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280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8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其包括壳体、排种盘、清种装置与扰种机构,排种盘具有充种孔;所述壳体具有入种口、出种口以及气流入口;所述气流入口导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使得所述充种孔的正、反两侧之间形成正压;所述壳体倾斜安装;所述扰种机构包括与所述排种盘平行布局的基板,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扰种板;所述扰种板的中间段相对于所述充种孔的运动路径倾斜布局;所述排种盘的背侧安装有能够透气的封挡件;所述封挡件挡住所述充种孔的反侧,且所述封挡件上对应于所述出种口的位置具有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扰种机构与气压的双重作用可以保证每一个充种孔的足量充种,且正压作用可以辅助排种,可以提升播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播种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


技术介绍

1、排种器是实现种子精播的重要部件,现有技术中,针对玉米、大豆、花生等大粒的种子,一般采用基于正压或负压的气力式排种器进行精播排种,可以实现一穴一粒的精播效果。如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117223443a公开了一种气压式精量排种器,这类排种器具有如下局限性:

2、(1)如图2所示,利用表面压附使得种子稳定压附在型孔表明,到达投种位置,阻断轮将气流阻断,这种方式中,需要很大的吸持力,因此需要吸孔两侧形成较大的压差才能防止种子掉落。种子的吸起以及释放均位于排种盘的同一侧。

3、(2)虽然排种轮上设置有扰种槽,但是吸种孔吸种仍具有失败概率,且吸种孔将种子运送至出种口也有掉落可能性,因此整体的排种稳定性仍有待提高。

4、(3)一个吸种孔只能稳定吸附一个种子,无法实现一穴多粒种子的精播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量种精确、稳定性高的双重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排种盘(2)与清种装置(3);所述排种盘(2)上具有圆周阵列排列的多个充种孔(21);所述壳体(1)具有入种口(1a)、出种口(1b)以及气流入口(1c);所述气流入口(1c)导入所述壳体(1)内的气流使得所述充种孔(21)的正、反两侧之间形成正压;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种板(42)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间段(42a)的两端的第一端部(42b)与第二端部(42c),所述扰种板(42)整体呈S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安装有排种盘(2)与清种装置(3);所述排种盘(2)上具有圆周阵列排列的多个充种孔(21);所述壳体(1)具有入种口(1a)、出种口(1b)以及气流入口(1c);所述气流入口(1c)导入所述壳体(1)内的气流使得所述充种孔(21)的正、反两侧之间形成正压;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种板(42)还包括位于所述中间段(42a)的两端的第一端部(42b)与第二端部(42c),所述扰种板(42)整体呈s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扰种板(42)对应的所述中间段(42a)的倾斜角度不一致,在所述充种孔(21)的运动方向上,经过的所述中间段(42a)的倾斜角度依次变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种板(42)由柔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辅助充种的气压式高速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种装置(3)包括中空的罩体(31),所述罩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环王巡李宝刚杨丽杨发展陈聪迎王振翔刘尊民刘鹏尹浩彭俊杰马钰为王振文马淑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