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0234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属于制粉碾磨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动风环和静风环,静风环为多个同一圆周同心布置的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交替布置,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外侧壁均固定在筒体内壁上且其下端均与动风环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第一弧形块对应磨辊布置;第二弧形块对应相邻两个磨辊间隙布置;第一弧形块远离筒体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一导料面和第一导风面,第一导料面下端向靠近磨盘的方向倾斜,第一导风面大致平行筒体轴线布置,其下端延伸至对应出风通道的外周侧。本技术通过交替连接的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有效解决了筒体内壁、动风环和磨辊处易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粉碾磨,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


技术介绍

1、中速磨煤机的结构见附图1和图2,动静风环位于磨煤机下部,动风环安装在磨盘上,随磨盘一起旋转,静风环安装在磨煤机筒体101内壁上。一次风经一次风入口102进入一次风室103,再通过动静风环的一次风通道吹向磨盘104上方的筒体101内腔中,其中动静风环具有以下作用:

2、1、合理分配入磨的热风;

3、2、有效输送煤粉到分离器;

4、3、对磨盘上溢出的煤粉进行第一级分离(初步分离),合格的煤粉被输送到分离器继续分离,将不合格的煤粉和沿磨煤机筒体101内壁内侧返回煤粉的吹回到磨盘重新研磨;

5、4、排出无法研磨的石子煤,同时防止原煤排出;

6、现有的动静风环的结构有很多种。图3和图4是图1中zgm磨煤机通常采用的动静风环结构,静风环a107位于动风环a108的外周侧,其动风环a108的一次风通道是敞开的,需要与静风环a107配合形成完整的一次风通道,动风环a108与静风环a107之间存在一个宽度约5mm的环形动静结合间隙。使用上述动静风环结构,一次风经过动风环a108的导向后,倾斜向上吹入磨内,一次风通道使入磨一次风所形成的风柱是向外散开的,大约距离动风环出口0.5米的高度时,就冲刷到磨煤机筒体101内壁了,这与实际中筒体101内壁被磨损的位置相吻合。这种情况下,磨盘上溢出的煤粉没有被吹向磨煤机的中心,而是被一次风携带吹向磨煤机筒体101内壁,一方面对筒体101内壁造成冲刷磨损,另一方面无法被一次风携带的大颗粒煤粉和沿筒体101内壁返回的煤粉聚集在动风环a108上方,环形的沸腾区,见附图5。由于沸腾区内煤粉浓度很大,进一步加剧了对筒体101内壁的磨损,同时由于煤粉量过大,还导致一部分煤粉进入到动风环a108的一次风通道内,造成动风环a108出风口处磨损。

7、图6和图7是图2中mps磨煤机通常采用的动静风环结构,动风环b202的一次风通道是完整的,并且在竖直剖切面上看,一次风通道有向磨煤机中心15°的倾斜,动风环b202与静风环b201之间的动静结合间隙是水平的。由于mps动风环b202的一次风通道有向磨煤机中心15°的倾斜,所以一次风经过动风环b202的导向后,向外散开的程度比zgm的小一些,不过风柱在比zgm稍高一点的位置还是冲刷到筒体101内壁。mps动风环b的一次风通道向磨煤机中心倾斜了15°,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将磨盘上溢出的煤粉吹向磨煤机的中心,实现一级分离作用,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因为磨盘上还均匀分布着3个磨辊106,在没有磨辊106的区域,mps的动风环b202确实比zgm的动风环a108有更好的一级分离作用。但是在磨辊106区域,mps磨煤机的磨辊106对入磨一次风的阻挡效果比zgm要大得多,参见附图8。此时一次风携带的煤粉会对磨辊106及磨辊架105造成严重的冲刷磨损,同时,大颗粒煤粉撞到磨辊106后,被反弹回来,重新堆积在动风环b202上方。

8、总而言之,mps动静风环与zgm动静风环没有本质区别,还是会形成沸腾区,还是会造成筒体内壁及动风环的严重磨损。

9、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减少磨煤机筒体内壁、磨辊及动风环磨损的动静风环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设置在磨煤机的筒体内,所述筒体上部固定有磨辊架,其内侧壁下部转动安装有磨盘,多个磨辊转动连接在磨辊架上且沿磨盘周向均布,其滚动面与所述磨盘位置对应,包括:

4、动风环,所述动风环连接在所述磨盘的外周侧,所述动风环上均布有多个贯通其上下环面且连通一次风室与筒体内腔的出风通道;

5、静风环,所述静风环为多个同一圆周同心布置的第一弧形块和第二弧形块,所述第一弧形块和所述第二弧形块交替布置,所述第一弧形块和所述第二弧形块外侧壁均固定在所述筒体内壁上且其底端均与所述动风环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所述第一弧形块对应所述磨辊布置;所述第二弧形块对应相邻两个所述磨辊间隙布置;

6、所述第一弧形块远离所述筒体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一导料面和第一导风面,所述第一导料面下端向靠近所述磨盘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导风面大致平行筒体轴线布置,其下端延伸至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外周侧;

7、所述第二弧形块远离所述筒体内壁面的一侧面从上至下为第二导料面和第二导风面,所述第二导料面下端向靠近所述磨盘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导风面上端与所述第二导料面下端固定连接,下端向远离所述磨盘的方向倾斜且延伸至对应所述出风通道的外周侧。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第一弧形块设置在对应磨辊的位置,通过第一导风面可引导一次风将煤粉颗粒吹向动风环上方,防止一次风将煤粉颗粒直接吹向磨辊,造成磨辊架和磨辊的磨损。第二弧形块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磨辊的间隙处,有利于引导一次风将煤粉颗粒吹向磨盘,防止在筒体内壁及动风环顶端聚集。第一弧形块与第二弧形块交替布置有效解决了筒体内壁、动风环和磨辊处易磨损的问题。

9、进一步的,所述动风环包括导风环和耐磨环,所述导风环连接在所述磨盘的外侧壁上,多个所述出风通道环形分布且贯通所述导风环上下环面;所述导风环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块及所述第二弧形块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所述耐磨环可拆卸连接在靠近所述磨盘一侧的所述导风环顶端。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导风环起到导风的作用,耐磨环起到抗磨的作用。

11、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环包括内风环、外风环和多个导风叶片,所述内风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磨盘的外侧壁,所述耐磨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的顶端;所述外风环置于所述内风环的外周侧,且其顶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块的底壁及所述第二弧形块的底壁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多个所述导风叶片环形均布在所述内风环外周侧,每个所述导风叶片的上端均沿所述内风环的转动方向倾斜并与所述耐磨环下端抵接,每个所述导风叶片均一侧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风环的外侧壁下部,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风环的内壁,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出风通道。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导风环内倾斜的出风通道,可以引导一次风均匀吹出,将煤粉颗粒吹起,落到磨盘上。

1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间隙为平面间隙,其高度为10~15mm。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减少漏风率,提高一次风的输送能力和返粉能力。

15、进一步的,所述耐磨环为多个同一圆周且同心布置的耐磨块,每个所述耐磨块与所述导风叶片一一对应且其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顶端,其底端与所述导风叶片顶端抵接。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多个耐磨块连接形成整体的环形耐磨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设置在磨煤机的筒体(101)内,所述筒体(101)上部固定有磨辊架(105),其内侧壁下部转动安装有磨盘(104),多个磨辊(106)转动连接在磨辊架(105)上且沿磨盘(104)周向均布,其滚动面与所述磨盘(104)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风环包括导风环(11)和耐磨环(12),所述导风环(11)连接在所述磨盘(104)的外侧壁上,多个所述出风通道(110)环形分布且贯通所述导风环(11)上下环面;所述导风环(1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块(21)及所述第二弧形块(22)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所述耐磨环(12)可拆卸连接在靠近所述磨盘(104)一侧的所述导风环(11)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环(11)包括内风环(111)、外风环(112)和多个导风叶片(113),所述内风环(11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磨盘(104)的外侧壁,所述耐磨环(1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111)的顶端;所述外风环(112)置于所述内风环(111)的外周侧,且其顶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块(21)的底壁及所述第二弧形块(22)的底壁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多个所述导风叶片(113)环形均布在所述内风环(111)外周侧,每个所述导风叶片的上端均沿所述内风环(111)的转动方向倾斜并与所述耐磨环(12)下端抵接,每个所述导风叶片(113)均一侧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风环(111)的外侧壁下部,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风环(112)的内壁,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113)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出风通道(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间隙为平面间隙,其高度为10~1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环(12)为多个同一圆周且同心布置的耐磨块,每个所述耐磨块与所述导风叶片(113)一一对应且其上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111)顶端,其底端与所述导风叶片(113)顶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耐磨块均包括耐磨板(121)和耐磨叶片(122),所述耐磨板(121)截面呈L型,其一端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内风环(111)的顶端,另一端与所述内风环(111)的外侧壁抵接,所述耐磨叶片(122)沿所述导风叶片(113)上端倾斜方向布置且其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耐磨板(121)远离所述内风环(111)的侧壁,另一侧端与所述外风环(112)的内侧壁抵接,所述耐磨叶片(122)底端与所述导风叶片(113)顶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113)的上端还固定有密封板(13),所述密封板(13)平行所述导风叶片(113)布置,其一端的上板面固定连接所述导风叶片(113)上端的下叶面,另一端上板面与所述耐磨叶片(122)下端的下叶面抵接以使所述导风叶片(113)与所述耐磨叶片(122)连接处实现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面(211)及所述第二导料面(221)与水平面之间夹角均为45°~50°,所述第二导风面(222)与水平面之间夹角为15°~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料面(211)及所述第二导料面(221)的底端均低于所述磨辊架(105)的底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设置在磨煤机的筒体(101)内,所述筒体(101)上部固定有磨辊架(105),其内侧壁下部转动安装有磨盘(104),多个磨辊(106)转动连接在磨辊架(105)上且沿磨盘(104)周向均布,其滚动面与所述磨盘(104)位置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风环包括导风环(11)和耐磨环(12),所述导风环(11)连接在所述磨盘(104)的外侧壁上,多个所述出风通道(110)环形分布且贯通所述导风环(11)上下环面;所述导风环(11)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块(21)及所述第二弧形块(22)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所述耐磨环(12)可拆卸连接在靠近所述磨盘(104)一侧的所述导风环(11)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环(11)包括内风环(111)、外风环(112)和多个导风叶片(113),所述内风环(11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磨盘(104)的外侧壁,所述耐磨环(12)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风环(111)的顶端;所述外风环(112)置于所述内风环(111)的外周侧,且其顶壁与所述第一弧形块(21)的底壁及所述第二弧形块(22)的底壁之间均形成有所述转动间隙;多个所述导风叶片(113)环形均布在所述内风环(111)外周侧,每个所述导风叶片的上端均沿所述内风环(111)的转动方向倾斜并与所述耐磨环(12)下端抵接,每个所述导风叶片(113)均一侧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风环(111)的外侧壁下部,另一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外风环(112)的内壁,以使相邻两个所述导风叶片(113)之间形成一个所述出风通道(1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磨煤机的动静风环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李大正董天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卡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