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227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含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象素电极和通过源电极连接到该象素电极的开关元件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当上述象素电极与上述源电极之间产生接触不良时将象素电极与源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设为C↓[X]、当不产生该接触不良时将象素电极具有的象素电容的最大值设为C↓[OMAX]、将象素位置上的透射率为最小透射率时的电压设为V↓[LCMIN]、将该透射率为最大透射率时的电压设为V↓[LCMAX]的情况下,设定电容比RA↓[C1]以使得下述关系成立: RA↓[C1]=C↓[X]/C↓[OMAX]>V↓[LCMAX]/(V↓[LCMIN]-V↓[LCMAX])。(*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液晶等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包含该装置的电子设备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近年来,在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显示器等的液晶显示装置等中,希望实现产品的低成本化,因此谋求制造成品率的提高是重要的技术课题。而且,为了提高成品率,防止产生面板的象素缺陷(点缺陷)、缩短制造工艺的工序等成为有效的对策。例如在特开平4-155316中公开了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艺的一个例子,但在该现有技术中源电极和象素电极处于同一层,在这两者之间不介入保护绝缘膜。因此,在该现有技术中存在容易产生起因于源电极与象素电极的短路的象素缺陷。如产生象素缺陷的话,则导致成品率下降、产品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在特开平3-1648中公开的现有技术中,源电极和象素电极不处于同一层,在该两者之间介入保护绝缘膜,通过接触孔连接起来。因而,在该现有技术中,难以产生起因于源电极与象素电极的短路的象素缺陷。但是,由于在该现有技术中在源电极和象素电极之间介入保护绝缘膜,故需要用于连接源电极与象素电极的接触孔的形成工序,由此工序数目增加。再者如形成了的接触变成不良的话,则导致象素缺陷的产生、成品率的下降和产品成本的上升。如以上所述,上述的任一种现有技术,对于实现成品率的提高和产品的低成本化等技术课题,都是不充分的。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课题而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能改善在源电极与象素电极之间的连接中使用的接触区的形态等、能谋求成品率的提高和产品的低成本化的。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包含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象素电极和通过源电极连接到该象素电极的开关元件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当上述象素电极与上述源电极之间产生接触不良时将象素电极与源电极之间产生的寄生电容设为CX、当不产生该接触不良时将象素电极具有的象素电容的最大值设为COMAX、将象素位置上的透射率为最小透射率时的电压设为VLCMIN、将该透射率为最大透射率时的电压设为VLCMAX的情况下,设定电容比RAC1以使得下述关系成立RAC1=CX/COMAX>VLCMAX/(VLCMIN-VLCMAX)如采用本专利技术,例如在常白(normally white)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在产生接触不良和产生寄生电容CX时,能将象素缺陷变成显示灰度偏差,能在外观上消除象素缺陷。例如如采用本专利技术,可使透射率为最小透射率TMIN的象素(黑显示象素)的电压大于透射率为最大透射率时的电压VLCMAX。因而,该象素不变成白显示,而变成灰色显示。如是灰色显示,对人眼来说几乎不能觉察,结果,如采用本专利技术,可在外观上消除象素缺陷。再有,电容比的设定可通过控制源电极与象素电极的重叠面积、绝缘膜的厚度和材料等各种参数来实现。在控制重叠面积时,如下面所述那样,可控制在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设置的接触区域的面积。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象素电容中,可包含保持电容,也可不包含保持电容。此时,在本专利技术中,在将上述象素位置处的透射率为最大透射率的约50%时的电压设为VLCHL时,设定电容比RAC1使得下式成立RAC1=CX/COMAX>VLCHL/(VLCMIN-VLCHL)如果这样作的话,可将例如黑显示的象素透射率定为本身是TMAX的约50%的THL以下。如透射率是THL以下,则对人眼来说,不能觉察到与黑显示的区别,因而,可得到如果人们不太注意的话就不知道的那种程度的显示。再有,有时因加到显示元件的外加电压之故象素电容CO例如在COMIN~COMAX的范围内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设定电容比以使得下式成立,来代替上式RAC2=CX/COMIN>VLCMAX/(VLCMIN-VLCMAX)此外在常黑(normally black)方式的显示装置等中,上述关系式变成下式。即,设定电容比,以使得下式成立RAC1=CX/COMAX>VLCMIN/(VLCMAX-VLCMIN)或RAC1=CX/COMAX>VLCHL/(VLCMAX-VLCHL)或RAC2=CX/COMIN>VLCMIN/(VLCMAX-VLCMIN)由此,在常黑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防止接触不良的产生,可谋求成品率的提高和产品成本的降低。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包含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象素电极和通过源电极连接到该象素电极的开关元件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接触区,使之包含本身是连接到上述开关元件的信号线1和与该信号线1相邻的信号线之间的区域、而且是沿连接到该开关元件的扫描线的区域的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在该接触区中进行上述象素电极与上述源电极之间的连接。如采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可在包含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那样的宽的区域内设置接触区,可大大降低接触不良的发生,可谋求成品率的提高和产品的低成本化。而且,该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处于象素电极的边缘部分,同时处于沿扫描线的方向,故可容易地用黑色矩阵来覆盖。因而,如采用本专利技术,可在不那么牺牲数值孔径等的情况下降低接触不良的发生。再有,在本专利技术中,没有必要在整个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设置接触区,也可以在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的一部分(例如一半)上设置接触区。此时,在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设置的接触区的大小,例如如以上所述,希望基于接触不良时产生的寄生电容、象素电极具有的象素电容、最小透射率时和最大透射率时的电压等来决定。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接触区的一部分即使在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以外也没有关系。此时,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接触区既可以包含将沿上述扫描线方向作为长边的长方形的接触孔,并通过该长方形的接触孔进行上述象素电极与源电极之间的连接,上述接触区又可以包含多个接触孔,并通过该多个接触孔进行上述象素电极与源电极之间的连接。通过形成长方形的接触孔,可高效率地在象素电极边缘部分区域设置所希望的面积的接触区。此外在设置多个接触孔时,希望沿扫描线方向的接触孔的个数比沿信号线方向的接触孔的个数多。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希望这样来设置黑色矩阵,即覆盖上述接触区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在源电极由不透明材料形成时,接触区的存在成为数值孔径减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为了对比度提高等而设置的黑色矩阵区的存在也是数值孔径减少的主要原因。因此,通过将接触区和黑色矩阵区重叠起来设置,一方面可将数值孔径减少抑制到最低限度,一方面可谋求接触不良产生的减少和对比度的提高等。再有,黑色矩阵区既可设置在对置基板一侧上,又可设置在开关元件一侧的基板上。再有,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包含形成上述源电极的工序;在该源电极的上方形成所要的绝缘膜的工序;形成用于至少在上述源电极和上述象素电极之间进行接触的接触区的工序;形成上述象素电极的工序。而且,在上述接触区形成工序中,希望在形成用于在上述源电极和上述象素电极之间进行连接的接触区的同时,形成用于在用与上述开关元件的栅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的电极和所要的电极之间进行连接的接触区。通过这样来做,可同时完成源电极和象素电极之间的接触区形成和例如保护二极管形成时的接触区形成及压焊区开口等,可谋求工艺工序数目的减少。附图说明图1A是示出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的图,图1B是其P-Q截面图。图2A、图2B是示出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和Q-B截面图的另一例(保持电容的形成方法不同的例子)的图。图3是示出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的另一例的图。图4是示出实施例1的平面结构的另一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尚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