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90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罐,油水分离罐的一端设有气相进口和液相进口,油水分离罐的另一端设有液相抽出口和油相抽出口,油水分离罐内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疏水板,油水分离罐内靠近油相抽出口处设有挡水板;疏水板的中部呈网状,疏水板的周面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固定连接,疏水板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油水分离罐的直径,疏水板的顶部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口,本装置使用后,加氢进料样品清澈,水分最低至200ppm,指标要求为1000ppm,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加氢进料泵及加氢催化剂保护起到巨大作用,机泵振动减小至正常值,退油倒料方便;结构简单,材料普遍,易维护保养。易维护保养。易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水分离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氢进料主要通过加氢进料泵作为动力进行供给,现有的加氢进料浑浊带有明水,主要是加氢进料的油水分离不彻底导致的,这样的话,容易造成加氢进料泵冲蚀,泵振动大,因此,需要对加氢进料进行油水分离出来,现有的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实际使用时存在如下缺陷:1.内部没有缓冲板,油水分离不清,导致水分带入下游装置,损坏设备;2.设计检修存在残留,隐患较大;3.液相进出口距离近,达不到油水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罐,油水分离罐的一端设有气相进口和液相进口,油水分离罐的另一端设有液相抽出口和油相抽出口,油水分离罐内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疏水板,油水分离罐内靠近油相抽出口处设有挡水板;
[0006]所述疏水板的周面呈圆弧状,疏水板的顶部呈水平状,疏水板的中部呈网状,疏水板的周面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固定连接,疏水板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油水分离罐的直径,疏水板的顶部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口。
[0007]上述的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多个疏水板在油水分离罐的内壁上等间距交错排布。
[0008]上述的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液相抽出口设置在挡水板和疏水板之间,液相抽出口位于油水分离罐的底部。
[0009]上述的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之间形成油相导入通道,挡水板与油水分离罐的端部之间围成油相导出腔,油相导入通道与油相导出腔连通,油相导出腔与所述油相抽出口连通。
[0010]上述的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相邻疏水板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
[0011]上述的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相邻疏水板之间的距离为150m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的油水分离罐内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疏水板,油水分离罐内靠近油相抽出口处设有挡水板;疏水板的周面呈圆弧状,疏水板的顶部呈水平状,疏水板的中部呈网状,疏水板的周面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固定连接,疏水板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油水分离罐的直径,疏水板的顶部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口,挡水板的顶部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之间形成油相导入通道,挡水板与油水分离罐的端部之间围成油相导出腔,油相导入通道与油相导出腔连通,油相导出腔与所述油相抽出口连通,加工时,通过液相进口朝油水分离罐导入加氢进料,同时通过气相进口鼓入气体,气
体产生微细气泡,使加氢进料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含油泡沫层),浮渣通过油相导入通道进入油相导出腔并被油相抽出口导出,底部的加氢进料从液相抽出口导出,油水分离罐内设置的多个疏水板起到了折流的作用,保证加氢进料与气体充分接触,使得油水分离彻底,另外,挡水板起到了阻挡分离后加氢进料的作用,保证分离后的油泡沫层顺利进入油相导出腔,油相导出方便;
[0013]本装置使用后,加氢进料样品清澈,水分最低至200ppm,指标要求为1000ppm,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加氢进料泵及加氢催化剂保护起到巨大作用,机泵振动减小至正常值,退油倒料方便;结构简单,材料普遍,易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仰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疏水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罐1,油水分离罐1的一端设有气相进口2和液相进口3,油水分离罐1的另一端设有液相抽出口4和油相抽出口5,油水分离罐1内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疏水板6,油水分离罐1内靠近油相抽出口5处设有挡水板7;
[0018]疏水板6的周面呈圆弧状,疏水板6的顶部呈水平状,疏水板6的中部呈网状,疏水板6的周面与油水分离罐1的内壁固定连接,疏水板6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油水分离罐1的直径,疏水板6的顶部与油水分离罐1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口。
[0019]其中,多个疏水板6在油水分离罐1的内壁上等间距交错排布。液相抽出口4设置在挡水板7和疏水板6之间,液相抽出口4位于油水分离罐1的底部。
[0020]挡水板7的顶部与油水分离罐1的内壁之间形成油相导入通道8,挡水板7与油水分离罐1的端部之间围成油相导出腔9,油相导入通道8与油相导出腔9连通,油相导出腔9与油相抽出口5连通。
[0021]其中,相邻疏水板6之间的距离为100-200mm。相邻疏水板6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50mm。
[0022]该装置的油水分离罐1内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疏水板6,油水分离罐1内靠近油相抽出口5处设有挡水板7;加工时,通过液相进口3朝油水分离罐1导入加氢进料,同时通过气相进口2鼓入气体,气体产生微细气泡,使加氢进料中的一些细小悬浮油珠及固体颗粒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含油泡沫层),浮渣通过油相导入通道8进入油相导出腔9并被油相抽出口5导出,底部的加氢进料从液相抽出口4导出,油水分离罐1内设置的多个疏水板6起到了折流的作用,保证加氢进料与气体充分接触,使得油水分离彻底,另外,挡水板7起到了阻挡分离后加氢进料的作用,保证分离后的油泡沫层顺利进入油相导出腔9,油相导出方便;
[0023]本装置使用后,加氢进料样品清澈,水分最低至200ppm,指标要求为1000ppm,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对于加氢进料泵及加氢催化剂保护起到巨大作用,机泵振动减小至正常值,
退油倒料方便;结构简单,材料普遍,易维护保养。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油水分离罐,油水分离罐的一端设有气相进口和液相进口,油水分离罐的另一端设有液相抽出口和油相抽出口,其特征在于,油水分离罐内设有多个相互间隔的疏水板,油水分离罐内靠近油相抽出口处设有挡水板;所述疏水板的周面呈圆弧状,疏水板的顶部呈水平状,疏水板的中部呈网状,疏水板的周面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固定连接,疏水板的顶部与底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油水分离罐的直径,疏水板的顶部与油水分离罐的内壁之间形成连通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加氢进料油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疏水板在油水分离罐的内壁上等间距交错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春风滕明才夏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科元精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