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寅专利>正文

一种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942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18:27
一种开关,包括绝缘外壳(100),在绝缘外壳(100)内设置至少一个手动操作机构(200)、二个电源进线端(300)、二个电源出线端(400)和至少一个触头系统(500),在所述二个电源进线端(300)和二个电源出线端(400)之间至少设置有导体(3a0)和导体(3b0),所述电源进线端(300)的二个电源进线端(310、32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一侧,所述电源出线端(400)的二个电源出线端(410、42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另一侧,所述绝缘外壳(100)内设置有电动操作机构(60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关在18mm小体积结构下实现了两条线路的同时分合闸操作,大大节省了产品的安装空间。

A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表前常规的隔离开关多为两极隔离开关拼装而成,宽度为36mm,仅能手动分合闸,只用于常规的电力检修使用。随着智能电网升级地不断深入,常规表前隔离开关功能单一,系统集成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智能化集成采集和控制要求,此外,现有的表前隔离开关大多是两极壳体并列排布,当柜体的尺寸特别是宽度方向的尺寸有限时,安装的表前隔离开关的数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技术方案,有效克服了上述问题。本技术主要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开关,包括绝缘外壳,在绝缘外壳内设置至少一个手动操作机构、二个电源进线端、二个电源出线端、至少一个触头系统,在所述的二个电源进线端和二个电源出线端之间至少设置有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所述二个电源进线端沿所述绝缘外壳的高度方向依次上下设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一侧,所述二个电源出线端沿所述绝缘外壳的高度方向依次上下设于所述绝缘外壳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沿所述绝缘外壳的高度方向依次上下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电动操作机构。优选的,所述开关还包括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外壳内的至少一块电子线路板。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电流信号采集装置,所述电流信号采集装置为零序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电流传感器、锰铜采样电阻或分流器中的至少一种。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脱扣装置,所述脱扣装置至少包括分励脱扣器。优选的,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从动齿轮组和第三从动齿轮。优选的,所述手动操作机构上设置一手柄。优选的,所述触头系统包括第一触头系统和第二触头系统,所述电动操作机构可以驱动所述第一触头系统和第二触头系统的至少一个闭合或断开。优选的,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一触头系统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二导体的两端可分别直接与所述电源进线端和所述电源出线端相连,或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触头系统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进线端或所述电源出线端相连。优选的,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灭弧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触头系统包括推动杆和第二动触头,所述推动杆和第二动触头通过一轴铰接,所述轴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上。优选的,所述脱扣装置还包括过电流保护脱扣器。优选的,所述电子线路板连接有状态检测装置,所述状态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子控制器相连,所述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状态检测装置、第二状态检测装置和第三状态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无线通信装置或有线通信装置。优选的,所述电子线路板设置有外接接口。优选的,所述电子线路板设置在所述开关的底部,并与外部装置进行电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相互绝缘且一起穿过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且所述第一导体穿过所述电流互感器。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上设置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触头系统上的所述推动杆配合。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组上的第二从动齿轮与手柄上的直齿配合。优选的,所述第二触头系统还包括弹性件。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反力弹簧、弹片、压簧或扭簧。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或所述有线通信装置,所述有线通信装置的通信方式包括RS485,RS232,RS422,EtherNet、CAN、DeviceNet或Profibus,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方式包括Wifi、Bluetooth、ZigBee、NFC、GRPS、20NB-IoT或LoRa。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的开关在18mm小体积结构下实现了两条线路的同时分合闸操作,大大节省了产品的安装空间,充分利用柜体的深度,空间利用更加合理。2.本技术的开关可靠切换额定电流至80A的用电线路,且不产生过大电弧,保护触点不被毁或烧熔,保障了产品的可靠运行。3.本技术的开关可以同时实现手动分合闸操作和远程控制分合闸操作,方便系统集中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开关第一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关第一实施例另角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开关第一实施例分闸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开关第一实施例合闸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开关第三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开关第四实施例一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开关第四实施例又一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开关第四实施例再一实现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本技术所提及的“上”、“下”、“左”、“右”、“高度”、“顶部”、“底部”、“周向”等用语以图1所示角度为准。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开关,所述开关包括绝缘外壳100,在绝缘外壳100内设置至少一个手动操作机构200,二个电源进线端300,二个电源出线端400,至少一个触头系统500,在所述二个电源进线端300和二个电源出线端400之间至少设置有第一导体3a0和第二导体3b0,所述二个电源进线端300和二个电源出线端400相对设于所述绝缘外壳的两侧,且所述二个电源进线端300及所述二个电源出线端400分别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所述第一导体3a0和所述第二导体3b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布置,绝缘外壳10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电动操作机构600。具体的,所述电源进线端300包括第一进线端310和第二进线端320,所述电源出线端400包括第一出线端410和第二出线端420,所述第一进线端310和第一出线端410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两侧,所述第二进线端320和所述第二出线端420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两侧,且所述第一进线端310和第二进线端32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同一侧沿所述绝缘外壳的高度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包括绝缘外壳(100),在绝缘外壳(100)内设置至少一个手动操作机构(200)、二个电源进线端(300)、二个电源出线端(400)和至少一个触头系统(500),在所述二个电源进线端(300)和二个电源出线端(400)之间至少设置有导体(3a0)和导体(3b0),所述电源进线端(300)的二个电源进线端(310、32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一侧,所述电源出线端(400)的二个电源出线端(410、42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另一侧,所述导体(3a0)和所述导体(3b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设置有电动操作机构(6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包括绝缘外壳(100),在绝缘外壳(100)内设置至少一个手动操作机构(200)、二个电源进线端(300)、二个电源出线端(400)和至少一个触头系统(500),在所述二个电源进线端(300)和二个电源出线端(400)之间至少设置有导体(3a0)和导体(3b0),所述电源进线端(300)的二个电源进线端(310、32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一侧,所述电源出线端(400)的二个电源出线端(410、42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另一侧,所述导体(3a0)和所述导体(3b0)沿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设置有电动操作机构(6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控制器(700),所述电子控制器(700)包括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的至少一块电子线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设置有电流信号采集装置(800),所述电流信号采集装置(800)为零序互感器(820)、电流互感器(810)、电流传感器、锰铜采样电阻或分流器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设置脱扣装置(900),所述脱扣装置(900)至少包括分励脱扣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操作机构(600)包括相对设置的从动齿轮组(6a3)和从动齿轮(6b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500)包括第一触头系统(5a0)和第二触头系统(5b0),所述电动操作机构(600)可以驱动所述第一触头系统(5a0)和第二触头系统(5b0)的至少一个闭合或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3a0)与所述第一触头系统(5a0)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3b0)的两端可分别直接与所述电源进线端(320)和所述电源出线端(420)相连,或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触头系统(5b0)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进线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寅邓艺军刘万里李军挺梁光越代朔李阳董郁柴国卿周宏亮吕毅华张炎
申请(专利权)人:南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