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1067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锁气器,包括壳体、转动轴、翻板、平衡架和磁吸部;壳体包括支撑架和卸料箱,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延伸出支撑架的侧壁;翻板的一端边沿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用于密封出料口或形成楔形开口;平衡架的一端与转动轴延伸出支撑架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磁吸部固定在支撑架外侧面,用于吸附平衡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翻板的一端边沿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使翻板能够在转动轴的正反转控制下密封出料口或与出料口形成楔形开口,实现了锁气器的卸料与锁气功能;通过磁吸力瞬间释放大幅度破坏平衡,漏气的缝隙小,翻板开启幅度大及开启动作快,翻板开启频率可控,克服了传统锁气器翻板频繁开启的缺陷。开启的缺陷。开启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气器


[0001]本技术涉及粉状物料排放装置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锁气器。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锁气器由壳体、翻板、转动轴和平衡架组成,翻板和平衡架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可以同步绕转动轴旋转,由于平衡架产生的旋转力矩大于翻板产生的力矩,翻板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翻板将壳体分割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下腔室内的压力高于上腔室,由于翻板的锁闭功能,下腔室内即使压力高,但是下腔室内的气体也不能进入上腔室。随着翻板上散状物料逐渐堆积,翻板上的旋转力矩大于平衡架时,翻板开始逆时针旋转,散状物料卸入下腔室,随即翻板复位;锁气器的主要作用是在有压力差的上、下腔室之间,保证上腔室内的散状物料积累到一定量后,卸入下腔室,不卸料时,实现对上、下腔室的锁闭,防止下腔室内的气体进入上腔室。
[0003]无论是卸料时还是闭锁时,都希望尽量减少下腔室内气体进入上腔室的量,而传统的锁气器在卸料时锁气效果并不好,卸料时翻板逆时针转动,翻板与密封端面之间出现楔形间隙,散状物料从间隙的左下部分流出,右上部分处于畅通状态,下腔室内的气体由此进入上腔室。并且翻板开启频繁,当翻板上的散状物料堆积到一定量时,翻板上的力矩与平衡架的力矩相等,处于临界状态,只要再增加少许散状物料,翻板就开始转动,同时开始卸料,随着翻板上的物料减少后,很快恢复到临界状态;当翻板上持续有物料落下时,翻板就会频繁开启,破坏了锁气器的锁气功能。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卸料时漏气的缝隙小,翻板开启频率低的锁气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术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气器,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锁气器,包括:壳体、转动轴、翻板、平衡架和磁吸部;
[0008]所述壳体包括支撑架和卸料箱,所述支撑架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卸料箱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并形成第二腔室,且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卸料箱的出料口插入所述第一腔室,且其外侧壁与所述支撑架密封固定连接;
[0009]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架的侧壁;
[0010]所述翻板的一端边沿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且对应所述出料口位置,用于在所述转动轴的正反转控制下密封所述出料口、或与所述出料口形成楔形开口;
[0011]所述平衡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延伸出所述支撑架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2]所述磁吸部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外侧面,且位于所述平衡架的下方,其与所述平衡架磁性连接。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翻板开启频率低的锁气器,通过将翻板的一端边沿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使翻板能够在转动轴的正反转控制下密封出料口、或与出料口形成楔形开口,实现了锁气器的卸料与锁气功能;通过将磁吸部固定在支撑架外侧面,且位于平衡架的下方,吸附平衡架,降低了锁气器翻板开启的频率,实现翻板的快速开启卸料与及时复位。
[0014]进一步的,所述磁吸部包括支撑块、螺栓、螺母和磁铁;
[0015]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外侧面,且位于所述平衡架下方,其上开设有螺纹通孔;
[0016]所述螺栓由远离所述平衡架的一端旋入所述螺纹通孔;且旋入端的端面具有凹槽;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栓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块与螺栓的螺帽之间与所述支撑块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磁铁固嵌于所述凹槽内。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螺栓通过螺纹通孔安装在支撑块上,旋转螺栓便可以调节螺栓端面旋入支撑块的深度;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并与支撑块的下端面贴合,待螺栓调整好位置后,拧紧防松。磁吸部的作用一是通过螺栓调节磁铁与平衡架的间隙,起到调节翻板开启的阈值的作用,即调节翻板开启时,翻板上积累的物料重量;二是翻板开启后,吸力迅速消失,实现快速卸料;三是卸料后,平衡架侧的力矩明显大于翻板侧,实现翻板迅速复位。
[0018]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的端面低于所述螺栓的端面0.1~0.2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磁铁端面低于螺栓的端面 0.1~0.2mm,防止磁铁因为碰撞碎裂。
[0020]进一步的,所述磁铁的吸力与所述磁铁距离所述平衡架的距离的3次方成反比。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假设磁铁与平衡架距离0.1mm,吸力为10N,随着翻板转动,距离增加到0.5mm时,吸力降低到0.08N,几乎可以忽略。也就是说翻板一旦开启了,磁铁的吸力“瞬间”消失,此时翻板侧的力矩明显大于平衡架侧的力矩,翻板快速翻转,将散状物料卸下后,平衡架侧的力矩明显大于翻板侧的力矩,翻板迅速复位。
[0022]进一步的,所述翻板两侧具有向所述卸料箱方向垂直延伸的挡边,所述挡边与所述卸料箱外侧壁平行布置。
[00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挡边与卸料箱外侧壁平行布置,极大的减小了翻板开启卸料时,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之间的漏气缝隙,增加锁气效果。
[0024]进一步的,所述挡边与所述卸料箱外侧壁存在1

的间隙。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保证翻板转动时,挡边不与卸料箱外侧壁干涉。由于挡边与卸料箱侧壁处于重叠状态,挡边与卸料箱侧壁的间隙不会因为翻板开启而增大,所以当翻板开启卸料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漏气的缝隙大幅减小,锁气的效果将明显增加。
[0026]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架远离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端头连接有多个配重块;其中,一个所述配重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平衡架连接;其他的所述配重块与其依次通过螺栓连接。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配重块的使用能够实现对初始力矩的设定,配重块重量可根据现场工况调整,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配重块要一个一个进行安装,即第1块配重块安装到平衡架上,第2块配重块安装到第1块配重块上,第3块配重块安装第2
块配重块上,以此类推。
[002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用于与所述卸料箱连接的连接口的矩形箱体。
[00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支撑架的结构整体性更强。
[0030]进一步的,所述卸料箱为矩形筒体结构,且外侧边与所述连接口密封固定连接。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增加锁气效果。
[0032]进一步的,所述卸料箱的横截面尺寸小于所述支撑架横截面尺寸。
[00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支撑架的尺寸过小对内部的翻板运动造成干涉,并有利于转动轴的安装。
[003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锁气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翻板开启频率,增加锁气效果的锁气器,通过将翻板的一端边沿与转动轴固定连接,且使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转动轴(4)、翻板(2)、平衡架(3)和磁吸部(5);所述壳体(1)包括支撑架(12)和卸料箱(11),所述支撑架(12)形成有第一腔室;所述卸料箱(11)为两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并形成第二腔室,且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卸料箱的出料口插入所述第一腔室,且其外侧壁与所述支撑架(12)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12)相对的侧壁转动连接,且一端延伸出所述支撑架(12)的侧壁;所述翻板(2)的一端边沿与所述转动轴(4)固定连接,且对应所述出料口位置,用于在所述转动轴(4)的正反转控制下密封所述出料口、或与所述出料口形成楔形开口;所述平衡架(3)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延伸出所述支撑架(12)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磁吸部(5)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2)外侧面,且位于所述平衡架(3)的下方,其与所述平衡架(3)磁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部(5)包括支撑块(51)、螺栓(52)、螺母(53)和磁铁(54);所述支撑块(51)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2)外侧面,且位于所述平衡架下方,其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栓(52)由远离所述平衡架(3)的一端旋入所述螺纹通孔;且旋入端的端面具有凹槽;所述螺母(53)与所述螺栓(52)螺纹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块与螺栓的螺帽之间与所述支撑块(51)的下端面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华田航贺兰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卡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