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12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包括锥形结构的外筒及同轴设置在外筒内部的转轴,外筒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内侧面与多个挡板的两端弹性连接,多个挡板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挡板固定有第一切刀,转轴外轴面弹性连接有多个第二切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青皮去除筒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核桃是世界上四大干果之一,在采摘核桃的时候可以从外观上看到,从刚树上采摘下来的青核桃一般都有包裹着一层青皮,称之核桃青皮,由于传统的种植方法和习惯,目前,大部分该地区的核桃种植者通常在核桃接近成熟时进行核桃采摘,然后通过长时间太阳暴晒使核桃青皮中的水分。蒸发、变为黑色后,采用增加震动的方式去除果皮。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这传统工艺去青皮效率低,堆放时间长,且青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不及时去除核桃青皮会直接影响坚果的颜色,甚至导致霉变,对去青皮核桃的品质提升造成了直接的影响,还损失了一份珍贵的药材,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其次,由于青皮中含碱性物质,因此堆放的青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然而同时青皮还是一种天然的染色剂,如果长时间堆放不仅会污染环境,还造成了大面积浪费。因此,去除青皮作为核桃贮藏和深加工的主要环节,高效、卫生的去青皮可以丰富核桃产品的品种,提高核桃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
[0004]目前陆续出现了一些种植业和家庭用户的核桃剥皮机产品,但是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的核桃剥皮机产品通用性不强,对大小不一的核桃去皮比较困难,而且容易出现遗漏,剥净率低,容易造成硬壳破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对大、小不同的核桃去皮通用性强,不容易出现硬壳破碎的问题,剥净率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包括锥形结构的外筒及同轴设置在外筒内部的转轴,外筒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内侧面与多个挡板的两端弹性连接,多个挡板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挡板固定有第一切刀,转轴外轴面弹性连接有多个第二切刀。
[0008]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圆环的端面固定有封板,所述封板设置有入料口。
[0009]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入料口设置在封板圆心的上方。
[0010]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挡板两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挡板两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1]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
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上均穿过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上旋紧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母,两个第一固定螺母分别压紧第一圆环及第二圆环的内、外侧面,第一弹簧套在螺杆外周,第一弹簧端部与螺杆固定连接。
[0012]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切刀采用多个瓦楞形刀片,瓦楞形刀片的刀尖夹角为38
°-
42
°

[0013]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切刀的两端固定有连接片,连接片中穿过有支杆,所述支杆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另一端旋紧有第二固定螺母,连接片与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杆固定连接。
[0014]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转轴外轴面上套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端部与固定环可拆卸固定连接。
[0015]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切刀包括刀体,具有底面和刀尖,底面靠近转轴设置且与支杆的轴线垂直,刀尖形成的夹角朝向转轴轴线设置,经过刀尖的尖端且与底面垂直的分隔面将刀尖分隔为第一刀尖部和第二刀尖部,第一刀尖部的角度为28
°-
32
°
,第二刀尖部的角度为48
°-
52
°

[0016]结合第一方面,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圆环的直径大于第二圆环的直径,第一圆环、第二圆环及多个挡板所形成的锥形结构的锥度为15
°-
20
°

[0017]上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本技术的核桃去皮装置,带青皮的核桃能够直接进入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的间隙进行去除,无需对核桃堆放较长时间,避免了堆放时间长,不及时去除核桃青皮会直接影响坚果的颜色,甚至导致霉变的现象,而且避免了堆放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0019]2.本技术的核桃去皮装置,第一切刀与外筒的内侧面弹性连接,第二切刀与转轴弹性连接,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之间的间隙大小能够根据核桃的大小进行自适应调节,能够实现快速的输入和输出核桃,并且防止核桃卡壳、破壳,让核桃顺利前进,提高了核桃的去皮生产效率。
[0020]3.本技术的核桃去皮装置,外筒采用锥形结构,且倾斜设置,送入的核桃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滑落,随着去皮的进行,核桃逐渐变小,外筒的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结合弹性连接的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使得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能够自适应不断变小的核桃,保证了核桃青皮的剥净率。
[0021]4.本技术的核桃去皮装置,核桃剥离的青皮能够通过相邻挡板之间的空隙从外筒掉出,避免了剥离后的青皮对核桃造成二次污染,方便对核桃青皮进行收集,便于对青皮进行后期利用,提升了核桃产品的附加价值。
[0022]5.本技术的核桃去皮装置,经过刀尖的尖端且与底面垂直的分隔面将刀尖分隔为第一刀尖部和第二刀尖部,第一刀尖部的角度为28
°-
32
°
,第二刀尖部的角度为48
°-
52
°
,转轴正、反转能够实现利用第一刀尖部或第二刀尖部进行切割,利用第一刀尖部切割时,能够更好的切割核桃青皮上的纤维,控制核桃的滚动方向为外筒的轴线方向,使核桃不会跳槽,利用第二刀尖部进行切割时,适用于较为成熟的核桃的切割,对核桃造成的切割力
较小,对第二切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强了整个去皮装置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00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7]图4是本技术图3中的A向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图3中的B向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锥形结构的外筒及同轴设置在外筒内部的转轴,外筒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内侧面与多个挡板的两端弹性连接,多个挡板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挡板固定有第一切刀,转轴外轴面弹性连接有多个第二切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的端面固定有封板,所述封板设置有入料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口设置在封板圆心的上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两端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挡板两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可拆卸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上均穿过有多个螺杆,所述螺杆上旋紧有两个第一固定螺母,两个第一固定螺母分别压紧第一圆环及第二圆环的内、外侧面,第一弹簧套在螺杆外周,第一弹簧端部与螺杆固定连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挤压式核桃青皮去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采用多个瓦楞形刀片,所述瓦楞形刀片与挡板的夹角为38
°-
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辰天李佳坤符毅坚王国庆张紫薇李长河李心平车稷何光赞杨会民吐鲁洪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