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66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包括用于对轨道车轮进行锁定并带动其进行自转的自转部,所述自转部安装在可水平向以及垂直向转动的转动部上,所述自转部包括用于对轨道车轮进行锁定的转动杆和通过齿轮间相互啮合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控制齿轮位置用于控制两个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所述转动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折板将所述自转部进行竖直向的翻折转动,所述转动部的第三电机通过第二折板控制与所述第一折板转动连接的圆球的转动进而控制所述自转部进行水平向的转动。水平向与竖直向相配合,从而扩大了轨道车轮的翻转角度,更加适合在再制造上的焊接修复工作。适合在再制造上的焊接修复工作。适合在再制造上的焊接修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轮再制造加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作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的轨道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诸如普快列车、动车、高铁等,都是要借助于车轮在轨道上的高速运转实现移动。轨道车轮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被磨损,需要重新进行增材修补处理,一般会将需要处理的轨道车轮拆卸下来运输到对应的车间中进行修补处理。现有的对轨道车轮的进行再制造修复时将轨道车轮放置的车床上,进行对应的焊接处理,但是常规的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同时对轨道车轮翻转的角度也有限,有些部位不方面进行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现为了满足上述对一次处理多个以及扩大翻转角度的需求,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包括用于对轨道车轮进行锁定并带动其进行自转的自转部,所述自转部安装在可水平向以及垂直向转动的转动部上,所述自转部包括用于对轨道车轮进行锁定的转动杆和通过齿轮间相互啮合带动所述转动杆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控制齿轮位置用于控制两个所述转动杆的转动,所述转动部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折板将所述自转部进行竖直向的翻折转动,所述转动部的第三电机通过第二折板控制与所述第一折板转动连接的圆球的转动进而控制所述自转部进行水平向的转动。
[0006]所述第三电机竖直的安装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折板的一端,所述第二折板的另一端通过滑竿在所述圆球外壁开设的弧槽中滑动。
[0007]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三电机一端的上表面水平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折板的一端,所述第一折板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所述圆球。
[0008]所述第一折板和所述第二折板均设置为L形,且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位于同一平面内。
[0009]所述圆球在所述第一折板的衔接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衔接架,该衔接架安装有所述自转部的安装板。
[0010]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侧设置有两个所述转动杆,且在两个所述转动杆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托架,所述第一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液压缸。
[0011]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通过键槽滑动设置有输出齿轮,且左右两个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输入齿轮,且两个所述输入齿轮位置前后错开,所述输出齿轮通过端面开设环槽与所
述液压缸输出端相转动连接。
[0012]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筒,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螺接有第二锥筒,所述第一锥筒和所述第二锥筒的锥尖相对。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液压缸控制输出齿轮在第一电机输出轴上进行滑动与两侧转动杆上的输入齿轮进行适应性的对齐,从而带动该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该轨道车轮进行自转调节位置,同时自转部通过第一折板以及第二电机进行竖直向的翻转,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折板控制圆球转动,实现对自转部水平向的翻转,水平向与竖直向相配合,从而扩大了轨道车轮的翻转角度,更加适合在再制造上的焊接修复工作。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一;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二;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三。
[0019]图中:1、自转部;11、衔接架;12、安装板;13、第一电机;131、输出齿轮;1311、环槽;14、转动杆;141、输入齿轮;15、液压缸;16、第一锥筒;17、第二锥筒;2、转动部;21、第三电机;22、第二折板;221、滑竿;23、第二电机;24、第一折板;25、圆球;251、弧槽;3、底座;31、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清楚、更完整的阐述,当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的实施例,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包括用于对轨道车轮进行锁定并带动其进行自转的自转部1,自转部1安装在可水平向以及垂直向转动的转动部2上,自转部1包括用于对轨道车轮进行锁定的转动杆14和通过齿轮间相互啮合带动转动杆14转动的第一电机13以及控制齿轮位置用于控制两个转动杆14的转动,转动部2通过第二电机23带动第一折板24将自转部1进行竖直向的翻折转动,转动部2的第三电机21通过第二折板22控制与第一折板24转动连接的圆球25的转动进而控制自转部1进行水平向的转动。
[0022]第三电机21竖直的安装在底座3的下方,第三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折板22的一端,第二折板22的另一端通过滑竿221在圆球25外壁开设的弧槽251中滑动。
[0023]底座3位于第三电机21一端的上表面水平安装有第二电机23,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折板24的一端,第一折板24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圆球25。
[0024]第一折板24和第二折板22均设置为L形,且第三电机21和第二电机23位于同一平面内。L形的第一折板24用于带动圆球25以及圆球25固定的自转部1进行竖直向的转动,L形的第二折板22带动圆球25进行水平向的转动,从而通过圆球25带动自转部1进行水平向的
转动。
[0025]圆球25在第一折板24的衔接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衔接架11,该衔接架11安装有自转部1的安装板12。
[0026]安装板12上安装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两侧设置有两个转动杆14,且在两个转动杆14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底座3上的托架31,第一电机13的上方设置有液压缸15。托架31的设置用于对转动杆14进行支撑,保证转动杆14上轨道车轮的平稳安装,液压缸15用于控制输出齿轮131的移动位置,从而调节输出齿轮131与输入齿轮141的啮合作用。
[0027]第一电机13输出轴通过键槽滑动设置有输出齿轮131,且左右两个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输入齿轮141,且两个输入齿轮141位置前后错开,输出齿轮131通过端面开设环槽1311与液压缸15输出端相转动连接。将两个输入齿轮141前后错开,保证当只使用其中一个转动杆14时,输出齿轮131只用带动其中对应转动杆14的输入齿轮141,避免带动另一个转动杆14转动,对另一个转动杆14造成不必要的空转以及磨损,输出齿轮131在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上通过键槽滑动连接,对输出齿轮131的滑动作出限定,另一方面便于对输出齿轮131进行带动。
[0028]转动杆1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筒16,转动杆14的一端螺接有第二锥筒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轨道车轮进行锁定并带动其进行自转的自转部(1),所述自转部(1)安装在可水平向以及垂直向转动的转动部(2)上,所述自转部(1)包括用于对轨道车轮进行锁定的转动杆(14)和通过齿轮间相互啮合带动所述转动杆(14)转动的第一电机(13)以及控制齿轮位置用于控制两个所述转动杆(14)的转动,所述转动部(2)通过第二电机(23)带动第一折板(24)将所述自转部(1)进行竖直向的翻折转动,所述转动部(2)的第三电机(21)通过第二折板(22)控制与所述第一折板(24)转动连接的圆球(25)的转动进而控制所述自转部(1)进行水平向的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21)竖直的安装在底座(3)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折板(22)的一端,所述第二折板(22)的另一端通过滑竿(221)在所述圆球(25)外壁开设的弧槽(251)中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翻转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位于所述第三电机(21)一端的上表面水平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折板(24)的一端,所述第一折板(24)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所述圆球(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再制造修复过程中实现轨道车辆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敬卿王蓉蓉刘丽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鼎瀚再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