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占国专利>正文

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887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属于离心泵领域,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本方案通过捕获纤维簇和鹅卵石层实现沥砂工作,同时在安装槽产生得高频超声波的作用下,使得砂砾可以从鹅卵石层和捕获纤维簇的上半部渗漏到鹅卵石层和捕获纤维簇的底部,不易在鹅卵石层和捕获纤维簇的上部间隙中残留,不易影响捕获纤维簇和鹅卵石层的沥砂效果,特别的,通过捕获纤维簇的弹性纤维主体和膛线的设计,配合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可以直接滑落到弹性纤维主体的底层,且不易再从弹性纤维主体内滑出,可以实现对即将进入离心泵的水体进行沥砂工作,使上述水体中不易夹杂砂砾或其他杂物,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实用寿命。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实用寿命。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实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离心泵是一种指靠叶轮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泵,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0003]离心泵的基本构造是由六部分组成的分别是叶轮,泵体,泵轴,轴承,密封环,填料函,叶轮是离心泵的核心部分,它转速高出力大,叶轮上的叶片又起到主要作用,叶轮在装配前要通过静平衡实验。叶轮上的内外表面要求光滑,以减少水流的摩擦损失,泵体也称泵壳,它是水泵的主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并与安装轴承的托架相连接,泵轴的作用是借联轴器和电动机相连接,将电动机的转矩传给叶轮,所以它是传递机械能的主要部件,滑动轴承使用的是透明油作润滑剂的,加油到油位线。太多油要沿泵轴渗出,太少轴承又要过热烧坏造成事故!在水泵运行过程中轴承的温度最高在85度,一般运行在60度左右,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
[0004]自然界中的水体中通常会夹杂大量的杂物,对于部分江河而言,河流中极易夹杂大量的砂砾和其他杂物,这些杂物直接被离心泵吸入泵体内部,会在叶轮作用下,直接产生较大的动能,对叶轮和密封层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影响离心泵的整体密封性和叶轮动力,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实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可以实现对即将进入离心泵的水体进行沥砂工作,使上述水体中不易夹杂砂砾或其他杂物,不易对叶轮和密封层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整体密封性和叶轮动力,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实用寿命。
[0007]2.技术方案
[000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包括离心泵泵体和沥砂装置外壳,所述离心泵泵体上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离心泵泵体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沥砂装置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沥砂装置外壳内部分为沥砂室和清水室,所述分隔板与沥砂装置外壳槽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沥砂装置外壳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板,
所述沥砂室和清水室内分别插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密封板并延伸至沥砂装置外壳的外侧,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贯穿密封板密封板并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沥砂装置外壳槽底板上开凿有多个安装槽,多个所述安装槽均位于沥砂室内,多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装置,所述沥砂装置外壳的槽底板上铺设有防水垫,所述防水垫位于沥砂室一侧,且防水垫与沥砂装置外壳的槽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垫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捕获纤维簇,所述防水垫的上侧设有承重网,所述承重网的两端分别与分隔板和沥砂装置外壳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网的上端铺设有鹅卵石层,可以实现对即将进入离心泵的水体进行沥砂工作,使上述水体中不易夹杂砂砾或其他杂物,不易对叶轮和密封层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整体密封性和叶轮动力,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实用寿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侧壁上均匀开凿有出水孔,多个所述出水孔均位于清水室内,使得出水管的开口处不易被堵塞,不易造成离心泵泵体空转烧毁。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垫内埋设有与自身相配的强化网,所述强化网由多根弹性纤维编织而成,多根所述弹性纤维在防水垫内交错分布,强化网一方面可以增加防水垫的强度,使防水垫不易在安装槽产生的高频振动的影响下发生局部龟裂,不易造成龟裂大范围生长。
[0012]进一步的,所述捕获纤维簇的一端贯穿防水垫并与强化网固定连接,所述捕获纤维簇包括弹性纤维主体,所述弹性纤维主体与那里强化网的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弹性纤维主体的侧壁上开凿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贯穿弹性纤维主体,可以利用弹性纤维主体有效捕获砂砾,并且使得砂砾不易从弹性纤维主体内再次逸出。
[0013]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主体的侧壁固定来接有漂浮环,所述漂浮环内填充有填充纤维,漂浮环的上端因漂浮环的作用,始终具有向上浮动的趋势,使得弹性纤维主体的开口处始终朝上,易于将砂砾接住。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纤维主体内壁开凿有多条膛线,多条膛线均匀分布,所述弹性纤维主体的侧壁上开凿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位于弹性纤维主体靠近强化网的一端,在膛线和安装槽发出的超声波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砂砾可以在膛线的用下,沿弹性纤维主体的方向滑落,同时不易从弹性纤维主体内滑出。
[0015]进一步的,所述漂浮环内部填充的填充纤维可以根据水体密度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换,使漂浮环始终可以悬浮在水体内,使弹性纤维主体的开口端始终朝向上侧。
[0016]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纤维内掺杂有磁粉,相邻两个漂浮环之间通过磁粉相互吸附,使得弹性纤维主体可以较为紧密的排布在一起,不易出现砂砾从相邻两个弹性纤维主体之间漏出的现象。
[0017]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纤维包括多个支撑纤维,多个所述支撑纤维均为三维螺旋结构,相邻所述支撑纤维之间相互纠缠在一起形成多个密闭的隔间,增加漂浮环的弹性,使漂浮环不易在砂砾撞击下变形,不易造成砂砾从漂浮环之间漏出。
[0018]3.有益效果
[00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本方案通过捕获纤维簇和鹅卵石层实现沥砂工作,同时在安装槽产生得高频超声波的作用下,使得砂砾可以从鹅卵石层和捕获纤维簇的上半部渗漏到鹅卵石层和捕获纤维
簇的底部,不易在鹅卵石层和捕获纤维簇的上部间隙中残留,不易影响捕获纤维簇和鹅卵石层的沥砂效果,特别的,通过捕获纤维簇的弹性纤维主体和膛线的设计,配合超声波的高频振动可以直接滑落到弹性纤维主体的底层,且不易再从弹性纤维主体内滑出,可以实现对即将进入离心泵的水体进行沥砂工作,使上述水体中不易夹杂砂砾或其他杂物,不易对叶轮和密封层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整体密封性和叶轮动力,不易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离心泵及其动力装置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沥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沥砂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纤维的主要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纤维主要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0027]图7为图6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说明:
[0029]1电动机、2离心泵泵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包括离心泵泵体(2)和沥砂装置外壳(5),所述离心泵泵体(2)上开设有进料口(3)和出料口(4),所述离心泵泵体(2)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沥砂装置外壳(5)内壁固定连接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将沥砂装置外壳(5)内部分为沥砂室(7)和清水室(8),所述分隔板(6)与沥砂装置外壳(5)槽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沥砂装置外壳(5)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沥砂室(7)和清水室(8)内分别插设有进水管(16)和出水管(17),所述进水管(16)的一端贯穿密封板并延伸至沥砂装置外壳(5)的外侧,所述出水管(17)的一端贯穿密封板密封板并与进料口(3)相连通,所述沥砂装置外壳(5)槽底板上开凿有多个安装槽(9),多个所述安装槽(9)均位于沥砂室(7)内,多个所述安装槽(9)内均固定连接有超声波发生装置(10),所述沥砂装置外壳(5)的槽底板上铺设有防水垫(11),所述防水垫(11)位于沥砂室(7)一侧,且防水垫(11)与沥砂装置外壳(5)的槽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垫(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捕获纤维簇(13),所述防水垫(11)的上侧设有承重网(14),所述承重网(14)的两端分别与分隔板(6)和沥砂装置外壳(5)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网(14)的上端铺设有鹅卵石层(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7)的侧壁上均匀开凿有出水孔(18),多个所述出水孔(18)均位于清水室(8)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沥砂装置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垫(11)内埋设有与自身相配的强化网(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占国
申请(专利权)人:潘占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