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吸中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515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吸中开泵(100),该双吸中开泵(100)具有布置在泵体(300)两侧的两半型卧式轴承座(200),所述泵体(300)包括下泵体(310)和上泵盖(320),用于容纳泵轴及叶轮,在所述卧式轴承座(200)的外侧加装有轴向轴承压盖(210),以用于为所述两半型卧式轴承座(200)提供轴向的转子固定功能。座(200)提供轴向的转子固定功能。座(200)提供轴向的转子固定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吸中开泵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吸中开泵。

技术介绍

[0002]双吸中开泵作为离心泵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具有扬程高、流量大等特点,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泵型的叶轮实际上由两个背靠背的叶轮组合而成,从叶轮流出的水流汇入一个蜗壳中。双吸中开泵的泵壳水平中开,检查和维修方便,理论上,双吸中开泵的叶轮结构对称,没有轴向力,运行较平稳,图1示意了传统的单级双吸中开泵设计结构。
[0003]实际上,传统的中开泵轴承座设计要么过于简单导致强度偏低运行中振动偏大,要么结构过于复杂化导致生产成本偏高,轴承座与泵体的配合面多为半圆型,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撞刀,加工相对困难,精度较难控制,加工成本较高;轴承座与泵体分开加工,也将导致至少两重加工误差积累,一定程度上影响转子安装的同心度和泵运行的稳定性,图2示意了传统的中开泵的两半型卧式轴承座结构。
[0004]中开泵所选用的卧式轴承座,通常希望是通用化、标准化的轴承座产品,以便相对于传统的泵厂自设计的传统轴承座体现成本优势。据生产成本调查,标准卧式轴承座单价仅相当于传统轴承座单价的1/4~1/2;另一方面,由于轴承座和泵体配合面是平面,所以装配简单,理论上只需放到泵体上再锁紧2~4颗螺栓即可,平面加工也相对简单,只一个铣削加工,加工失误风险较低,精度容易控制。
[0005]但是,申请人经过多年以来的研发、生产、实际项目表现的经验累积认识到,现有中开泵的设计结构,使用通用化、标准化的轴承座产品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通用化、标准化的轴承座产品的使用导致无转子轴向定位功能。如图3所示,通用化、标准化的轴承座产品在结构上仅由下半轴承座和上半轴承座组成,轴承/转子只能通过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座内孔之间安装1~2个轴向定位环实现部分固定,定位环必然有宽度加工误差,轴承内孔宽度也必然有加工误差,三个误差积累必然存在,安装后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间隙,最大达0.1~0.2mm。
[0006]其次,泵转子安装时需要工人手工调整两端轴承座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同心度。安装质量良莠不齐会导致转子两端的轴承存在大小不定的夹角,从而导致轴承承受额外的有害载荷。
[0007]以上两种主要问题都导致中开泵在运行中轴蹿现象时有发生、实际运行中出现轴承温度偏高、润滑脂受横向剪切、润滑容易失效、轴承寿命缩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克服中开泵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同时保留卧式轴承座配置的成本和安装便利性的优势,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吸中开泵,具有布置在泵体两侧的两半型卧式轴承座,所述泵体包括下泵体和上泵盖,用于容纳泵轴及叶轮,其中,在所述卧式轴承座的侧面加装有轴向轴承压盖,以用于为所述两半型卧式轴承座提供轴向的转子固定功能。
[0009]现有技术下由于成本考虑,所采用的两半型卧式轴承座并不具有轴向定位功能。两半型卧式轴承座的上半轴承座安放在下半轴承座上,由螺栓及圆锥销进行定位紧固,但并不能够为转子提供轴向定位。本技术中所加装的轴承压盖通过外端面螺栓紧固后,内端面及轴承座端面之间留有0.5~0.8mm的间隙,才保证了轴承/中开泵转子的轴向固定。
[0010]因此,申请人通过在现有通用化、标准化的轴承座外侧加装轴承压盖,以低成本的方式提供了对转子轴向定位的支持,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不是显而易见的。相反,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下,由于双吸中开泵中采用对称式叶轮及泵体设计,轴向力理论上很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不会想到额外加装轴承压盖。另一方面,现有技术下是通过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座内孔之间安装1~2个轴向定位环实现轴承/转子的部分固定,由于泵转子安装时需要工人手工调整两端轴承座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同心度,这种人工调整客观上必然存在安装误差,就对于中开泵运行中的轴蹿影响而言,该安装误差与定位环和轴承内孔的宽度加工误差是相当的,因而在泵转子安装中仍然需要人工调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并没有动机去单独消除定位环和轴承内孔的宽度加工误差,所以也就不会想到要布置轴承压盖来特意限制轴向运动。
[0011]为了克服人工调整造成的安装误差,在根据本技术的双吸中开泵的一种实施形式中,使两个所述卧式轴承座的内孔与所述双吸中开泵的泵体内孔在一个镗孔工序中一同完成。由于在一个镗孔工序中对卧式轴承座的内孔与双吸中开泵的泵体内孔进行加工,因而能够使“泵体+轴承座”机加工成品的两个卧式轴承座的内孔同心度达到0~0.05mm的范围内,这远远好于现有技术下人工调整两端的卧式轴承座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同心度的精度。现有技术下人手调整对中所能达到的转子支撑同心水平及传统中开泵结构设计的转子两端轴承支撑的同心水平有限,同心度在0.1mm以上,最大可达0.2~0.3mm。另外,在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整件内孔加工,因而也不存在加工误差积累的问题。
[0012]由此,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安装转子会更加方便,无需人手调整对中,只需直接吊装转子之后盖上上半轴承座、锁紧螺栓及轴承座压盖即可。
[0013]轴承压盖既可以设计成安装在轴承座外侧,也可以设计成安装在轴承座内侧。不过优选的是,轴向轴承压盖加装在两个所述卧式轴承座外侧。因为现场通常条件很有限,拆装轴承非常困难和耗费时间精力。对于安装、现场维护和备件更换而言,轴承压盖布置在外侧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安装或现场拆泵维护过程中压盖有损坏(比如内圈的迷宫油封较易损坏),布置在外侧的损坏压盖可以在不拆出轴承的情况下直接更换新的压盖。
[0014]在镗内孔工序中,轴承座半成品(仅留内孔加工余量)通过螺栓与泵体的支撑平台连接并锁紧,并装入内螺纹圆锥销固定轴承箱位置之后,泵体内孔与两个轴承座内孔在一个镗孔工序中一同完成镗孔。由此提高的同心水平可大大改善中开泵轴承在运行中的受力状况,消除转子两端中心线夹角和轴向蹿动现象,降低或消除由于同心度差引起的额外有害载荷,进而降低轴承温度、改善润滑条件、延长轴承寿命,从而进一步减小中开泵在实际运行中的振动,运行更稳定可靠。
[0015]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两半型卧式轴承座设计及其配套的加工工艺通过增加轴向轴承压盖设计及轴承座与泵体组合镗孔加工的工艺,解决了现有中开泵中转子轴向缺少固定、转子安装同心度差、轴承温度偏高、轴承寿命缩短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示意了传统的单级双吸中开泵设计结构;
[0017]图2示意了传统的中开泵的两半型卧式轴承座结构;
[0018]图3A和图3B示意了在现有技术中的卧式轴承座结构中,由轴向定位环实现轴向定位功能;
[0019]图4A和图4B示意了本技术提供的双吸中开泵的两半型卧式轴承座;
[0020]图5A和图5B示意了本技术提供的双吸中开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解释。
[0022]图3A和图3B示意了在现有技术中的卧式轴承座结构中,由轴向定位环实现轴向定位功能,如图3B所示,在现有技术中的卧式轴承座结构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吸中开泵(100),该双吸中开泵(100)具有布置在泵体(300)两侧的两半型卧式轴承座(200),所述泵体(300)包括下泵体(310)和上泵盖(320),用于容纳泵轴及叶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卧式轴承座(200)的侧面加装有轴向轴承压盖(210),以用于为所述两半型卧式轴承座(200)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英格邹礼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