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1218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所述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包括台座;两个架梁杆,两个所述架梁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台座的顶部;滑移板,所述滑移板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梁杆上;两个衔接块,两个所述衔接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滑移板的底部;套杆,所述套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梁杆上;隔套,所述隔套固定套设在所述套杆上;两个缓冲垫,两个所述缓冲垫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套的两侧,所述套杆贯穿所述缓冲垫并与所述缓冲垫活动连接;两个缓冲弹簧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具有功能多样化、减少测试不良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精确度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常见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其所用到的电机进行性能测试,以保证汽车能够正常投入使用,现阶段一般会将电机放置在专门的支撑装置上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
[0003]然而传统的支撑装置大多功能较为单一,仅限电机放置支撑功能,当电机进行通电性能测试时,电机所产生的较多热量很难快速散却,影响了测试结果,并且电机在测试时,会产生一些震动,传统支撑装置上并没有一定的减震功能,这也会影响到正常的测试结果,降低了测试数据的精确性。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多样化、减少测试不良影响、提高测试结果精确度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包括:台座;两个架梁杆,两个所述架梁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台座的顶部;滑移板,所述滑移板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梁杆上;两个衔接块,两个所述衔接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滑移板的底部;套杆,所述套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梁杆上;隔套,所述隔套固定套设在所述套杆上;两个缓冲垫,两个所述缓冲垫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套的两侧,所述套杆贯穿所述缓冲垫并与所述缓冲垫活动连接;两个缓冲弹簧柱,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柱均套设在所述套杆上;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均滑动套设在所述套杆上;两个支接杆,两个所述支接杆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活动块上,两个所述支接杆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衔接块相铰接;通槽,所述通槽开设在所述滑移板的顶部;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的内壁上;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散热膏,所述散热膏填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散热膏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接触;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方;石墨烯导热片,所述石墨烯导热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所述散热翅片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滑移板的下方;两个风扇,两个所述风扇均设置在所述滑移板的下方,所述风扇与所述散热翅片相适配。
[0007]优选的,所述架梁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挡位板。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柱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柱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缓冲垫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均为铝材质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滑移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母座,两个所述母座靠近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风扇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顶部延伸至所述滑移板的上方。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测试时,电机产生的一部分热量便依次通过安装座、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传递至散热翅片上,在风扇的不断运转下,便提高了散热速率,且当电机产生震动时,通过设置的缓冲弹簧柱和缓冲垫,从而能消减一部分震荡力,为电机提供了一定的缓冲效果,本装置通过良好的散热性能以及缓冲功能能够最大程度上为测试数据提供了良好保障,功能多样化,提高了测试结果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所示的滑移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台座;2、架梁杆;3、滑移板;4、衔接块;5、套杆;6、隔套;7、缓冲垫;8、缓冲弹簧柱;9、活动块;10、支接杆;11、通槽;12、第一连接板;13、安装座;14、凹槽;15、散热膏;16、第二连接板;17、石墨烯导热片;18、散热翅片;19、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安装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滑移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包括:台座1;两个架梁杆2,两个所述架梁杆2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台座1的顶部;滑移板3,所述滑移板3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梁杆2上;两个衔接块4,两个所述衔接块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滑移板3的底部;套杆5,所述套杆5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梁杆2上;隔套6,所述隔套6固定套设在所述套杆5上;两个缓冲垫7,两个所述缓冲垫7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套6的两侧,所述套杆5贯穿所述缓冲垫7并与所述缓冲垫7活动连接;两个缓冲弹簧柱8,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柱8均套设在所述套杆5上;两个活动块9,两个所述活动块9均滑动套设在所述套杆5上;两个支接杆10,两个所述支接杆10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活动块9上,两个所述支接杆10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衔接块4相铰接;通槽11,所述通槽11开设在所述滑移板3的顶部;第一连接板12,所述第一连接板12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11的内壁上;安装座13,
所述安装座1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顶部;凹槽14,所述凹槽14开设在所述安装座13的底部;散热膏15,所述散热膏15填充在所述凹槽14内,所述散热膏15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相接触;第二连接板16,所述第二连接板16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11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16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12的下方;石墨烯导热片17,所述石墨烯导热片17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12和第二连接板16相互靠近的一侧;散热翅片18,所述散热翅片18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16的底部,所述散热翅片18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滑移板3的下方;两个风扇19,两个所述风扇19均设置在所述滑移板3的下方,所述风扇19与所述散热翅片18相适配。
[0021]所述架梁杆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挡位板。
[0022]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柱8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块9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柱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缓冲垫7固定连接。
[0023]所述安装座13、第一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6均为铝材质制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测试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座;两个架梁杆,两个所述架梁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台座的顶部;滑移板,所述滑移板滑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梁杆上;两个衔接块,两个所述衔接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滑移板的底部;套杆,所述套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梁杆上;隔套,所述隔套固定套设在所述套杆上;两个缓冲垫,两个所述缓冲垫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隔套的两侧,所述套杆贯穿所述缓冲垫并与所述缓冲垫活动连接;两个缓冲弹簧柱,两个所述缓冲弹簧柱均套设在所述套杆上;两个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均滑动套设在所述套杆上;两个支接杆,两个所述支接杆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活动块上,两个所述支接杆的顶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衔接块相铰接;通槽,所述通槽开设在所述滑移板的顶部;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的内壁上;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部;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散热膏,所述散热膏填充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散热膏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接触;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槽的内壁上,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微纪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