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片以及应用该光学薄片的LCD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55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薄片和应用这种光学薄片的LCD装置。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LCD装置包括:一其上显示图像的LCD面板;一发光的灯单元;一用来把来自灯单元的光均匀导入到该LCD面板的光导板;一设置在该LCD面板和该光导板之间的光学薄片。该光学薄片包括一用来把来自该光导板的光会聚到该LCD面板上的聚光层,和一粘附在该聚光层的面向该LCD面板的表面上的用来选择性透过和反射由聚光层会聚的光线的反射偏振层。通过这种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薄片和应用这种光学薄片的LCD装置,其减少了辉线,增强了亮度,而且能够防止该光学薄片皱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学薄片以及应用该光学薄片的一种LCD(液晶显示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辉线减少,亮度增强,以及能够防止该光学薄片皱缩的LCD装置。
技术介绍
一LCD装置应用的原理是当向液晶分子施加电压时,液晶的分子排列发生变化。该变化的分子排列引起双折射,旋光本领,光散射,等等,从而形成可视图像。换句话说,LCD装置通过控制透过液晶的光的强度来显示图像。因为LCD装置不能自己发光,所以其需要一个光源。因此,需要一个用来照亮LCD面板的背光部件。附图1是一个传统的LCD装置的分解截面图。如图中所示,该传统的LCD装置包括一个其上显示图像的LCD面板110,以及设置在LCD面板110后面的用来照亮LCD面板110的背光部件200。该背光部件200包括一个用作光源的灯单元130,一个将灯单元130发出的光均匀导出的光导板120,以及多个用来增强亮度的光学薄片160。该灯单元130设置在光导板120的侧面,从灯单元130发出的光从该光导板120的侧面进入该光导板120。进一步的,一个灯反射器140设置在该光导板120的侧面,并罩在该灯单元130上。该灯反射器140将到达该灯反射器140的光反射到光导板120中,从而减少光损耗。这里,一般使用CCFL(冷阴极管荧光灯)作为该灯单元130。该光导板120将从灯单元130发出的光均匀导入该LCD面板110。在该光导板120的后表面形成有例如为点阵样式等的精细图案,从而将光反射到该LCD面板110。在该光导板120的后面一般放置有一个反射器150,用来将到达该反射器150的光反射到光导板120上,从而减少光损耗。为了减少辉线和增强亮度,大多数的光学薄片160设置在光导板120和该LCD面板110之间。光学薄片160一般包括一散射片161,一第一棱镜片162,一第二棱镜片163,等等。该散射片161将光导板120导入的光散射,从而将光均匀传输到LCD面板110中,而不会产生不均匀的亮度。该第一棱镜片162和第二棱镜片163顺序地设置在该散射片161的前面,其上以预定的节距间隔分别形成有大量的棱齿162a和163a。该第一和第二棱镜片162和163将散射片161散射的光线聚集到LCD面板110上,从而增强亮度。这里,该第一棱镜162上的棱齿162a和第二棱镜163上的棱齿163a相互垂直,从而在纵向上和横向上聚集该光线。一般的,该第一和第二棱镜片162和163通过在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成的基层162b和163b上涂覆丙烯酸系树脂,然后在该丙烯酸系树脂上形成棱齿162a和163a的方法分别制造。另一方面,在传统的LCD装置中,为了进一步增强亮度,还可以在该第二棱镜片163和该LCD面板110之间增加一反射偏振膜(DBEF双重亮度增强膜)164。该反射偏振膜164使得从光导板120发出的光能反复的反射和透射,从而增强亮度。例如,从灯单元130发出的光的p波分量通过该反射偏振膜164透射到LCD面板110,而其中的s波分量从该反射偏振膜164反射到该光导板120。这里,从该反射偏振膜164反射出的光线的s波分量从该散射片161、该光导板120或者该反射器150再一次被反射。通过这种方式,该反射光的s波分量被转换成p波分量,并接着透过该反射偏振膜164,从而减少光损耗。但是,该传统的LCD装置有如下问题。首先,因为该棱镜片162和163是通过仅在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制成的基层162b和163b的一个表面上涂覆丙烯酸系树脂来制造的,因此该棱镜片162和163很容易皱缩,而且由于该棱镜片162和163与该LCD面板110之间的干涉,容易产生波纹图案。其次,光从该光导板120的侧面进入,而该棱镜片162和163在该光导板120的侧面却产生辉线。特别的,如果该LCD装置具有一种反转棱镜片结构,那么在该光导板120的侧面更容易产生辉线。第三,虽然该反射偏振膜164增强了亮度,但是其相当昂贵,从而增加了该LCD装置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光学薄片和应用该光学薄片的LCD装置,其减少了辉线,增强了亮度,并能够防止光学薄片的皱缩。本专利技术其他的方面和优点将在如下的描述中部分的阐明,将通过该描述而明显,或者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掌握。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的和其他的方面将通过提供一种LCD装置使用的光学薄片来实现,该光学薄片包括一选择性透射和反射光线的反射偏振层,以及一粘附在该反射偏振层的一个表面上的用来聚集光线的聚光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聚光层通过设置以预定的节距间隔平行的排列的大量棱齿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还包括一粘附在该反射偏振层的另一个表面上的第一增强层,其用来防止该光学薄片皱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还包括一设置在该反射偏振层之间的第二增强层,其用来防止该光学薄片皱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该第一增强层的表面上设置有散射部,其用来散射光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散射部使得透过该第一增强层的光线能具有一至少为30%的浊度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该反射偏振层的表面上设置有一用来散射光线的散射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散射部使得透过该反射偏振层的光线能具有一至少为30%的浊度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上述的和其他方面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个LCD装置来实现,该LCD装置包括一在其上显示图像的LCD面板,一发射光线的灯单元,一用来将灯单元发出的光均匀导入到该LCD面板的光导板,该LCD装置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LCD面板和该光导板之间的光学薄片,该光学薄片包括一将来自光导板的光聚集到LCD面板上的聚光层,以及一粘附在该聚光层的面向LCD面板的表面上的反射偏振层,该反射偏振层用来选择性的透射和反射被聚光层聚集的光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的聚光层通过以预定的节距间隔平行的排列的大量棱齿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还包括一粘附在该反射偏振层的面向该LCD面板的表面上的第一增强层,其用来防止该光学薄片皱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还包括一设置在该反射偏振层之间的第二增强层,其用来防止该光学薄片皱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还包括一设置在该反射偏振层和该聚光层之间的增强层,其用来防止该光学薄片皱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粘附在该LCD面板的面向该光导板的表面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该光学薄片的面向该LCD面板的表面上设置有一散射部,其用来散射光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的散射部使得透过该光学薄片的光线能具有一至少为30%的浊度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该光学薄片的棱齿是沿着该反射偏振层的一个透射轴方向形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在该光导板的背向该LCD面板的表面设置有大量的以预定节距间隔平行的排列的棱齿,而且该光导板上的棱齿和该光学薄片上的棱齿相互垂直。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的方面和优点将通过如下的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变得更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一个传统的LCD装置的截面图;图2到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实施例的光学薄片的截面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图2中所示光学薄片的第一实施例的LCD装置的截面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图2中所示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LCD装置的光学薄片,包括:一选择性透射和反射光线的反射偏振层;以及一粘附在反射偏振层的一个表面上的用来会聚光线的聚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焕韩丙雄朴钟大金东勋金旻奎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