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253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属于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生物质气化装置、导热油锅炉、热用户及导热油槽,所述生物质气化装置内设有第一盘管,所述导热油锅炉内设有第二盘管,所述导热油槽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盘管连接,所述第一管路设有支路,所述支路与所述第二盘管连接,所述第二盘管出口设有第二盘管出油管,所述第二盘管出油经三角温度调节阀、第三管路与热用户连接,所述热用户通过第四管路与导热油槽连接,所述导热油槽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能量收集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生物质能与太阳能有机的结合,并根据温度变化调整导热油循环路线,节能又环保。节能又环保。节能又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能包括一切由植物光合作用转化和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是植物和动物的有机物质,其总量丰富,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可以再生。生物质含硫、含碳量低,生物质燃料燃烧时,由于它在生长时需要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它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因而对大气的二氧化碳净排放量近似于零,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生物质随处可见,在全球各个地区均有分布,广泛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0003]基于以上特点,生物质能的研究和开发被广泛研究,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们的关注。生物质能的有效利用,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生物质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质气化装置、导热油锅炉、热用户及导热油槽,所述生物质气化装置内设有第一盘管,所述导热油锅炉内设有第二盘管,所述导热油槽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盘管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盘管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盘管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设有支路,所述支路与所述第二盘管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盘管出口设有第二盘管出油管,所述第二盘管出油管通过三角温度调节阀与第三管路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另一端与热用户连接,所述热用户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导热油槽入口连接,所述第四管路还设有循环回路,所述循环回路与所述三角温度调节阀连接,所述第四管路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导热油槽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能量收集装置连接。能量收集装置收集热量后,热量经换热管传递至导热油槽,对导热油槽内的导热油进行预热。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与所述支路一端连接,所述支路另一端通过第三三通阀与所述第二管路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第二盘管入口连接,所述第六管路上设有第十一温度计,所述支路与导热油槽之间的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温度计和变频泵,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温度计。通过比较第一温度计检测的温度和第二温度计检测的温度,判断导热油由第一管路进入第一盘管还是由支路直接进入第二盘管。
[0008]优选的,所述导热油槽上部设有第五温度计,所述第一管路靠近导热油槽端设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四管路靠近导热油槽端设有第四三通阀和第六温度计,所述第一三通阀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第四三通阀连接。通过比较第五温度计检测的温度和第六温度计检
测的温度判断导热油是否进入导热油槽。
[0009]优选的,所述循环回路上设有第二工作泵、第十二温度计和止回阀,所述第二盘管出油管上设有第三温度计,所述热用户上设有第四温度计。通过第二工作泵驱动导热油由第四管路向循环回路传输,止回阀防止导热油倒流,通过第三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与第四温度计检测的温度差值,判断导热油流向,并通过三角温度调节阀控制不通管路的流量,达到所需温度。
[0010]优选的,所述导热油槽内设有多孔隔离板,所述多孔隔离板设置在换热管上方,所述导热油槽出口设置在所述多孔隔离板上方。通过多孔隔离板将导热油槽内的导热油隔开,减缓下层导热油搅动时对上层导热油的影响。
[0011]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包括太阳能换热管,所述太阳能换热管上设有第三工作泵,所述太阳能换热管通过管路与太阳能收集装置连接,所述太阳能换热管与所述太阳能收集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三工作泵,太阳能收集装置上设有第八温度计,所述导热油槽与太阳能换热管水平位置上设有第七温度计。通过比较第八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与第七温度计检测的温度的差值,判断第三工作泵的启停。
[0012]优选的,所述生物质气化装置上还设有生物质进料口,所述生物质气化装置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生物质气化装置顶部通过管道与燃烧器连接,所述燃烧器与所述导热油锅炉连接,所述导热油锅炉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出口与烟气排放管道连接,所述烟气排放管道经引风机与烟囱连接,所述烟气排放管道上依次设有烟气换热装置和环保装置。烟气排放管道内的烟气经过烟气换热装置进行热交换后,经环保装置处理后排出。
[0013]优选的,所述换热管包括烟气余热换热管,所述烟气余热换热管上设有第四工作泵,所述烟气余热换热管通过管路与烟气换热装置连接,所述烟气余热换热管与所述烟气换热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有第十温度计,所述导热油槽与烟气余热换热管水平位置上设有第九温度计。通过比较第十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与第九温度计检测的温度的差值,判断第四工作泵的启停。
[0014]一种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1,第二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2,当T2>T1时,导热油由第一管路进入第一盘管2-1,经第二管路进入第二盘管4-1,当T2≤T1时,导热油由第一管路经支路进入第二盘管;第三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3,第四温度计设定温度为T4,设定固定值ΔT2,当T
3-T4>ΔT2时,导热油由第二盘管经第二盘管出油管、第三管路进入热用户,然后由第四管路经循环回路循环至第三管路103,当T
3-T4≤ΔT2时,导热油由第二盘管经第二盘管出油管、第三管路进入热用户,然后由热用户进入第四管路;所述第五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5,所述第六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6,当T6>T5时,导热油由第四管路经第五管路循环至第一管路,当T6≤T5时,导热油由第四管路进入导热油槽1内。
[0015]优选的,第八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8,第七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7,ΔT1为设定值,当T
8-T7>ΔT1时,第三工作泵启动,热量由太阳能收集装置经太阳能换热管传送至导热油槽,当T
8-T7≤ΔT1时,第三工作泵停止;第十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
10
,第九温度计检测的温度为T9,当T
10-T9>ΔT3时,第四工作泵启动,热量由烟气换热装置经烟气余热换热管传送至导热油槽,T
10-T9≤ΔT3时,第四工作泵停止。
[0016]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7]A:太阳能预热:第八温度计检测太阳能收集装置的温度为T8,第七温度计检测与太阳能换热管位置对应的导热油槽的温度为T7,ΔT1为设定值,当T
8-T7>ΔT1时,第三工作泵启动,热量由太阳能收集装置经太阳能换热管传送至导热油槽;设置变频泵至低频状态,调节第二三通阀,导热油由导热油槽经第一管路分别进入第一盘管,然后进入第一盘管的导热油经第二管路流向第六管路,进而进入第二盘管,然后由第二盘管出油管经第三管进入热用户,由热用户经第四管路循环回导热油槽,实现太阳能收集装置对导热油的预热;当T
8-T7≤ΔT1时,此时太阳能收集装置6对导热油预热完成,第三工作泵303停止;
[0018]B:启动生物质气化装置、燃烧器、导热油锅炉,设置变频泵至高频状态,第一温度计检测第一管路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质气化装置(2)、导热油锅炉(4)、热用户(5)及导热油槽(1),所述生物质气化装置(2)内设有第一盘管(2-1),所述导热油锅炉(4)内设有第二盘管(4-1),所述导热油槽(1)出口通过第一管路(101)与第一盘管(2-1)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盘管(2-1)出口通过第二管路(102)与第二盘管(4-1)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101)设有支路(101-1),所述支路(101-1)与所述第二盘管(4-1)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盘管(4-1)出口设有第二盘管出油管(107),所述第二盘管出油管(107)通过三角温度调节阀(205)与第三管路(103)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103)另一端与热用户(5)连接,所述热用户(5)通过第四管路(104)与所述导热油槽(1)入口连接,所述第四管路(104)还设有循环回路(104-1),所述循环回路(104-1)与所述三角温度调节阀(205)连接,所述第四管路(104)通过第五管路(105)与第一管路(101)连接,所述导热油槽(1)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能量收集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101)上设有第二三通阀(202),所述第二三通阀(202)与所述支路(101-1)一端连接,所述支路(101-1)另一端通过第三三通阀(203)与所述第二管路(102)连接,所述第三三通阀(203)通过第六管路(106)与所述第二盘管(4-1)入口连接,所述第六管路(106)上设有第十一温度计(411),所述支路(101-1)与导热油槽(1)之间的第一管路(101)上设有第一温度计(401)和变频泵(301),所述第二管路(102)上设有第二温度计(4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能与太阳能综合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槽(1)上部设有第五温度计(405),所述第一管路(101)靠近导热油槽(1)端设有第一三通阀(201),所述第四管路(104)靠近导热油槽(1)端设有第四三通阀(204)和第六温度计(406),所述第一三通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谷平陈玉伟张有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