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04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功能是,周围明亮时作为反射型显示,相反周围暗淡而点亮正下方型背照灯时作为透射型显示,其基本结构是,在液晶面板背面侧配置正下方型背照灯。最具特征的是,结构上用正下方型背照灯的基板将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及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朝液晶面板反射。背照灯即便不用高输出也能使显示画面不变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便携式通信装置、电子笔记本等便携信息设备及字处理器、个人计算机等OA设备配备的液晶显示装置,涉及可用反射型和透射型两种方式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在小型、薄型化及节电方面发挥着优势,已经应用到广泛的领域。液晶显示装置有多种,能用反射型和透射型两种方式显示。上述装置不管放在多明亮的环境中都能进行清楚的显示,这一点获得好评。图4为已有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剖面图。图中60为液晶面板,70为半透射型反射片,80为背照灯。液晶面板60由偏光滤光片61、基板62、液晶层63、基板64、偏光滤光片65构成。半透射型反射片70配置在偏光滤光片61的背面。图中631为透明电极。也即,外界光透射液晶面板60后,在半透射型反射片70反射,结果可作为反射型显示,另一方面,从背照灯80照射的背照灯光其大部分透射半透射型反射片70,结果作为透射型显示。但是,上述已有技术例的本质缺点是,半透射型反射片70的透射率低,背照灯80不用高输出的,显示画面就暗,品质不高。如果背照灯80采用高输出,则不仅增加电力消耗,而且整体上不可避免地体积增大。总而言之,在面板60背面配置半透射型反射片70的基础上要想同时获得显示画面高品质和低电耗、小型薄型化是极其困难的。虽然在特开平10-125461号中揭示了一种依靠有机EL元件的透明电极作为背照灯使外来光反射的方法,但是必须要采用费用、寿命等方面还没有实用性的有机EL元件作为背照灯,因此,在这方面说到底还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本专利技术是在上述背景下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用高输出的背照灯,显示画面也不会变暗的改进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周围明亮时为反射型显示,相反周围变暗使正下方型背照灯点亮时作为透射型显示,结构上做成依靠正下方型背照灯的基板使得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和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向着液晶面板反射。对于依靠正下方型背照灯的基板在反射显示时使外界光反射等,例如可在基板上形成光反射层,或采用光反射特性好的材料作为基板的材料。也即,外界光透射液晶面板后,在正下方型背照灯的基板上向着液晶面板的背面反射,其结果可作为反射型显示。另一方面,正下方型背照灯生成的背照灯光除了直接入射液晶面板的背面外,还在该基板向着液晶面板的背面反射,其结果可作为透射型显示。在不是正下方型背照灯而是边缘式背照灯的情况下,可作成如下那样。即,在将边缘式背照灯照射的背照灯光导入液晶面板用的导光板的背面侧,设置光反射手段,使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及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向着液晶面板反射。按照上述结构,外界光依次透射液晶面板、导光板,借助光反射手段向着液晶面板的背面反射,其结果能作为反射型显示。另一方面,从边缘式背照灯照射的背照灯光依靠导光板导入液晶面板,其结果能作为透射型显示。最好是,希望在导光板的表面及/或背面上设置散射手段,使得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及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散射,从而使分布在液晶面板整个背面的光量均匀。散射手段,例如可用形成在导光板面上的网状图案。还可以在导光板的背面预先设置反射体作为反射手段,再在反射体的表面附加网状图案,用来使得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及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散射,从而分布在液晶面板整个背面的光量均匀。最好是,希望在液晶面板与导光板之间设置漫射片,使得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及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漫射。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图,为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剖面图。图2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图,为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剖面图。图3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变形例的图,为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剖面图。图4为说明已有技术的图,为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剖面图。这里揭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功能是,当周围明亮时能作为反射型显示,相反当周围暗淡而点亮正下方型背照灯20时能作为透射型显示。其基本结构是,在液晶面板10的背面(里面)侧配置正下方型背照灯20。最具特征的是,在结构上做成依靠正下方型背照灯20的基板21使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α及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β向着液晶面板反射。下面详细说明其各个部分。液晶面板10由偏光滤光片11、基板12、液晶层13、基板14、偏光滤光片14从上至下依次层叠构成,设于液晶层12的透明电极131若从外部通以规定电压,则液晶层12的分子配光按照该电压变化,结果可用黑白显示文字。作为液晶面板10,这里采用向列型液晶,但也可采用近晶型、胆甾醇型等液晶。。正下方型背照灯20是片状EL(场致发光)的,结构上在基板21上形成发光层22。为了借助基板21反射外界光α和背照灯光β,利用蒸镀等在基板21的背面(里面)上形成光反射层211。也可用光反射性好的材料、如氧化铝基板等作为基板21的板材来代替光反射层211。在上述那样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外界光α透射液晶面板10后,在正下方型背照灯20的基板21向液晶面板10的背面反射,结果可作为反射型显示。另一方面,正下方型背照灯20生成的背照灯光,除了直接入射液晶面板10的背面外,还在该基板21向液晶面板10的背面反射,其结果可作为透射型显示。总之,与已有装置不同,不采用透射率低的半透射型反射片,能用反射型和透射型两种方式进行显示。与已有装置相比,省略了半透射型反射片,使显示画面的亮度显著提高。也即,与已有装置不同,能不采用高输出的正下方型背照灯20而保持显示画面的高品质。与已有装置相比,可采用低输出的背照灯,结果电力消耗降低了约50%。这里虽然采用片状EL作为正下方型背照灯20,但也可代替采用冷阴极管等。此时,可在安装冷阴极管等的基板的面上形成光反射层,或用光反射特性好的材料作为该基板。总之,与特开平10-125461号不同,与正下方型背照灯的种类无关,只要用所述基板对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α及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β进行反射就能获得降低电力消耗及装置整体小型薄型化的优点。另外,对背照灯的基板仅仅作上述那样的改良,费用增加不大,可以采用任何类型的正下方型背照灯,故非常实用。使用冷阴极管等作为正下方型背照灯20时,与使用片状EL相比,入射液晶面板10背面的外界光α及背照灯光β的光量在其整个面上存在不均匀的倾向,显示画面中有时出现阴影。此时可在冷阴极管等与液晶面板20之间设置漫射片等。利用漫射片等可在所述整个面上使外界光α及背照灯光β分布均匀,从而能防止显示画面高品质化下降。图2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图,是液晶显示装置示意剖面图。这里揭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的功能是,周围明亮时能作为反射型显示,相反周围暗淡而点亮边缘型背照灯50时能作为透射型显示。该液晶显示装置结构上备有导光板40,用于将边缘型背照灯50照射的光β导入液晶显示面板10。上述装置最具特征的是,在导光板40的背面(里面)侧设有将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α及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β向液晶面板10反射的反射手段,即反射体30。与图1所示装置相同的结构部件赋以同一标号并省略其说明。边缘型背照灯50是冷阴极管,用安装在导光板两侧的配件51安装。导光板40是将丙烯酸类、×××、ABS等树脂成型为板状作成的透明体。导光板40的背面和表面上设置网状图案41和42(相当于散射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周围明亮时为反射型显示,相反周围变暗使正下方型背照灯点亮时作为透射型显示,其特征在于,结构上做成依靠正下方型背照灯的基板使得反射型显示时的外界光和透射型显示时的背照灯光向着液晶面板反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齋藤和男
申请(专利权)人:天理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