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697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0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电机控制电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包括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与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分别与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组,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横向扩展电机的接入数量、准确检测电机的行程反馈、减小转动偏差。偏差。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多电机控制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控制是指对电机的启动、加速、运转、减速及停止进行的控制。根据不同电机的类型及电机的使用场合有不同的要求及目的。对于电动机,通过电机控制,达到电机快速启动、快速响应、高效率、高转矩输出及高过载能力的目的。传统的多负载电机控制电路因MCU控制引脚的限制,无法拓展数量上百的电机,而且无法准确检测电机的行程反馈,导致转动偏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实现横向扩展电机的接入数量、准确检测电机的行程反馈、减小转动偏差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包括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所述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连接,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组,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组。
[0005]在本技术所述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中,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机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二极管组包括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和所述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机的另一端连接。
[0006]在本技术所述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中,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机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二极管组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均
与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的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另一端连接。
[0007]在本技术所述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中,所述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MCU_motor_v_H1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三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的第二引脚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连接。
[0008]在本技术所述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中,所述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包括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和MCU_motor_feedback_L1引脚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另一端和第二开关的另一端连接。
[0009]在本技术所述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中,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的型号为MY4953。
[0010]在本技术所述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中,所述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的型号为AO4932。
[0011]实施本技术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组,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组,利用了矩阵电路横向扩展了电机的接入数量,矩阵电路接法简化了线材方便维护,在电机驱动电路还加入了方向电流截止的二极管组,屏蔽了矩阵电路带来干扰,本技术能实现横向扩展电机的接入数量、准确检测电机的行程反馈、减小转动偏差。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实施例中,该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为多电机负载下矩阵电路的一部分,该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包括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1、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U1、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U2、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2、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3和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4,其中,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1与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U1连接,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U1分别与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2和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3连接,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U2分别与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2和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3连接,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4分别与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2和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3连接,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2包括第一二极管组,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3包括第二二极管组。本技术利用矩阵电路横向扩展了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所述电机负载负极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连接,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电机负载行程检测反馈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组,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容、第一电机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二极管组包括所述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均与所述第一双P沟道增强MOS管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双N沟道增强MOS管的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机的另一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负载下正极反馈负极矩阵控制组合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行程反馈的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第二电机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二极管组包括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和第六二极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恒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云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