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021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下述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能提高各显示象素的亮度,在较宽的视角,获得明亮的显示。在绝缘性基板(10)和对置电极基板(30)之间夹持有液晶(21),该绝缘性基板(10)包括具有平直部(FL),倾斜部(SL)和底面部(BA)的反射显示电极(19)与TFT,该对置电极基板(30)按照叠置方式形成有滤色器(31)与对置电极(34),从观察者(101)一侧,具有浊度为33%的扩散层(43),相位差板(44)和偏振片(45),由此,可在较宽的视角,获得明亮的显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扩散板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在过去,人们提出过使从观察方向射入的光反射而观看显示的所谓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图7表示过去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在过去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在由石英玻璃,无碱玻璃等形成的绝缘性基板10上,形成有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下面称为“TFT”)。首先,在绝缘性基板(TFT基板)10上,依次形成由铬(Cr),钼(Mo)等的高熔点金属形成的栅极电极11,栅极绝缘膜12,以及由多晶硅膜形成的有源层13。在该有源层13上,设置有位于栅极电极11上方的沟道13c,在该沟道13c的两侧,设置通过将沟道13c上的阻挡绝缘膜14作为掩模、注入离子而形成的源极13s和漏极13d。接着,在栅极绝缘膜12、有源层13和阻挡绝缘膜14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依次叠置SiO2膜、SiN膜和SiO2膜的层间绝缘膜15,在对应于漏极13d而设置的接触孔中,填充铝(Al)等的金属,形成漏极电极16。另外,在整个表面上,形成由比如有机树脂形成的、使表面保持平整的平整化绝缘膜17。此外,在与该平整化绝缘膜17的源极13s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接触孔,在平整化绝缘膜17上,通过该接触孔,形成由与源极13s接触的Al形成的、兼作源极电极18的反射电极的反射显示电极19。然后,在该反射显示电极19上,形成由聚酰亚胺等有机树脂形成的使液晶21定向的定向膜20。另外,在与TFT基板10相对、由绝缘性基板形成的对置电极基板30上,在TFT基板10一侧,具有滤色器31,其包括红(R),绿(G),蓝(B)的相应颜色和具有挡光功能的黑底32;形成于该滤色器31上的、由树脂形成的保护膜33;形成于该保护膜的整个表面上的对置电极34和定向膜35,在其相对一侧的表面上,设置相位差板44和偏振片45。然后,通过密封粘接剂(图中未示出),将对置电极基板30和TFT基板10的周边粘接,在由此形成的空隙中,夹持扭转向列(twistednamatic)(TN)液晶21。下面对观察上述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时的光的行进情况进行描述。在图7中,如虚线箭头所示,从外部射入的自然光100从观察者101一侧的偏振片45射入,透过相位差板44,对置电极基板30,滤色器31,保护膜33,对置电极34,定向膜35,TN液晶21,TFT基板10上的定向膜20,通过反射显示电极19反射,然后,沿与射入相反的方向透过各层,从对置电极基板30上的相位差板45射出,进入观察者的眼睛101。下面根据图8,对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反射光的亮度测定进行描述。图8(a)表示测定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表面亮度的方法,图8(b)为表示测定结果的测定图。如图8(a)所示,由TFT基板10和对置电极基板30形成的反射型液晶显示板是按照其显示面位于上面的方式表示的。另外,光从以与显示面相垂直的方向为基准成一定的角度θin倾斜的方向,射入显示板。该入射光105通过反射显示电极反射而形成的各角度的反射光通过光强度检测器106测定。使光强度检测器106从图8(a)的液晶显示板的垂线(由图中的虚线表示)向θout方向移动,检测各角度θout的反射光,对其进行测定。图8(b)中虚线的曲线表示其测定结果。该图中的横轴表示反射光的检测角度,纵轴表示各检测角度的反射光强度。但是,如图8(b)中虚线的曲线所示,如果采用上述已有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虽然反射光强度随某个特定的角度而增强,但是,具有不能够在显示板的较宽范围内看到明亮的显示的缺点。于是,为了消除该缺点,人们考虑在图7中的对置电极基板30上的保护膜33与对置电极34之间,设置光扩散层。此时的反射光的射出角度,与反射光的强度之间的关系由图8(b)中的实线的曲线表示。如该图的实线所示,如果与虚线的曲线相比较,则可在各角度,即较宽的范围内,获得较强的反射光,可观看明亮的显示。但是,在该图的角度范围θ1中,其反射光的强度减小。即,由于在该角度范围θ1,与其它的角度范围的反射光相比较,亮度急剧变化,因此,在观察者从法线方向向水平方向改变角度观看时,将产生亮度不均匀。这样,在先有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根据观看角度而会看到亮度不均匀这样的缺点。于是,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已有的缺点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可将各显示象素的亮度提高,获得均匀亮度的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涉及下述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相对设置的第1和第2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在上述第1基板上具有开关元件,以及由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导电性反射材料形成的显示电极,在上述第2基板上,具有与上述显示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上述显示电极的表面包括平直部和沿上述第1基板侧方向的凹状的下陷部,在该下陷部的底面部和上述平直部之间,具有倾斜部。此外,本专利技术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涉及下述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相对设置的第1和第2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在上述第1基板上,具有开关元件;绝缘膜,该绝缘膜设置于上述开关元件上,沿上述第1基板一侧方向具有凹状的下陷部;显示电极,该显示电极由导电性反射材料形成,其形成于上述绝缘膜上,由此其表面包括平直部和沿上述第1基板一侧方向的凹状的下陷部,在上述第2基板上,具有与上述显示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还有,在上述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在上述第1或第2基板中的任何一块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扩散光的扩散层。再有,在上述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相对于上述下陷部中的底面部的上述倾斜部的仰角在0°~8°的范围内。另外,在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上述扩散层的扩散程度中的浊度在19~70%的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反射电极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步骤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TFT基板侧的俯视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的特性图;图6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特性的特性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8为表示现有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反射光的测定方法和特性的剖视图。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进行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场合,由石英玻璃,无碱玻璃等形成的绝缘性基板10上,形成作为开关元件的TFT。由于在其中一块绝缘性基板10上,从由Cr,Mo等的高熔点金属形成的栅极11的形成,到平整化绝缘膜17的形成的过程与过去的结构基本相同,故省略对其的描述。另外,平整化绝缘膜17形成以后的制造方法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在平整化绝缘膜17上,形成反射显示电极50,该反射显示电极50由与由多晶硅膜形成的有源层13中的源极13s连接的Al,银(Ag)等的导电性反射材料形成。另外,该反射显示电极50的表面呈下述形状,其中显示电极的基本中间部沿TFT基板10的方向,具有凹入的下陷部,即显示电极的基本中间部沿TFT基板10的方向,具有凹状的下陷部。在其上,形成由聚酰亚胺等形成的使液晶定向的定向膜20。另一块对置电极基板30在设置液晶21的一侧,设置有滤色器31和保护膜33,该滤色器31包括呈R,G,B的相应颜色和具有挡光功能的黑底,该保护膜33由对该滤色器31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对设置的第1和第2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在第1基板上,具有开关元件以及由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导电性反射材料形成的显示电极,在第2基板上,具有与上述显示电极相对的对置电极,上述显示电极的表面包括平直部和沿上述第1基板一侧方向的凹状的下陷部,在该下陷部的底面部和上述平直部之间,具有倾斜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则武和人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