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桨距旋翼的桨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591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51
一种可变桨距旋翼的桨叶结构,包括翼梁和包覆在其外的、具有空气动力学外形、采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桨叶本体,在桨叶本体的根部设有与其一体结构的变距套筒,在该变距套筒根部的缩径端的顶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变距摇臂;该翼梁由根部的扭梁、中部翼梁和主翼梁三段组成,在该扭梁的根部设有安装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梁与中部翼梁的一端之间通过夹紧装置相互连接,中部翼梁与主翼梁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扭梁、中部翼梁和主翼梁均为多层金属或复合材质的薄片结构,中部翼梁在其靠近根部处的厚度减小,形成减薄台阶;或扭梁采用金属材料,中部翼梁和主翼梁采用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单独可拆卸,可互换,更低的制造成本,更容易维护,可靠性更高。可靠性更高。可靠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桨距旋翼的桨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简单易行的桨叶结构,主要用于多叶片可变桨距旋翼,特别是直升机尾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是:桨叶不可以单独拆卸和互换,制造成本高,不容易维护,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桨距旋翼的桨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桨叶不可以单独拆卸和互换,制造成本高,不容易维护,可靠性较低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桨距旋翼的桨叶结构,包括翼梁和包覆在其外的、具有空气动力学外形、采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桨叶本体,在桨叶本体的根部设有与其一体结构的变距套筒,在该变距套筒根部的缩径端的顶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变距摇臂;该翼梁由根部的扭梁、中部翼梁和主翼梁三段组成,在该扭梁的根部设有安装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梁与中部翼梁的一端之间通过夹紧装置相互连接,中部翼梁与主翼梁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扭梁、中部翼梁和主翼梁均为多层金属或复合材质的薄片结构,中部翼梁在其靠近根部处的厚度减小,形成减薄台阶;或扭梁采用金属材料,中部翼梁和主翼梁采用复合材料。
[0005]所述的夹紧装置采用左右对称的两个螺栓,并在螺钉头与翼梁之间设有垫圈;两个螺栓的首尾安装方向相反以保证重量平衡。
[0006]沿所述的主翼梁的两边等间隔设有多个牙形凸起。
[0007]所述的变距套筒的外周面为圆锥面;该变距套筒的内面对根部的一端中心为圆锥形凹槽。
[0008]所述的扭梁与主翼梁之间的连接处的两边设有弧形凸起,以扩展宽度。
[0009]本技术的优点是:单独可拆卸,可互换,更低的制造成本,更容易维护,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翼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0013]图4是图1中翼梁的结构俯视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5、中部翼梁,6、扭梁,7、主翼梁,9、弧形凸起,10、圆锥形凹槽,12、安装通孔,13、桨叶本体,14、牙形凸起,17、夹紧装置, 18、螺帽,19、螺母,20、减薄台阶,21、变距套筒,22、缩径端,23、圆锥面,24、变距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图4,本技术一种可变桨距旋翼的桨叶结构,包括翼梁和包覆在其外的桨叶本体13,在桨叶本体13的根部设有与其一体结构的变距套筒21,在该变距套筒21根部的缩径端22的顶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变距摇臂24;该翼梁由根部的扭梁6、中部翼梁5和主翼梁7三段组成,在该扭梁6的根部设有安装通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梁6与中部翼梁5的一端之间通过夹紧装置17 相互连接,中部翼梁5与主翼梁7为一体结构。
[0016]所述的变距套筒21的外周面为圆锥面23;该变距套筒21的内面对根部的一端中心为圆锥形凹槽10,为翼梁提供挥舞、摆振活动空间及节省重量。
[0017]所述的扭梁(6)与主翼梁(7)之间的连接处的两边设有弧形凸起(9),以扩展宽度。所述的扭梁6、中部翼梁5和主翼梁7均为多层金属或复合材质的薄片结构,中部翼梁5在其靠近根部处(与夹紧装置17相邻处)的厚度减小,形成减薄台阶20;或扭梁6采用金属材料,中部翼梁5和主翼梁7采用复合材料。
[0018]翼梁5为扭梁6沿桨叶展向的直线延伸,设置夹紧装置17,保证离心力在翼梁5与扭梁6之间的均匀传递。夹紧装置17可采用螺栓,并在螺钉头与翼梁之间插入垫圈。两个螺栓的螺帽18和螺母19的安装方向相反以保证重量平衡。翼梁5为扭梁6在结构上的关系是沿桨叶展向并且是直线,如此,夹紧装置17 才能均匀传递离心力;夹紧装置17从结构上起连接的作用。
[0019]桨叶本体13具有空气动力学外形,采用合成材料,包裹在翼梁周围形成密闭结构。为防止成型过程中出现填充缺陷,可沿主翼梁7等间距布置多个牙形凸起14。
[0020]桨叶本体13在根部具有管状结构,带有变距套筒21。变距套筒21与桨叶本体13集成在一起。变距套筒21根部的变距摇臂24,在此变距摇臂24施加扭转力,由扭梁6的扭转变形实现桨叶的变距运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桨距旋翼的桨叶结构,包括翼梁和包覆在其外的、具有空气动力学外形、采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桨叶本体(13),在桨叶本体(13)的根部设有与其一体结构的变距套筒(21),在该变距套筒(21)根部的缩径端(22)的顶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变距摇臂(24);该翼梁由根部的扭梁(6)、中部翼梁(5)和主翼梁(7)三段组成,在该扭梁(6)的根部设有安装通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梁(6)与中部翼梁(5)的一端之间通过夹紧装置(17)相互连接,中部翼梁(5)与主翼梁(7)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扭梁(6)、中部翼梁(5)和主翼梁(7)均为多层金属或复合材质的薄片结构,中部翼梁(5)在其靠近根部处的厚度减小,形成减薄台阶(20);或扭梁(6)采用金属材料,中部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龙李贞伟时荔蕙郑坤杨丽博马传焱郝博雅王常青王家兴孙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一八零部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