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364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及方法,其包括第一进料管道、静态混合器系统、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第二连续流反应器和水解反应器;上一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下一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连接;上一静态混合器的壳层上的第一换热流体出口与下一静态混合器的壳层上的第一换热流体进口连接;第一进料管道、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第一支流区、第二支流区与第二连续流反应器连接;第一支流区包括N1个并联的进料分支管道;第二支流区包括N2个并联的进料分支管道;出料支流区包括N3个并联的出料分支管道;N1、N2与N3均大于等于2。本申请的系统能够使生产连续化,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涉及经取代的苯酚的合成方法一般有5种:过氧化氢氧化法、三氟甲基烷基化法、电解法、醚水解法、重氮化水解法。
[0003]其中重氮化水解法是经取代的苯酚最常规的合成方法,原料易得,成本低,适宜大规模生产,该法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但重氮化水解法一般是间歇式工艺,若要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需要多釜同时生产。该工艺的废水产生量大、治理成本高,环境友好性差;且无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分层不彻底会增加后续处理工序、原料不能充分反应,造成浪费,无法实现大规模连续生产等缺陷。
[0004]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单、高效、易于工业化连续生产的经取代的苯酚连续流反应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经取代的苯酚反应系统不能连续化生产,导致处理工序复杂、原料不能充分反应、生产效率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及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其包括第一进料管道、静态混合器系统、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第二连续流反应器和水解反应器;
[0007]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包括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进料口、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出料口以及多个静态混合器;
[0008]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外周设有第一壳层,所述第一壳层用于循环换热流体;
[0009]所述第一壳层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流体进口与第一换热流体出口;
[0010]上一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下一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连接;
[0011]上一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壳层上的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出口与下一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壳层上的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口连接;
[0012]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的第一进料口连接;
[0013]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用于重氮化反应;
[0014]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用于所述重氮化反应的产物与溶剂的预热混合;
[0015]所述第一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第一支流区、第二支流区与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连接;
[0016]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依次经出料支流区、第二连续流反应器的出料管道与所述水解反应器的进料口连接;
[0017]所述第一支流区包括N1个并联的进料分支管道;所述第二支流区包括N2个并联的进料分支管道;所述出料支流区包括N3个并联的出料分支管道;
[0018]所述第一支流区、所述第二支流区和所述出料支流区中的分支管道均与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上的不同位点连接;
[0019]所述N1、所述N2与所述N3均大于等于2。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经取代的苯酚可为本领域常规的经取代的苯酚,较佳地为经取代的含氟苯酚类化合物,例如2-氟苯酚、3-氟苯酚、4-氟苯酚、2-4-二氟苯酚、3,4,5-三氟苯酚、2-三氟甲基苯酚、3-三氟甲基苯酚或者4-三氟甲基苯酚。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连续反应系统还可包括第二进料管道和第三进料管道;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三进料管道均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进料口连通。其中,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三进料管道分别用于输送物料。
[0022]其中,所述第二进料管道上可依次设有篮式过滤器与原料预热器。
[0023]其中,所述第三进料管道上可依次设有篮式过滤器与原料预热器。
[002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中所述静态混合器的数量可为本领域常规,例如可为2~5个,再例如3个。
[002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静态混合器中设置有混合元件,所述混合元件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混合元件,较佳地为DNA双螺旋结构或RNA单链结构的混合元件。
[002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静态混合器中设置有混合元件,所述混合元件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混合元件,例如公开号为CN103230749A的中国专利文献的实施例公开的平行双螺旋板式静态混合器中的平行双螺旋板或者公开号为CN103816822A的中国专利文献的实施例1公开的管内同心双螺旋静态混合器中的内外螺旋元件。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的设置位置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分别设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两端。
[0028]本专利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晓,一般情况下,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进料口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出料口分别为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中第一个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与最后一个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
[002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出口的设置位置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出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层的两端。
[0030]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地,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出口设于所述第一壳层的相对侧。
[0031]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地,所述第一壳层的轴向长度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轴向长度之比为(0.8~0.9):1。
[0032]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地,所述第一壳层的直径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直径之比为(1.2~1.8):1,例如1.6:1。
[003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和/或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可为本领域常规的连续流反应器,例如微通道反应器或管式反应器,较佳地为微通道反应器。
[0034]本专利技术中,一般地,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上还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二进料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的两端。
[0035]其中,较佳地,所述第二进料口连接有第四进料管道,所述第四进料管道上依次设
有篮式过滤器与原料预热器。
[0036]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地,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的外周设有第二壳层,所述第二壳层用于循环换热流体;所述第二壳层上设置有第二换热流体进口与第二换热流体出口。
[0037]其中,较佳地,所述第二换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流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壳层的两端。
[0038]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地,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的外周设有第三壳层,所述第三壳层用于循环换热流体;所述第三壳层上设置有第三换热流体进口与第三换热流体出口。
[0039]其中,较佳地,所述第三换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三换热流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壳层的两端。
[0040]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地,所述第一进料管道上依次设有篮式过滤器与原料预热器。
[004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解反应器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反应器,例如微通道反应器或管式反应器,较佳地为管式反应器。
[0042]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地,所述水解反应器的外周设有第四壳层,所述第四壳层用于循环换热流体;所述第四壳层上设置有第四换热流体进口与第四换热流体出口。
[0043]本专利技术中,较佳地,所述水解反应器的顶端与所述水解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进料管道、静态混合器系统、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第二连续流反应器和水解反应器;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包括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进料口、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出料口以及多个静态混合器;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外周设有第一壳层,所述第一壳层用于循环换热流体;所述第一壳层上设置有第一换热流体进口与第一换热流体出口;上一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下一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连接;上一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壳层上的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出口与下一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壳层上的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口连接;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的第一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用于重氮化反应;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用于所述重氮化反应的产物与溶剂的预热混合;所述第一进料管道、所述第一连续流反应器的出料口分别通过第一支流区、第二支流区与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连接;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依次经出料支流区、第二连续流反应器的出料管道与所述水解反应器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支流区包括N1个并联的进料分支管道;所述第二支流区包括N2个并联的进料分支管道;所述出料支流区包括N3个并联的出料分支管道;所述第一支流区、所述第二支流区和所述出料支流区中的分支管道均与所述第二连续流反应器上的不同位点连接;所述N1、所述N2与所述N3均大于等于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反应系统还包括第二进料管道和第三进料管道;所述第二进料管道和所述第三进料管道均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的进料口连通;其中,较佳地,所述第二进料管道上依次设有篮式过滤器与原料预热器;其中,较佳地,所述第三进料管道上依次设有篮式过滤器与原料预热器;和/或,所述静态混合器系统中所述静态混合器的数量为2~5个,较佳地为3个;和/或,所述静态混合器中设置有混合元件,所述混合元件为DNA双螺旋结构或RNA单链结构的混合元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经取代的苯酚的连续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混合器中设置有混合元件,所述混合元件为公开号CN103230749A的中国专利文献的实施例公开的平行双螺旋板式静态混合器中的平行双螺旋板或者公开号CN103816822A的中国专利文献的实施例1公开的管内同心双螺旋静态混合器中的内外螺旋元件;和/或,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进料口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分别设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两端;和/或,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出口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层的两端;和/或,所述第一换热流体进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流体出口设于所述第一壳层的相对侧;和/或,所述第一壳层的轴向长度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轴向长度之比为(0.8~0.9):1;
和/或,所述第一壳层的直径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直径之比为(1.2~1.8):1,例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兵穆文波王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