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压保护器件与过压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734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5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器件与过压保护电路,涉及过压保护技术领域。该过压保护器件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温度保险丝以及外壳,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与温度保险丝均设置于外壳内,且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与温度保险丝面接触,温度保险丝用于在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断开;其中,温度保险丝的第一引脚作为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一引出脚,温度保险丝的第二引脚与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一引脚电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二引脚作为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二引出脚,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三引脚作为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三引出脚。本申请提供的过压保护器件与过压保护电路能够防止出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在短路时发生火灾的情况。发生火灾的情况。发生火灾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压保护器件与过压保护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过压保护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压保护器件与过压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Transient Voltage Suppressor)简称TVS,是一种二极管形式的高效能保护器件。当TVS二极管的两极受到反向瞬态高能量冲击时,它能以10的负12次方秒量级的速度,将其两极间的高阻抗变为低阻抗,吸收高达数千瓦的浪涌功率,使两极间的电压钳位于一个预定值,有效地保护电子线路中的精密元器件,免受各种浪涌脉冲的损坏。
[0003]由于它具有响应时间快、瞬态功率大、漏电流低、击穿电压偏差、箝位电压较易控制、无损坏极限、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系统、通讯设备、交/直流电源、汽车、电子镇流器、家用电器、仪器仪表等,特别是随着5G等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联网与自动驾驶,远程医疗、VR等应用,瞬态抑制二极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0004]然而,目前的瞬态抑制二极管在产品失效90%以上呈短路模式,例如在出现TVS器件故障、浪涌能量高于器件极限功率等情况时,瞬态抑制二极管呈现短路模式,而瞬态抑制二极管短路时容易产生大量热量,进而引起火灾,造成严重的后果。
[0005]综上所述,目前的瞬态抑制二极管在短路模式时容易由于发热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压保护器件与过压保护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瞬态抑制二极管在短路模式时容易由于发热引发火灾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器件,所述过压保护器件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温度保险丝以及外壳,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与所述温度保险丝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与所述温度保险丝面接触,所述温度保险丝用于在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断开;其中,
[0009]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一引脚作为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一引出脚,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二引脚作为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二引出脚,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三引脚作为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三引出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至少两个缓冲片、上电极片以及下电极片,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正面与背面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缓冲片,所述上电极片与所述下电极片均与所述缓冲片连接,且所述上电极片与所述下电极片分别位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正面与背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电极片包括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呈90
°
设置,且所述第一引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脚的长度,所述上电极片包括第三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位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的不同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的朝向一致,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二引脚与所述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一引脚的端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包括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第一缓冲片、第二缓冲片、第三缓冲片、上电极片以及下电极片,所述上电极片、所述第一缓冲片、所述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所述第二缓冲片、所述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所述第三缓冲片、所述下电极片逐层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过压保护器件还包括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填充于所述外壳内。
[0015]进一步地,制作所述外壳的材料包括聚苯硫醚材料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材料。
[0016]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电路,所述过压保护电路包括待保护设备与上述的过压保护器件,所述过压保护器件与所述待保护设备并联。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过压保护电路还包括报警模块,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一引出脚与所述待保护设备的第一供电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二引出脚与所述报警模块电连接,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三引出脚与所述待保护设备的第二供电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还与所述待保护设备的第二供电输入端电连接;其中,
[0018]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在温度保险丝断开时报警。
[0019]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模块包括电阻与指示灯,所述电阻与所述指示灯串联后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出脚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待保护设备的第二供电输入端电连接。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过压保护器件与过压保护电路,该过压保护器件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温度保险丝以及外壳,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与温度保险丝均设置于外壳内,且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与温度保险丝面接触,温度保险丝用于在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断开;其中,温度保险丝的第一引脚作为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一引出脚,温度保险丝的第二引脚与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一引脚电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二引脚作为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二引出脚,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三引脚作为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三引出脚。由于本申请提供的过压保护器件中包括温度保险丝,因此在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短路且升温时,一旦温度上升至温度保险丝的熔断温度,则温度保险丝断开。由温度保险丝的第二引脚与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一引脚电连接,因此当温度保险丝断开时,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也停止工作,进而防止其进一步升温,避免了出现火灾的情况。
[002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
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002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压保护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保险丝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剖面图。
[002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过压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0031]图中:100-过压保护器件;110-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111-组件主体;112-上电极片;113-第一缓冲片;114-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115-第二缓冲片;116-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117-第三缓冲片;118-下电极片;120-温度保险丝;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压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器件包括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温度保险丝以及外壳,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与所述温度保险丝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与所述温度保险丝面接触,所述温度保险丝用于在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断开;其中,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一引脚作为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一引出脚,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二引脚作为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二引出脚,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三引脚作为所述过压保护器件的第三引出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压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包括至少一个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至少两个缓冲片、上电极片以及下电极片,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正面与背面均连接有至少一个所述缓冲片,所述上电极片与所述下电极片均与所述缓冲片连接,且所述上电极片与所述下电极片分别位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芯片的正面与背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压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片包括第一引脚与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二引脚呈90
°
设置,且所述第一引脚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引脚的长度,所述上电极片包括第三引脚,所述第三引脚位于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的不同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压保护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瞬态抑制二极管组件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的朝向一致,所述温度保险丝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家健钱嘉丽孙健锋
申请(专利权)人:捷捷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