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模数扇形蜗轮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12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模数扇形蜗轮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备料—调质处理—精制齿坯—时效处理—制齿—软氮化处理—检验入库。所述软氮化处理是先将蜗轮表面进行清洗,将前工序加工表面的油脂清洗干净,然后将蜗轮放进氮化炉中,加热至5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模数扇形蜗轮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模数扇形蜗轮的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加工


技术介绍

[0002]蜗轮蜗杆传动用于传递空间交错的两轴之间的运动,在家电、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使用非常广泛。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在一些偏摆传动机构使用也很频繁,偏摆机构有个特点就是蜗轮不作全圆周运动,只在特定的一段圆弧上正反转,在航空航天、无人机等应用领域,对产品的重量有严苛的要求,机械零部件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要尽量减重,所以结构紧凑的小模数扇形蜗轮经常被使用。
[0003]蜗轮蜗杆传动中,滑动速度较大,易出现磨损失效,为避免这种情况,常采用耐磨性好的青铜作为蜗轮材料。虽然铜蜗轮耐磨,但是材料的密度大,而且对于润滑油的要求也高,导致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模数扇形蜗轮的加工方法,以达到小模数扇形蜗轮重量轻、耐磨性能优良的要求,同时降低蜗轮的制造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小模数扇形蜗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按要求制定合金钢消耗定额,并备料;
[0007]2)调质处理:将合金钢进行调质处理,保证蜗轮的使用的合金钢满足机械性能要求;调质热处理是先将零件加热至850℃
±
20℃,保温150
±
20min,然后浸入至100℃以下油中快速冷却,再放入530℃
±
25℃回火炉中进行保温回火,保温时间保温150
±
20min,最后冷却;
[0008]3)精制齿坯:将热处理好的毛坯进行精加工,加工成设计所需的扇形齿坯,并保证齿形加工需要的基准精度;
[0009]4)时效处理:将齿坯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加工应力;
[0010]5)制齿:将蜗轮成型的齿坯进行齿部加工,保证齿部精度,完成后去净齿部加工产生的毛刺;
[0011]6)软氮化处理:将加工完成的蜗轮进行表面软氮化处理,即:先将蜗轮表面进行清洗,将前工序加工表面的油脂清洗干净,然后将蜗轮放进氮化炉中,加热至550℃
±
10℃,保温时间140
±
20min,保温过程中通入氨气并分解;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随炉进行冷却,冷却至400℃~380℃,开炉进行油冷至室温;
[0012]7)按要求进行检测并入库。
[0013]上述方法中,所述合金钢为40CrNiMoA或18Cr2Ni4WA
[0014]上述方法中,所述调质热处理后毛坯的表面硬度控制在28~35HRC,使合金钢满足蜗轮所需的机械性能。
[0015]上述方法中,所述软氮化处理后蜗轮齿部表面硬度大于450HV,渗层深度为0.05~
0.2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采用合金钢代替常规蜗轮使用的铜材,同时通过表面热处理的方法来提高蜗轮的耐磨性能,达到降低成本、减轻蜗轮重量、提高蜗轮的耐磨性能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
[0019]本实施例中扇形蜗轮的材料选用18Cr2Ni4WA,蜗轮齿部参数为:模数Mn=0.6,齿数Z=40(扇形完整齿数15),压力角20
°
,螺旋角4
°
(右旋)。
[0020]具体加工方法如下:
[0021]1)按要求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并备料;
[0022]2))调质处理:将材料进行调质处理,保证蜗轮的使用的材料满足机械性能要求,调质热处理是先将零件加热至850℃
±
20℃,保温150
±
20min,然后浸入至100℃以下油中快速冷却,再放入530℃
±
25℃回火炉中进行保温回火,保温时间保温150
±
20min,最后冷却,毛坯的表面硬度控制在28~35HRC,使材料满足蜗轮所需的机械性能;
[0023]3)精制齿坯:将热处理好的毛坯,进行精加工,经数控车、铣等方法,加工成设计所需的扇形齿坯,并保证齿形加工需要的基准精度;
[0024]4)时效处理:将齿坯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加工应力;
[0025]5)制齿:将蜗轮成型的齿坯进行加工齿部加工,保证齿部精度,完成后去净齿部加工产生的毛刺;
[0026]6)软氮化处理:将加工完成的蜗轮进行表面软氮化处理,方法是先将蜗轮表面进行清洗,将前工序加工表面的油脂清洗干净,然后将蜗轮放进氮化炉中,加热至550℃
±
10℃,保温时间140
±
20min,保温过程中通入氨气并分解。保温结束后,停止加热,随炉进行冷却,冷却至400℃~380℃,开炉进行油冷至室温,达到齿部表面硬度大于450HV,渗层深度0.05~0.2


[0027]7)按要求进行检测并入库。
[002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采用合金钢代替常规蜗轮使用的铜材,同时通过表面热处理的方法来提高蜗轮的耐磨性能,达到降低成本、减轻蜗轮重量、提高蜗轮的耐磨性能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模数扇形蜗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要求制定合金钢消耗定额,并备料;2)调质处理:将合金钢进行调质处理,保证蜗轮的使用的合金钢满足机械性能要求;调质热处理是先将零件加热至850℃
±
20℃,保温150
±
20min,然后浸入至100℃以下油中快速冷却,再放入530℃
±
25℃回火炉中进行保温回火,保温时间保温150
±
20min,最后冷却;3)精制齿坯:将热处理好的毛坯进行精加工,加工成设计所需的扇形齿坯,并保证齿形加工需要的基准精度;4)时效处理:将齿坯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加工应力;5)制齿:将蜗轮成型的齿坯进行齿部加工,保证齿部精度,完成后去净齿部加工产生的毛刺;6)软氮化处理:将加工完成的蜗轮进行表面软氮化处理,即: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义祥陈汉兵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群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