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465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7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顶部开设有环形的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通过驱动器在滑槽上循环运动,滑槽的槽底开设有环形的通槽,滑块的底部连接有指示箭头,指示箭头穿过通槽位于车体的车厢内,滑块的上面设有面向车体外侧的摄像头,滑块面向车体外侧的一面设有若干个红外传感器,车体的上端沿其周向设有灭火器,车体上设有车门,车体的底部设有三向驱动轮,三向驱动轮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救援车进行入火场,通过救援车的的摄像头和红外检测仪检测人员的位置,同时,喷射灭火的物质,扑灭救援车行走路线及周边的火灾,当靠近被困人员的时候,向被困人员提供施救。向被困人员提供施救。向被困人员提供施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救援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火灾,是指发生在煤矿井下巷道、工作面、硐室、采空区等地点的火灾。一旦发生煤矿火灾,就一定会发生人员的大范围的伤亡事件,因此,煤矿火灾的发生是一件非常惨重的事情。
[0003]一般情况下,在发生了煤矿火灾之后,第一时间都会选择联系救护队进行救援,但是,救护队的人员到来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在等待的时间内,如果采取措施实施救援,就有可能抢救出被困人员,减少人员伤亡。但是,由于目前没有相应的设备,救护队员难以直接进入现场救援,只有待火区封闭或扑灭火源后才能实施救援,而且在救援过程中很可能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使用救援车进行入火场,通过救援车的的摄像头和红外检测仪检测人员的位置,同时,喷射灭火的物质,扑灭救援车行走路线及周边的火灾,当靠近被困人员的时候,向被困人员提供施救。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顶部开设有环形的滑槽,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通过驱动器在所述滑槽上循环运动,所述滑槽的槽底开设有环形的通槽,所述滑块的底部连接有指示箭头,指示箭头穿过所述通槽位于所述车体的车厢内,所述滑块的上面设有面向所述车体外侧的摄像头,滑块面向所述车体外侧的一面设有若干个红外传感器,所述车体的上端沿其周向设有灭火器,车体上设有车门,车体的底部设有三向驱动轮,所述三向驱动轮通过第一电机进行驱动,所述车体内还设有中央处理器和电源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第一电机、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灭火器以及三向驱动轮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驱动器、第一电机、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灭火器以及三向驱动轮电连接。
[0006]进一步,所述车体内设有方向盘,方向盘的底面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所述车体的车厢底面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轴的轴身上,连接轴位于所述车体的底部,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所述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三向驱动轮上。
[0007]更进一步,所述三向驱动轮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沿其周向分别均匀的固定有多个分向杆,分向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滚轮,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第二电机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
[0008]更进一步,所述分向杆为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推杆座固定在所述圆盘的边缘,电动推杆的推杆头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电机,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电动推杆信号连接,所
述电源装置与所述电动推杆电连接。
[0009]更进一步,所述分向杆的数量为3个,每一个分向杆与其相邻的分向杆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0010]进一步,所述驱动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滑块两侧的滑动轮,滑动轮与所述滑槽的槽壁相接触,滑动轮通过第三电机进行驱动,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滑块的表面上。
[0011]进一步,所述车体的车厢面为隔热玻璃材质,车体的车厢内设有隔热层。
[0012]进一步,所述车体内设有用于救助被困人员的医疗设备。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使用救援车进行入火场,通过救援车的的摄像头和红外检测仪检测人员的位置,同时,喷射灭火的物质,扑灭救援车行走路线及周边的火灾,当靠近被困人员的时候,向被困人员提供施救;
[0015]2、使用纵向的三向驱动轮使得救援车在台阶的路面上也可以轻松的进行行驶,同时,在可以调节三向驱动轮的方向长度,这样就可以适用于更加复杂特征的地面;
[0016]3、在救援车内设置有医疗设施,使得在救援被困人员之后,立即就可以对被困人员进行医疗,使得被困人员可以快速的恢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的车体顶部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在方向控制中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的三向驱动轮的驱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摄像头;2、红外传感器;3、车门;4、三向驱动轮;4-1、滚轮;4-2、电动推杆;4-3、圆盘;5、车体;6、灭火器;7、滑槽;8、滑块;9、指示箭头;10、方向盘;11、连接杆;12、连接轴;13、第一电机;14、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在本申请文件中,未经明确的部件型号以及结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设定,在本申请文件的实施例中不做具体的限定。
[0025]实施例1
[00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通过基本的必要技术特征实现本专利技术,以解决本申请文件中技术背景部分所提出的问题。
[0027]具体的,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包括车体5,所述车体5的顶部开设有环形的滑槽7,滑槽7上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通过驱动器在所述滑槽7上循环运动,所述滑槽7的槽底开设有环形的通槽,所述滑块8的底部连接有指示
箭头9,指示箭头9穿过所述通槽位于所述车体5的车厢内,所述滑块8的上面设有面向所述车体5外侧的摄像头1,滑块8面向所述车体5外侧的一面设有若干个红外传感器2,所述车体5的上端沿其周向设有灭火器6,车体5上设有车门3,车体5的底部设有三向驱动轮4,所述三向驱动轮4通过第一电机13进行驱动,所述车体5内还设有中央处理器和电源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第一电机13、摄像头1、红外传感器2、灭火器6以及三向驱动轮4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驱动器、第一电机13、摄像头1、红外传感器2、灭火器6以及三向驱动轮4电连接。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源装置为中央处理器、驱动器、第一电机13、摄像头1、红外传感器2、灭火器6以及三向驱动轮4提供供电服务,在电源装置所使用的是耐高温的防爆电源,在电源装置的作用下,三向驱动轮4在第一电机13下进行工作,这样车体5内的救援人员就可以使得车体5进行移动,同时,滑块8在驱动器的作用下在滑槽7上进行循环的移动,这样就可以使得红外传感器2在车体5的周向搜集被困人员的信息,中央处理器实时接收红外传感器2所检测到的人员信息,同时,中央处理器接收摄像头1所拍摄的画面并且画面进行处理,得到画面中包含被困人员的图像,并根据该图像的拍摄位置使得滑块8移动到该位置之后静止,这样就可以使得车体5内的指示箭头9指向被困人员的位置,这样车内的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包括车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5)的顶部开设有环形的滑槽(7),滑槽(7)上滑动连接有滑块(8),滑块(8)通过驱动器在所述滑槽(7)上循环运动,所述滑槽(7)的槽底开设有环形的通槽,所述滑块(8)的底部连接有指示箭头(9),指示箭头(9)穿过所述通槽位于所述车体(5)的车厢内;所述滑块(8)的上面设有面向所述车体(5)外侧的摄像头(1),滑块(8)面向所述车体(5)外侧的一面设有若干个红外传感器(2);所述车体(5)的上端沿其周向设有灭火器(6),车体(5)上设有车门(3),车体(5)的底部设有三向驱动轮(4),所述三向驱动轮(4)通过第一电机(13)进行驱动;所述车体(5)内还设有中央处理器和电源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驱动器、第一电机(13)、摄像头(1)、红外传感器(2)、灭火器(6)以及三向驱动轮(4)信号连接,所述电源装置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驱动器、第一电机(13)、摄像头(1)、红外传感器(2)、灭火器(6)以及三向驱动轮(4)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火灾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5)内设有方向盘(10),方向盘(10)的底面连接有连接杆(11),连接杆(11)穿过所述车体(5)的车厢底面连接在其中一个连接轴(12)的轴身上,连接轴(12)位于所述车体(5)的底部,连接轴(12)的两端分别固定一所述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三向驱动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少军徐涛王维维林井祥刘永立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