块(3)传输的信息并显示,接收用户输入的操作数据并传输给所述信息处理模块(3)。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能监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9)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1)匹配的第二固定结构(93);所述第二外壳(9)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结构(9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5)或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51)相同结构特征的固定装置上。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信息带通信的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寅董郁朱金保常杨单保卫王靖张玉霖贾薪淼黄平安何亚伟苏文冉高会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