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858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显示性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板。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固定液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板(7);位于液晶板(7)上、透射从液晶板(7)上射出的光(26、27a、27b)的窗体材料(3);位于液晶板(7)的液晶(42)与窗体材料(3)之间、散射从液晶(42)射出的光(26)的散射材料(19)。(*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板,具体地说,涉及可防止显示效果劣化的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便携电话机等携带工具日益普及。图11是表示传统的便携电话机的模式图。图12是图11的线段XII~XII之间部分的局部截面模式图。图13是用于图12所示便携电话机上的液晶板的截面模式图。图14是说明图11~13所示便携电话机的LCD显示部分102上,显示图像等内容时的构造的截面模式图。下面参照图11~14,对传统的便携电话机进行说明。参照图11~14,传统的便携电话机101,包括LCD(液晶显示器)显示部分102、设置在便携电话机101主体上半部分的接收机、设置在主体下半部分的麦克风,以及执行输入操作的输入部分。接收机具有把通话对象的声音传输给使用者的功能;麦克风用于使用者输入声音;LCD显示部分102则用来显示变化的电话簿、电子邮件等文字信息、图像等图像信息之类的各种信息。另外,主体的上半部分还设置有天线。在LCD显示部分102中,如图12所示要用到液晶板107。液晶板107被固定在由前面板106和后面板(图上未显示)组成的便携电话机101的框体内部。液晶板107中位于射出光的出射面区域上,在前面板106上形成一个开口部分,模内(inmold)成形品103被设置在这里,以遮盖该开口部分。模内成形品103由塑料成形品105和设置在塑料成形品105表面的模内箔104组成。模内箔104是一个多层膜,如图14所示,它包括位于塑料成形品105表面上的剥离层123和位于该剥离层123上的模内箔上层122。该模内成形品103是通过所谓的模内处理法制造的。所谓的模内处理法,是一种在加工塑料成形品时,出于修饰、高机能化等目的,在用于塑料成形的模具内设置模内箔,随着塑料的成形加工,每冲压一次就会生产出塑料成形品105和模内箔104的一体化产品,即模内成形品的方法。使用这种模内成形品103,既可以控制制造成本的上升,又给便携电话机101的设计带来了更多的自由度。就液晶板107而言,为了得到更优秀的显示效果,人们逐渐采用有源矩阵型液晶板。下面参照图13,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有源矩阵型液晶板107的构造。参照图13,液晶板107是一个半透射的彩色液晶板,液晶板107由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做成的基片108和表面设置有滤色镜115a~115c的CF(滤色镜)基片109相对设置并夹着液晶142而形成,基片108的表面有制作成薄膜场效应管的开关元件,用来控制液晶各种像素的显示。基片108在面对液晶142的表面上,设置有控制开关元件的导线,即数据线110a~110c;给液晶142附加电场的透明电极111a~111c。数据线110a~110c和透明电极111a~111c在面对液晶142的表面上,形成了定向膜112a。CF基片109在面对液晶142的表面上,形成一层反射膜116,用来反射从液晶板107的出射面侵入的光。在反射膜116上,设置有滤色镜115a~115c。滤色镜115a~115c分别是红、绿、蓝色的滤色镜。滤色镜115a~115c上还设置有覆盖膜114。覆盖膜114上设置有作为相对电极的透明电极113,在透明电极113上设置有定向膜112b。定向膜112a和定向膜112b的中间固定有液晶142。另外,在基片108和CF基片109之间,还设置有密封材料来固定液晶142。在液晶板107的出射面一侧的基片表面上,通过粘接层119固定着相位差板(λ/4板)117a,相位差板117a上设置有偏光板118a。另外,在CF基片109中与面对液晶142的一面相背对一侧的面上,通过粘接层(图上未显示)固定着相位差板(λ/4板)117b。相位差板117b上与面对CF基片108的一面相背对一侧的面上,设置有偏光板118b。参照图14,对便携电话机101的LCD显示部分102上显示图像等信息时的构造进行说明。参照图14,在便携电话机101的LCD显示部分102上通过模内成形品103射入液晶板107的入射光125,从液晶板107的出射面(面对模内成形品103的面)射入液晶板107的内部。然后,该入射光125被液晶板107基片部分121上的反射膜116反射。这个被反射的光(反射光126)从基片部分121经过粘接层119、相位差板117a、偏光板118a,由液晶板107的出射面射出。然后,该反射光126经模内成形品103从便携电话机101的LCD显示部分射出。该反射光126在滤色镜115a~115c处着色。另外,通过利用开关元件改变透明电极111a~111c的电位,改变附加在液晶142上的电场强度和方向,可以改变液晶142的光学性质。其结果,可以切换反射光126在液晶142中透射的状态和不透射的状态。所以,为了显示预定的文字和图像,通过控制与各像素对应的开关元件,可以使预定的文字和图像显示在LCD显示部分102上。在此,专利技术者发现在所述的传统便携电话机的LCD显示部分中,存在下列问题。即,在图11~14说明的传统的便携电话机101中,会产生在LCD显示部分102的液晶显示上,除了本来显示在液晶板107的出射面上的图像之外,其整个显示面上会看到细小的亮点(以下把这种细小亮点称为亮斑)。这种亮斑特别是在暗处使用便携电话机等周围较暗的情况下会显得特别突出。由于这种亮斑的产生,LCD显示部分102的显示质量就降低了。而且,便携电话机101等便携终端,由于假设用户会在各种情况下使用,因此假设即使在日常中,也会在所述的周围很暗的场合使用便携电话机。所以,这种亮斑的发生,作为便携电话机101的LCD显示部分102显示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显示性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板。专利技术的公开专利技术者在对所述亮斑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专利技术者对作为产生了亮斑现象的液晶显示装置使用的便携电话机的构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构成便携电话机101模内成形品105的模内箔104的剥离层123上,如图14所示出现了非常细小的凹凸。这些凹凸的间距P1大约为0.2mm~0.4mm。这些剥离层123的凹凸,被认为是在实施模内处理法之前,对模内箔104事先进行凹版印刷时,卷有模内箔104的鼓状表面上所形成的凹凸部的形状发生转印而形成的。另一方面,液晶板107的象素间距随着液晶板107的高度精细化,达到了0.2mm~0.3mm的程度。而且,从液晶板107射出的反射光126也有对应于该像素间距的间距强度分布。所以,反射光126的强度分布的间距和剥离层123的凹凸的间距P1大致相同。其结果,由于模内箔104的剥离层123上的凹凸和反射光126相互干涉,产生了亮斑(即,可以把亮斑考虑为反射光126和剥离层123上的凹凸相互干涉的干涉不一致)。专利技术者根据这个见解,使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固定液晶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板;位于液晶板上、能透射从液晶板射出的光的窗体材料;位于液晶板的液晶和窗体材料之间、能使从液晶中射出的光发生散射的散射材料。在此,从液晶板射出的光具有和液晶板的像素间距相对应的强度分布。并且,通过使从液晶板的液晶射出的光经散射材料发生某种程度的散射,使得从液晶板射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液晶(42)的有源矩阵型液晶板(7);位于所述液晶板(7)上、透射从所述液晶板(7)射出的光(26、27a、27b)的窗体材料(3);位于所述液晶板(7)的液晶(42)与所述窗体材料(3)之 间、用于散射从所述液晶(42)射出的光(26)的散射材料(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木靖之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